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
1例紫杉醇用于宮頸癌化療導致過敏反應的特殊表現
●李文華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病率在全球女性惡性腫瘤中躍居第三。其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高,嚴重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安全。目前宮頸癌的治療以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為主。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抗微管藥物,其可促進微管聚合,進而干擾細胞周期,將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阻斷在G2期和M期。因其細胞毒性廣泛用于臨床各種癌癥的化療,尤其是鱗狀細胞癌。其不溶于水,常導致I型過過敏反應,在臨床應用中備受關注。我科曾收治一例宮頸癌患者,手術后行紫杉醇化療過程中發生過敏反應,其臨床表現與既往文獻報告不同,現將其情況報告如下。
患者,女,35歲,以“陰道分泌物增多6+年,同房后陰道出血4+月”為主訴入院。入院后診斷為:宮頸高-中分化鱗狀細胞癌IIa期,經充分術前準備后行“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雙側卵巢移位術”。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為:宮頸高-中分化鱗狀細胞癌,腫塊大小為3.5x3x2.5cm,浸潤深度為0.6cm,寬度約3.5cm,累及穹窿及宮頸管,陰道殘端未見癌殘留,送檢淋巴結未見癌轉移??紤]患者有術后復發的高危因素,擬予以補充化療,化療方案為:紫杉醇+順鉑。化療前患者一般情況可,精神食欲可,尿液引流清亮。血常規提示:Hb僅56g/L,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其拒絕輸血治療,進一步溝通化療風險后患者及家屬要求行化療。輸入紫杉醇前日晚常規口服地塞米松預防過敏,在患者輸入紫杉醇2.5小時后,患者突然出現心悸不適,無心慌、氣促、畏寒、發熱等。監測心率為120-130次/分,尿液顏色呈淺墨色。立即停止輸入紫杉醇,數分鐘后患者心悸不適明顯緩解,心率降至100次/分,2小時后尿液顏色恢復正常。
該患者從年齡、臨床表現、病理特點等方面講均無特殊,特殊之處在于患者血紅蛋白一直處于一個較低水平(重度貧血),化療前后由于患者及家屬不愿配合治療一直未得到糾正。而我們平時所接觸的化療患者,化療前血常規檢查均正常。總所周知,骨髓抑制是化療藥物比較嚴重的副反應之一,而該患者化療前血紅蛋白已經不正常。
紫杉醇導致的過敏反應為I型過敏反應,其主要表現為支氣管痙攣性呼吸困難、低血壓、血管性神經水腫、全身蕁麻疹,其反應通常發生在用藥后最初10min內,與用藥劑量的大小不相關[1]。既往文獻有較多報告紫杉醇過敏反應的例子,大多以心悸、氣促、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等癥狀為特點,且大部分過敏發生在輸入紫杉醇10分鐘左右,嚴重過敏常在用藥后2-3分鐘[2]。而該患者輸入紫杉醇2.5小時后才發生不適反應,自覺癥狀僅心悸,尿液顏色呈墨綠色,停止輸入紫杉醇后2小時尿液顏色恢復為淡黃色。該患者過敏反應時間、過敏時臨床癥狀與既往報道不同,尤其是尿液顏色的改變在以往文獻中尚未見報告。
盡管文獻報道紫杉醇過敏反應發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大多病情嚴重,需立即搶救,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心理負擔。所以在化療前,醫務人員應詳細詢問病人過敏史,決定給藥前予以地塞米松預防處理。給藥時最好全程心電監護,護理人員除了在化療開始5-10分鐘床邊守護外,應頻繁床邊觀察,密切監護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等情況。同時叮囑患者及家屬一旦有不適,立即報道醫務人員。本患者過敏發生尿液顏色改變提醒我們護理人員在日后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患者尿液顏色情況。
癌癥患者因身體疾病往往帶來或多或少心理負擔,尤其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良事件時表現明顯,醫護人員應及時予以心理安慰。用藥前做好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家屬了解化療大致過程,以取得治療上的配合與理解。
該患者為年輕女性,無過敏史,與大多數化療病人不同之處在于其Hb處于低水平,重度貧血,因家屬拒絕輸血治療,貧血一直未得到糾正。在蔡紅等人[3]對紫杉醇注射液致過敏反應危險因素分析中對年齡、性別、原發疾病、藥物濃度等因素進行分析,尚未提及Hb,其他文獻也未見報告。我們進一步思考,該患者Hb僅56g/L左右,其是否可能是化療過程中發生過敏反應的危險因素呢,而患者尿液顏色改變又是否與這一因素有關呢,如果有關其具體機制是什么呢,這些都需要在臨床工作長期觀察和進行深入的研究。
化療作為患者惡性腫瘤的補充治療之一臨床廣泛開展,而紫杉醇作為很多腫瘤的一線化療藥物,臨床應用普遍。通過這篇個案報道提醒我們廣大護理人員,在使用紫杉醇化療時除了注意配藥濃度、輸液速度等外,化療開始后應嚴密觀察患者反應,包括患者心率、呼吸、血壓、尿液顏色等指標,備好各種應急搶救措施。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85.
[2]馬雙蓮,丁玥.臨床腫瘤護理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 66.
[3]蔡紅,王怡鑫,程凱.使用紫杉醇注射液致過敏反應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32):301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