戚山豹 凌青 秦琳琳 吳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
基于CC2530的溫室無線采集與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戚山豹凌青秦琳琳吳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為實現溫室的無線數據采集和無線控制,設計了一套基于CC2530的溫室無線采集與控制系統, 通過無線網絡采集溫室溫濕度數據,并實現調節設備的無線控制。介紹了CC2530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知識,給出了系統的軟、硬件結構設計及數據存儲、處理方法。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實現了溫室的無線采集與控制,有效節省了布線和人力成本,為現代溫室的無線化、智能化提供了參考。
CC2530 ZigBee 溫室 無線采集 無線控制
農業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中國是農業大國,卻不是農業強國,大力發展溫室農業是提高我國農業水平的重要途徑。溫室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農業生產可以不受氣候、地域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作物產出。目前,我國溫室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仍十分落后。采集和控制是現代溫室的兩個基本構成,目前溫室的采集和控制大多采用線纜傳輸,當傳感器和控制設備較多時,線路雜亂,施工難度大、成本高,維護升級困難,而且溫室的高溫度、高濕度、酸性環境極易造成線路腐蝕老化,影響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設計了基于CC2530的溫室無線采集與控制系統,該系統不僅實現了溫室多點數據的實時采集和無線上傳,而且實現了設備控制的無線化和自動化,系統運行過程中幾乎不需要人的參與,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通過若干分布在溫室中的傳感器節點采集數據,無線發送至中心節點,中心節點匯集各采集節點的傳感數據并上傳到監控計算機, 監控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顯示和存儲,根據數據處理結果下達控制命令,并經由中心節點無線發送給控制設備,實現采集與控制的自動化和無線化。
2.1主控芯片
系統采用CC2530無線SOC作為主芯片,它將微 處理器和無線射頻模塊集成到一塊芯片上,是TI公司推出的新一代ZigBee解決方案。CC2530的微處理器核心為一款增強型805 1單片機,配有8KB的 SRAM內存和32/64/128/256KB容量可選的f lash 閃存,時鐘頻率達到32MHz,能滿足不同應用對數據處理的要求,休眠時自動切換到32KHz低頻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無線射頻模塊的核心是 CC2520芯片,工作在ISM免許可認證頻段2.4GHz,采用D s S S擴頻技術,具有出色的接收靈敏度 (.9 8 dm)和鏈路預算(1 0 3dB),最大傳輸速率 250Kbps,完全符合IEEE802.15.4協議標準[41。
2.2傳感器節點
本系統選用DHTl 1溫室兩用型數字傳感器, 該傳感器為單總線數字信號輸出,工作電壓3.3~3.5v,溫度測量范圍0--500C,精度士20C,濕度 測量范圍20~90%RH,精度土5% RH。
DHT1 1通過一根數據線與CC2530模塊相連接,構成采集模塊,一次讀取結束后,溫度和濕度數據 在數據線上按位傳輸。
2.3控制節點
由于氣候多變,溫室經常由于惡劣天氣等原因而不得不關閉窗戶,此時室內空氣不流通,受溫室覆蓋材料散熱等原因影響,室內溫度、濕度等重要的環境因子會分布不均,直接影響作物生長的均勻性,因此有必要采取室內循環通風措施,使室內氣候均勻、穩定。
本系統的控制對象為溫室內循環通風用的風機,風機型號CBF.400防爆型軸流風機,風量2880m3/h,功率0.37kW。試驗溫室面積為1 0”8m2,采用兩臺這樣的風機能很好地滿足要求。該風機工作電壓 220V/AC,采用直流繼電器驅動,為提高驅動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增加了功率放大器和光耦隔離器件。CC2530主控板通過一個I/OR I腳控制直流繼電器, 從而控制風機啟、停。
3.1節點程序設計
3.1.1網絡協議
目前常用的短距離無線通信協議有ZigBee、Bluetooth、Wi—Fi、UWB等,其中zigBee以其低功耗、低速率、大網絡容量、動態組網、高安全性等特點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最佳選擇。ZigBee定義了網絡層和應用層規范,物理層和介質訪問控制層(MAC)基于IEEE802.1 5.4協議標準。
ZigBee網絡有三種拓撲形式:星型、樹型、網狀。星型網絡和樹型網絡不能改變網絡拓撲,適合于不需要移動的場合。網狀網絡中節點能自由地與周圍的節點通信,網絡拓撲可動態調整,能夠滿足高移動性的要求,而且網絡擴展十分方便。本系統網絡規模雖然不大,但為方便移動和后期擴展,采用網狀網絡拓撲結構。
3.1.2程序結構
節點的程序基于TI公司的Z-Stack協議棧,它引入了操作系統抽象層0SAL(Operating System Abstract ion Layer)機制來處理多任務。OSAL按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輪詢物理層、MAC層、網絡層、應用層是否有任務要執行。若有高優先級任務,立即跳轉進入該任務處理子程序,處理結束后再次從最高優先級開始新一輪查詢;若查詢結束發現沒有任務要執行,系統會轉入休眠,以節約能量。
本系統采用的Z.Stack版本為ZStack.CC2530 —2.3.0-1.4.0,在采集節點程序中添加了一個SEND DATA EVENT任務,用于執行傳感器采集和數據發送功能:在中心節點程序中添加了一個SEND CMD EVENT任務,用于發送控制命令,控制節點中添加相應的命令接收與解析程序。
3.2上位機軟件設計
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上位機,上位機進行處理、存儲。該軟件I主IVC++6.0編寫完成,能夠實時動態顯示各采集節點的溫濕度數據,并繪制出變化曲線。采集到的數據按設定的格式存儲為.txt文本文檔,保存到中心計算機的硬盤上,便于后續進行溫室建模等深入研究。
分別在外置蝴Ⅱ電池供電兩種模式下測試系統。在外置電源供電時,節點在1秒采樣1次的較高采樣頻率下一直持續穩定運行;在兩節AA電池供電時,節點每2min采樣1次,其余時間進入休眠,系統能持續運行一周。考慮到溫室一般對采樣頻率要求不高,可以將采樣間隔設置為10分鐘甚至更長。若采用大容量電池,續航能力可以延續至數月甚至幾年,以適應某些無法提供外置電源的工作環境。
在持續兩周的觀察期內,軸流風機啟、停控制準確率為100%,控制可靠性很高。實驗表明該系統工作穩定、可靠,低功耗性能卓越,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本系統實現了溫室環境的無線監測和設備的無線控制。無線采集節點可以方便地布置在溫室的不同位置,能夠有效地獲取整個溫室的環境信息。與傳統的溫室有線測量與控制系統相比,簡化了布線任務,節省了人力成本。整個系統的成本較傳統有線系統更低,并且維護和升級都非常方便,為未來溫室的智能化、無線化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1]周素茵,章云,曾斌.無線通信技術在我國現代溫室中 的應用綜述明.傳感器與微系統,2011,30(12):14—17.
[2]李貫峰,陳冬梅.基于ZigBee技術的農田監測系統 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3(11):107—110.
[3]Jason Hill,Mike Horton,Ralph Kling,eta1. The platforms enabl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4,47(6):41—46.
[4]陳樹成,楊志勇,王建佳.基于MsP430和cc2530的 溫度大棚數據采集系統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 2014,22(5):168—172.
[5]劉彤,謝永超,汪科.ARM和ZigBee酐J遠程溫濕度 監控系統設計[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 2012(9):49—52.
[6]周長吉.現代溫室工程(第二版)[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110.114.
[7]高守瑋,吳燦陽.ZigBee技術實踐教程【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57—235.
[8]Shahin Farahani.ZigBee wire less net works and trans ceivers[M].Ams terdam;Boston:Newnes/ Elsevier,c2008:22—57.
[9]鐘永鋒,劉永俊.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M].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1:1.7.
[10]劉石磊,李寶剛.基于CC2530的溫室智能監控 系統設計[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4,43(6):87.
[11]]Park Dae—heon,Park Jang—WOO.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greenhous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dew condensation prevention[J].Sensors,2011,11(4):3640—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