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沁琳
成都石室中學佳興外國語學校
醫療垃圾的類別、危害與處理
朋沁琳
成都石室中學佳興外國語學校
醫療垃圾對于環境與人體的危害非常大,有著一定的傳染性,近年來,我國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在醫療垃圾的處理上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本文主要針對醫療垃圾的類別、危害與處理措施進行分析。
醫療垃圾 類別 危害 處理
醫療垃圾是醫療機構在治療或診斷過程中,接觸過病人血液、肉體等,而由醫院生產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過的棉球、沙布、膠布、廢水、一次性醫療器具、術后的廢棄品、過期的藥品等等,這些都叫作醫療垃圾。這些醫療垃圾對環境、人體都有間接性或直接性的毒性。其中,病毒帶來的危害比普通垃圾的要大幾百倍甚至幾千倍,屬于污染性高、危險性高的廢棄物。
醫療垃圾種類繁多,可以將其分為幾個類別:第一類:銳器性垃圾,手術刀、解剖刀、針頭、碎玻璃等尖銳的器械。第二類:容易感染的醫療垃圾,如實驗室內被感染的動物;傳染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傳染病人使用過的毛巾、床單、被子等;傳染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沾有其體液或血液的醫療用具、傳染病人手術后使用過的繃帶、棉簽、濃血紗布等。第三類:藥物性垃圾,一般指不能使用的疫苗、藥品等,如壓碎的、過期的藥品。第四類:基因毒性垃圾,主要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毒性基因藥物。
一般的醫療垃圾都有極強的危害性,其中放射性危害物質、傳染性病毒,在醫療界被稱為頂級殺手,其危害性非常大。如注射設備、手術刀等尖銳性醫療垃圾,這些廢棄物都會攜帶各種各樣的病菌,如果不小心被這些垃圾劃傷,就可能會感染上器械上沾染的病毒。不但尖銳性的醫療垃圾有傳染的危險性,一些非銳器性廢棄物也會在搬運過程中給醫務人員、患者、搬運垃圾的工作人員帶來安全隱患。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制度還不完善,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常常混在一起,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會有感染的可能。將廢棄的注射設備非法倒賣,不經消毒直接制成生活用品,這些生活用品也有傳染的潛在危害。由醫療垃圾造成的危害屢見報端,如:俄羅斯一家醫院未將天花疫苗的瓶子處理好,直接丟棄在醫院外面的垃圾桶內,被一名八歲的兒童撿到,致使該病兒童感染上病毒。美國一家廢物處理公司的3名工人曾被一家醫院的醫療垃圾感染,患上肺結核病菌。除了常規的醫療垃圾外,放射性物質也是傳染源的一種,危害性更大,在美國,一家醫院將X片顯影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導致附近的土壤污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醫療垃圾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其危害往往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到防患于未然。
4.1 建立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中心
建立垃圾焚燒處理中心的前提需要設置醫療垃圾專項經費,用來支付垃圾包裝物、垃圾清理人員、運輸工具的費用。同時,政府部門還要投入大量資金來建設基本的垃圾處理設施,不僅醫療機構要采取科學的措施處理醫療垃圾,政府也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與醫院一起統籌規劃,建立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中心,采取無害化焚燒法,這既能減少醫療垃圾,也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目前,我國的北京、深圳、成都等一線城市都建立了無害垃圾焚燒廠,專門用來處理醫院的醫療垃圾,與普通垃圾相比,醫療垃圾焚燒產生的熱量更多,燃燒殘渣較少。此外,利用集中處理法來處理醫療垃圾,可以減少垃圾焚燒的排煙點,保護環境,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與垃圾焚燒的無害化。
4.2 對醫療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為了提升醫療垃圾的處理成效,需要將醫療垃圾分為無害物質和有害物質分別存放,針對不同種類的醫療垃圾要采取相應的容器或包裝物包裝,并貼上標識,以防出現錯放的現象。在包裝前,要仔細檢查包裝物是否有破損,確保無破損才能將醫療垃圾裝入在內,否則會發生泄漏問題。還可以將不同種類的垃圾裝在相應顏色包裝物中,以示區分,對于傳染性廢物,置入到白色包裝物中;有害醫療垃圾,放入紅色包裝物中;銳器廢物,放在硬質容器中;普通醫療垃圾,放入黑色包裝物中,無論是何種包裝物,在運輸之前,都必須都進行密封處理。對于損傷性垃圾、感染性垃圾、藥物性垃圾及病理性垃圾不能混在一起存放,采取該種分類處理的措施既可以提升垃圾處理效果,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垃圾造成的污染。對于分好類的垃圾,需要專門存放在垃圾存放點,但是不能存放太長時間,盡量在1-2天內將其銷毀處理。
在現實生活中,醫療垃圾不僅會污染環境,而且還有很強的傳染性,如果沒有合理處理醫療垃圾,會給人們帶來一些健康隱患。本文詳細分析了醫療垃圾的類別,危害等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式。我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醫療垃圾,要合理防護,防止受到醫療垃圾的感染。
[1]劉陽.醫療廢物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1)
[2]牟宏霖,李仕雄.某省醫療垃圾處理現狀調查研究及管理措施建議[J]. 環境與職業醫學. 2008(02)
[3]王慧芳,宋志強.關于我國醫療廢物回收與處置法律方面的思考[J]. 科學之友(B版). 2008(12)
[4]郝順霞,高富貴,楊金鎖,王海森.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環節監測分析[J]. 職業與健康.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