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伏波
基于醫患關系中的醫療事故的危害及原因探析
●陳伏波
醫患關系經常因為醫療事故而發生惡性事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借鑒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相關部門陸續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醫患關系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本文認為醫患關系處理不當可能爆發醫療事故,從而導致醫療事故罪的法律認定問題,及其社會的危害性,所以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可以有效地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與危害。醫患權益保護也得到重要的保障。
醫患關系;預防醫學;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罪以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為必備要件。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理應成為刑法重點保護的對象。因此,生命健康權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醫療事故罪侵犯的客體之一。再有,在現行刑法體系中醫療事故罪被置于第六章“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罪”中的第五節“危害公共衛生罪”之中。由此可知,醫療事故罪侵犯的同類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中的公共衛生秩序。而同類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侵害的某一類社會關系。直接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犯罪行為直接侵犯的社會關系。同類客體是同類犯罪共同侵犯的社會關系,直接客體是同類客體的具體化。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醫療事故,違背了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不僅損害了“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更破壞了整個醫療秩序。因此,筆者認為醫療事故罪不僅侵犯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權,也侵害了醫療秩序。
(1)就診人死亡。傳統理論認為,死亡是指呼吸和心跳的停止。但醫學技術的發展使傳統的死亡判斷標準面臨嚴峻的挑戰,現代醫學發現死亡是一個分層次的過程,呼吸和心跳停止人并沒有死,有的在呼吸和心跳停止數小時后經過心臟起搏器等搶救措施,仍然可以恢復心跳。于是,西方首先提出了腦死亡說。腦死亡是指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在內的全腦功能的完全的、不可逆的喪失。腦死亡的提出有效的促進了器官移植的發展,并可以節約大量的醫療資源。那些呼吸和心跳雖沒停止但已經被證明腦功能完全、不可逆的喪失的病人將被宣告死亡,不再搶救,從而可以把有限的醫療資源充分利用。目前,英國、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等許多國家已經確立了腦死亡標準。在我國,不管法律界還是醫學界都有學者撰寫著作呼吁我國確立腦死亡標準,但這僅僅是部分學者的主張而已,我國現行刑法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并沒有確立腦死亡標準。因此,醫療事故罪中就診人死亡的判斷標準仍應采取傳統的死亡標準,即呼吸和心跳的停止。
(2)嚴重損害就診人的身體健康。本文認為“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應以人體傷害標準即“刑法標準”來判斷,而且只包括重傷,不包括輕傷。理由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采用“醫學標準”不利于司法權的獨立行使。如果采用“醫學標準”作為醫療事故罪中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判斷標準,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則先由《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以前的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現在的中華醫學會進行鑒定,只有其鑒定確認該醫療糾紛構成醫療事故司法機關才能進一步認定構成醫療事故罪。這樣實質上是中華醫學會在對醫療糾紛進行實質性判斷,那么司法權的獨立行使從何談起?只有采用“刑法標準”,才能為司法權的提前介入提供保障。二是采用“刑法標準”有利于保持刑法規定的一致性,維護法律內部的統一。醫療事故罪屬于典型的業務過失犯罪,我國刑法規定的其他業務過失犯罪還有交通肇事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飛行安全事故罪等,這些犯罪在確定傷害標準時無不以人體傷害標準為準,并沒有其他像醫學標準那樣的特殊標準。因此,將醫療事故罪中“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判斷標準統一為刑法標準,有利于刑法內部規定的統一性與一致性。
根據罪責自負,反對株連這一現代刑法基本理念,犯罪人只對他的危害行為引起的結果負責,不是犯罪人自身引起的危害結果即使再嚴重也不能歸責于該犯罪人。刑法上的因果關系由此成為對犯罪人歸責的客觀基礎,研究因果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醫療事故罪中的因果關系具體是指,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與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之間的合乎規律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只有證明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與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才可能認定該醫務人員構成醫療事故罪。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比較復雜的,尤其是醫療事故罪的因果關系,由于醫療行為的高度專業性與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性,使醫療事故罪的因果關系更加難以判斷,往往需要進行專門的醫療事故鑒定,通過專門的技術手段才能認定。在現實生活中,醫療事故罪因果關系的表現也比較復雜,主要有一因一果型、一因多果型、多因一果型和多因多果型等表現形式。
(1)一因一果型因果關系。一因一果型因果關系是指醫務人員的一個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只導致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一因一果型因果關系是最簡單的因果關系,因此,也被稱為簡單型因果關系。在一因一果型因果關系當中,醫務人員只需對一個危害結果負責。如現實生活中,護士在給病人靜脈注射藥物時,違反了藥品核查制度,錯誤地將B種藥當成A種藥注射給該患者,造成該患者死亡的嚴重后果,即為一因一果型因果關系。
(2)一因多果型因果關系。一因多果型因果關系是指,醫務人員的一個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數個危害結果的發生。在一因多果型因果關系中,醫務人員的一個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既可以導致多個受害人受害,也可以導致一個受害人受到多種損害。如在婦幼保健醫院的嬰兒病房內,護士由于疏忽,在寒冷的冬季忘記檢查室內溫度,從而導致數名嬰兒在一夜之間被凍死的嚴重醫療事故,即表現為一因多果型因果關系。
(3)多因一果型因果關系。多因一果型因果關系是指,醫務人員的多個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共同導致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既可以表現為數個醫務人員的共同行為共同導致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也可以表現為一個醫務人員多個連續的危害行為共同導致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如在一次手術過程中,護士沒有認真核對病人的基本情況,將同時手術的另外一個病人推入手術室,進行手術的醫生也沒認真查看就進行手術,直到切開病灶部位沒有發現病灶才發現手術對象搞錯了。這一起醫療事故,是由護士和手術醫生的共同過失行為導致的,屬于多因一果型因果關系。
(4)多因多果型因果關系。多因多果型因果關系是指,醫務人員的多個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共同導致數個危害結果的發生,多因多果型因果關系是最復雜的因果關系類型。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醫學院)
[1] 張文娟,郝艷華,吳群紅,梁立波,李球杰,韓松翰,張靖婧.我國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及對策[J]. 醫學與社會.2014(04)
[2] 趙麗,陳曉彤,劉爽,孫寶志.我國醫患關系緊張現狀及深層原因剖析[J]. 現代醫院管理.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