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蕾李穎宋斯偉
校園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
●任艷蕾1李穎2宋斯偉2
校園是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學生的健康與校園的環境息息相關,所以學校要加大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服務力度,對常見的疾病做好預防和保健工作。本文簡要的的論述學生對校園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影響校園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需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校園;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需求
引言:公共衛生服務雖然是一項長周期的活動,但是成本低,效果好,并且能夠取得較好的社會回報率,尤其是在大學校園中,學生很少鍛煉身體,身體素質較差,開展公共衛生的預防和保健服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公共衛生的預防和保健工作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
校園場所是人員較為密集的場所,并且學生的抵抗能力較低,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所以學生對學校公共衛生的預防和保健服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防近,由于大學生的課業負擔較輕,在宿舍內長時間玩手機、平板、電腦等,而且還不注意用眼衛生,導致學生近視的人數和程度在不斷的上升。所以學校要抓好眼保健操和用眼衛生工作,讓家長配合學校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2)防齲,由于學生不注意飲食和口腔衛生,導致齲齒現象較為嚴重,所以學校要加強空腔衛生的宣傳教育工作,少食用甜食,并養成早晚刷牙和飯后漱口的習慣,并組織牙醫來學校為學生檢查牙齒健康情況;(3)防治腸道蠕蟲,學校要加強對飲用水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并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從而預防腸道蠕蟲病的發生;(4)傳染疾病的發生,學校要教育學生少去人員較為密集的地方活動,并增加鍛煉身體的意識,隨著天氣的變化而增減衣物[1]。
2.1 學生對公共衛生的意識較低
大學生對健康和疾病來源的認知程度較低,所以對公共衛生的意識較為淡薄。學生在大學生活以前,其衣食住行均有家長負責,導致學生并沒有形成相應的健康意識。在家庭中,家長經常要求孩子要洗手、換衣服,喝大量的水,但是在校園中,學生比較貪玩,對這些方面并不注重,經常存在飯前便后不洗手的現象,接觸臟東西之后也沒有及時清洗。手上攜帶大量的細菌,不僅會隨著食物和水進入學生的身體內部,引發各種疾病,同時學生還習慣用手來揉眼睛,如果沒有及時洗手,手上的細菌就會進入眼睛,引發眼部疾病。學生比較喜歡甜食,而且還不愛刷牙漱口,長期以往,就會對學生的牙齒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產生蛀牙。這些健康疾病的發生均是由于學生不正確的衛生習慣所導致的,所以要提高學生對公共衛生的預防和保健意識。
2.2 學校對公共衛生管理較弱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所以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管理,只將少量的精力放在對公共衛生的預防和保健上來。學校在公共衛生領域,只關注學校的綠化環境是否到位,公共衛生區是否存在垃圾,教師的桌椅板凳是否擺放整齊,很少對教師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用品做消毒處理,導致大量的細菌存在學生的生活中,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引發大規模的傳染疾病。同時,很少開展公共衛生教育活動,導致學生對健康的意識較為淡薄,日常行為習慣也不符合健康生活的要求。學校沒有根據學生的健康需求情況出發,組織醫護工作人員來學校檢查學生的身體狀況,例如,齲齒、近視、腸道蠕蟲等其他疾病,開展疾病的預防和保健工作。
3.1 向學生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為了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和健康水平,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首先,要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課,保證每周開展一節課,并且在課程內容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真正的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識,提高個人的健康意識。其次,學校要設立健康宣傳教育基地,通過廣播、板報、宣傳畫的方式向學生普及健康知識,并講述學生不同疾病的預防措施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講述勤洗手、勤換衣,愛干凈的行為會為健康帶來的有益效果[2]。再次,開展與健康教育相關的主題班會和演講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和瀏覽健康教育網頁,從而獲得大量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并且通過班會和演講的形式將其掌握內容向所有的同學進行分享。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深入到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并通過多次強調的形式提高其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的發生幾率。
3.2 提高對公共衛生組織管理能力
公共衛生的預防和保健關乎到學生的健康水平,所以校園內公共衛生的組織管理工作,需要全體師生人員共同參與。校長要親自找好校園內的公共衛生情況,并且在環境衛生、健康教育、食品衛生等每一個工作方面,設立具體的管理人員和負責小組,并對其工作形式進行考核,發現不達標的地方要盡快整改,從而提高校園的公共衛生水平,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3]。學校要將校內設置成多個衛生負責區,由學生進行打掃,保證校園內外的環境,并且衛生負責小組的教師除了監管校園的大環境之外,還要在學生出操期間或到其他場所進行授課時,對教室內的衛生環境和物品的擺放情況進行檢查。而且,每個班級還要在周五對室內和校園環境進行大掃除,并做消毒處理,并將評比結果在每周一早上公布,從而提高學生打掃和愛護衛生環境的積極性。
學校的管理人員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情況。學校通過板報、廣播、班會等形式向學生講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疾病的預防方式,并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嚴格規范,一旦發現學生存在錯誤的生活習慣,就要指出并幫其改正。學校還要定期對校內進行消毒,并組織學生參加體檢活動,做到對多種疾病的預防和保健。
(作者單位:1吉林大學校和平校區門診部;2吉林大學動物醫學學院)
[1]胡兆敏,胡曉紅. 社區人群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2015,31:97-99
[2]黃文忠. 分析社區居民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6,04:295-297+306
[3]唐乾德. 在公共衛生預防保健中社區居民需求及影響因素探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