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坤
沈陽工學院機械與運載學院
淺談大數據時代下的機械工程
王強坤
沈陽工學院機械與運載學院
本文簡明介紹了在數據信息“膨脹”的時代下,我國機械工程的發展趨勢,以及大數據時代下“機械工程”的“智能化”,重點講解了數據對機械制造,以及機械生產、銷售的影響。
大數據 智能化 機械工程 大數據營銷
大數據時代下的機械工程,是計算機、微電子、自動化、網絡技術以及多傳感器技術在機械工程領域的合成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現代施工項目大型化的需求,為了獲得項目施工的高效、低耗,并在短的時間內完成項目施工任務。新一代機械工程不僅需要實現集成化操作和智能控制,而且需要將它們組成基于網絡的智能化機群協同控制系統。
21 世紀下的機械生產,融入了數據時代的發展,從人力制造轉移到人機協作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我們的生產已經不在只靠人力的生產,而是通過機器進行數據化的批量生產,自從德國提出工業4.0開始,機械生產已經開始走向智能化、自動化和工業數字化的時代。而大數據正是機械生產和加工的原材料。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微型處理器技術水平的不斷完善,其長度已經從原始的八位上升到了三十二位,在豐富和完善數據的同時,對信息的處理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1)早在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江澤民主席就率先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指導思想,經過5年的發展和完善,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主席繼續完善了“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科學發展觀。
(2)與此同時我國以開始慢慢走向“兩化”的技術發展水平。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工程機械智能化與信息化研究起步較晚,開始的研究技術以及關鍵的控制系統、軟件從國外引進學習的,這就延緩了我國的工程機械智能化與信息化的發展。
人們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及銷量的需求,在實際生產中不斷地提供與改進,生產出更高效、實用的產品,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智能制造被定位為核心發展方向,在“2016年第九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沈陽機床首創的平臺型機床i5M8。
a i5機床的誕生,是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結合,實現機械制造過程中自動化高效的生產。與傳統的操作和控制技術相比,工作部件和機器的智能化可以更加高效快速地推動工程建設進度和促進工程領域的發展。
b 在工業大數據時代下,沈陽機床采取租代方式,進行銷售機床,按小時或者按加工費來計算收費,在租代的同時可以不斷的進行改進與數據的分析,通過數據化更好的探索智能化工業發展的未來。
c 2015年9月沈陽機床建立起智能工業數據大平臺,為客戶提供在線技術解決方案,更好的實現了數據化時代的銷量、生產。對于工程機械技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業效率、減少人工作業負擔,而且對于促進工程產業的進步和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具有較大的作用和意義。
4.1 應用大數據建設智能化生產工廠
a 在當前工業制造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對大數據的應用能夠使智能化生產制造工廠的構建得以實現,然而這并非立即能夠實現,應當依據科學發展軌跡實行,從實際情況來看,其所包括環節主要有智能化生產,改變小規模生產模式,實現數據化的批量生產,最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b 大數據時代下機械工程智能化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減少人工施工的成本,然而另一方面卻增加了機械操作員工和機械維修的成本。因此應做好機械的維護和保養,以減少機械工程智能化不必要的使用成本。
4.2 應用大數據對銷售趨勢進行分析
a 在數據信息不斷“膨脹”的情況下,大數據營銷能夠分析消費者的行為以及特征。在產品日常銷售過程中,通過用戶數據的足夠買賣積累,可對用戶喜好以及購買習慣進行有效分析,從而能夠有效的推測用戶購買意向,在此基礎上,可使機械生產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b 由于大數據能夠精準預測出個體消費者的需求以及消費者對于產品價格的期望值,企業在產品設計制造之后,可直接派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使得實際生產中不存在庫存過剩的問題,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倉儲運輸和批發經營。
在大數據時代下,我國的機械工程的發展,對行業的整體技術進步具有推動作用,每個國家的工業機械發展都離不開機械工程智能化與信息化的發展。機械工程的智能化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對于促進工程產業的進步和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具有較大的作用和意義。與此同時對數據的分析更好的了解消費者的意向,有效的做出產品創新。
[1]何志洪.檢測技術在工程機械維修中的應用[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7,03(23):14-21
[2]陳寶江,米佳.大中型建筑機械技術現狀、發展趨勢與高新技術需求的分析[J].起重運輸機械,2008,09(11):1-4
[3]吳國祥,李玉河.工程機械智能化與信息化發展概況[J].工程機械,2013,01(11):2-7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