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威
(長沙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22)
?
湖南省物流產業碳減排對策研究*
楊威
(長沙學院,湖南 長沙410022)
根據湖南省物流產業發展現狀,總結了湖南省物流產業碳減排面臨的問題,包括運輸方式發展不均衡、物流運輸效率低下和企業信息化建設待改善等。為促進其低碳持續發展,提出了碳微排運輸體系建設、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搭建和物流企業碳匯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可為物流產業碳減排提供參考。
碳減排;物流產業;對策建議
物流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經濟活動的后勤保障系統,被譽為“新經濟的利潤增長點”。 湖南十分重視物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社會物流總額、物流業增加值、社會物流總費用分別由2010年的3.26萬,946,2919億元,增加到2014年產的5.37萬,1604,5058億元,年均增長14%左右。全省注冊經營的物流法人企業3241家,A級物流企業130家,其中5A級7家、4A級37家、3A級62家,總數居全國第8位。公、鐵、水、航空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趨完善,一批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中心等物流集群逐漸形成。與此同時,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人們對物流服務量需求的不斷上升加劇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排放。
目前我省物流產業發展已由起步邁入初級階段,正逐步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進行轉變。而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運輸方式與產業需求增長發展的不均衡、物流運輸效率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等問題對生產規模、能源結構和碳排放強度產生巨大影響,成為物流產業高碳排的幕后推手。
1.1運輸方式發展參差不齊
隨著湖南經濟快速發展,對物流產業的需求也急劇增加。2013年,湖南省物流業貨物周轉量貨運量達211388.76萬t,比2008年增長81.9%;貨物周轉量達4236.32億t公里,比2008年增長80.9%。貨物周轉量的上升勢必帶動物流業運輸里程的增加和能源消耗的增加,進而推動了碳排放量的增長。其中,鐵路運輸完成貨運量4889.63萬t,貨物周轉量923.76億t公里,公路運輸均保持快速增長,完成貨運量185073.23萬t,貨物周轉量2713.13億t公里,水路完成貨運量20690.24萬t,貨物周轉量589.74億t公里,管道運輸完成貨運量729.59萬t,貨物周轉量8.88億t公里??傮w來看,物流業貨物運輸方式呈現參差不齊的局面,單位里程碳排放大、能耗多的公路運輸占據運輸總量的64%,沒有充分利用其他運輸方式低碳排放的優勢。
1.2物流運輸效率低下
由于湖南省物流業市場準入門檻低,交通運輸業企業法人4915家,非企業法人305家。交通運輸業企業資產總計2267.50億元,是2008年的2.3倍,年均增長18.4%,年營業收入592.06億元,比2008年增長4.2%。幾個人合伙出錢置辦幾輛車,租個門面,配置一臺電腦,招幾個臨時工,或者由于企業開辦初期業務量較小,只能跑幾條固定的線路,由自己家人或親戚幫忙,一家物流企業隨即誕生。由于入門門檻低,盤踞高橋大市場的絕大多數物流企業為此模式下的產物。企業規模小、員工素質不高、業務范圍單一,所謂的物流企業,更為貼切地應稱作運輸公司或倉庫。抵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資金回籠出現問題企業就會出現“跑路”,供、需兩方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所以,供需雙方尋求物流企業承擔第三方運輸或配送業務時,會選擇具有合作經驗或業界口碑的物流企業下單,企業承擔的風險較小,但并非是此次業務最優的承接商,故而物流企業能力層次體現為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工具的選取及運輸線路的設計都是造成運輸成本上升,運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反映給社會環境的結果能源利用率的下降和碳排放強度上升,不利于湖南省物流業低碳化發展。
1.3企業信息化建設亟待改善
目前湖南省大多數物流企業采用傳統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全省568家規模以上交通運輸企業共擁有計算機18127臺,使用計算機人數30944人,信息技術人員1365人,企業網站255個。對國際先進的物流現代化技術和管理認識不足,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方面遲緩,物流企業之間基本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故而企業的宣傳網站上更多的是企業簡介、經營范圍和物流行業新聞動態。鮮有物流企業披露線路報價信息,數據基本為1年至1.5年前企業承擔業務價格。物流企業自身對外宣傳和推薦力度不夠,或者說企業在信息公開方面本身就有保留,擔心資源外泄。業務來源主要集中于熟人介紹、老客戶口碑,鮮有慕名上門業務,通過網站推廣的接單率不足5%,所以物流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動力不足。物流配載貨物信息和訂單時間信息不能及時得到反饋,使得去時物流運輸工具的倉位配置和實載率偏低,回程時空載現象嚴重,設備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增加。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作用越不越被企業所關注,但絕大多數企業有所顧慮,想要體驗所帶來的益處,但是害怕信息共享后對自己造成的威脅,故而均持觀望態度。已有的模式增大了物流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阻礙了物流業低碳化的發展。
2.1碳微排運輸體系構建
碳排放問題是工業時代不可避免的結果,而為了社會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在不阻礙社會發展、影響人類生活的前提條件下,尋求一種相對較好的解決問題方式——碳微排。從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運輸方式比較來看,各有利弊,結合湖南省的實際情況,全省已有營運鐵路4028 km,應著重利用鐵路運輸速度快、運輸距離長、運輸能力大、運輸成本低、能耗低、碳排少等干線運輸優點,發揮鐵路運輸的核心作用,與其它運輸方式有機結合,實現多式聯運模式。另外,逐步減少以汽油、柴油為動力的運輸工具,選擇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清潔能源作為主要動力牽引,可從主體排放量上進行顯著降低;與高校研究院所合力研發先進的物流技術,線路規劃、路況導航、配載技術及運力規劃等,從而實現物流運輸更安全、高效、節能,有利于運輸體系實現碳微排方向發展。
2.2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搭建
可由湖南省物流行業協會牽頭,召集物流企業定期舉辦經驗交流和學習,傾聽物流企業基本訴求,從企業模塊、用戶模塊和后臺處理模塊三個中心,共同搭建一個方便企業和用戶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企業模塊中,物流企業根據自身的權限,只要物流企業經過相關資質認證,通過相關審查,即可在公平服務平臺上發布本企業的相關信息;用戶模塊中,用戶可以搜索查找信息,實名注冊后可以發布訂單信息。一旦雙方達成協議,用戶可根據協議條碼進入企業實現貨物運輸、倉儲的全程化追蹤。后臺處理模塊,保障物流信息的安全性和協議的順利進行,肩負著審核重大的責任。平臺的搭建,為用戶尋求第三方物流企業減少了時間成本,同時根據用戶需求自動搜索匹配,優化了物流資源,達到較為合理地配置方式,根本上減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3物流企業碳匯產業發展
湖南省森林覆蓋率已達到57.52%,遠高于世界和全國的平均水平,依托天然優勢,利用森林碳匯成本低、綜合效益好的優勢,增加森林生態系統的碳貯量和碳吸收,真正的減少和吸收二氧化碳達到間接減碳的目的。湖南省應當加大對碳匯產業的扶持,做大碳匯產業。充分發揮政府和政策的導向性作用,借力傳統紙媒的影響力及視頻媒體的直觀可視性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把已有 “鼓勵物流企業參與植樹造林”的口號,扎扎實實地落地為物流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將流于表面的形式深化為企業文化的高度,打好翻成仗,重樹新時期物流企業的社會形象。并邀請林業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和知識普及,科學引導種植闊葉林植物,發揮闊葉林碳吸收能力強的特點,并邀請相關碳量監測專業人事,用指標和數據科學記錄和實時監測,為碳匯產業保駕護航。
針對目前湖南省物流產業的運輸方式與產業需求增長發展的不均衡、物流運輸效率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等問題,為促進其低碳持續發展,提出了碳微排運輸體系建設、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搭建和物流企業碳匯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陸瑤.基于LEAP模型的物流行業碳減排潛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2]唐麗敏,曾穎,王成武,等.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物流節能減排政策模擬[J].系統工程,2013(06):87 ̄94.
[3]沈文婷.中國物流低碳化發展的機理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4.
[4]王連磊.山東省物流碳減排潛力研究[D].太原:北京交通大學,2013.
[5]逯雨波.物流園區節能減排的系統動力學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4.
[6]張艷.物流系統節能減排戰略的若干問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7]荊林波,王雪峰.關于我國物流業節能減排問題的探討[J].商業時代,2009(27):16 ̄17.
[8]周安.低碳經濟下物流業節能減排目標預測研究[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15.
湖南省物流產業碳減排潛能研究項目(13YBA032).
2016 ̄0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