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低速磁浮快線開通試運行
本刊訊 2015年12月26日上午,我國第一條中低速磁浮快線在長沙投入試運行。該線連接長沙鐵路南站和黃花國際機場,全長18.5 km。磁浮列車為3輛固定編組,最高運行時速100 km。磁浮列車在時速80 km運行時的噪聲僅為70 dB左右;最小曲線半徑只有50 m,僅為地鐵的1∕2,非常適合在市區(qū)穿行,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拆遷;爬坡能力強,可以在100 m的距離內爬上2層樓的高度,而一般的輪軌系統(tǒng)最大爬坡能力僅為其1∕2。該線建設成本約為2.0~2.5億元∕km,遠低于地鐵系統(tǒng)。它將成為地鐵以外的新興軌道交通制式。所謂電磁輻射問題,經國內外權威機構檢測,車內能滿足心臟起搏器的正常工作條件,而車外按照1、3、5 m的距離,輻射值分別比日常使用的電磁灶、微波爐、電動剃須刀還要小。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表示,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列車的成功研制,填補了中國中低速磁浮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化和產業(yè)化運用領域的空白,在世界中低速磁浮列車技術領域居于一流水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4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效益和顯著的推廣、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