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市新型農民教育培訓問題研究
本文以日照市為例,進行新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實證研究,指出日照市新型農民培訓現狀及類型,目前農民培訓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新型農民;教育培訓
自2004年以來,連續12年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對農民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會議及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民繼續教育工程,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進一步強調了農民素質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標是從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視角出發,討論如何有效地開展新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比較分析法、調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通過對日照市莒縣、東港區等區縣進行農民培訓實證研究,總結日照市新型農民培訓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適合日照市農民職業培訓的對策與建議。
通過調查發現,日照市新型農民培訓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培訓體系,為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農業技術培訓與推廣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日照市農民培訓主要有以下類型:綠色證書培訓、農民工專業技能提升培訓、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農民工三項三年行動計劃、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
4.1問卷調查。本調查于 2015年6~9月進行,歷時2個月。采取隨機抽樣問卷調查法,主要了解農民的培訓需求。調查共選取日照市7個縣區,發放問卷600份,回收453份,其中有效問卷420份,有效率為92.7%。本調查問卷設計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農民的基本情況調查,主要內容是:性別、年齡、從事的職業、月收入以及年收入;第二部分是對農民文化素質的調查,主要包括受訪人的文化程度、接收信息的渠道、是否會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以及是否了解惠農政策等;第三部分是對職業教育培訓需求情況的調查,主要內容是:職業教育培訓方式、目的、效果、評價和對于培訓方式的建議等。
4.2存在的問題。通過問卷分析發現,目前日照市農民文化素質與科技素質偏低,對政府組織的新型農民職業教育與培訓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通過參加培訓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從培訓內容上看,農民對相關農技技術培訓,如養殖技術、種植技術、農產品市場信息等興趣較大,對非農領域的相關知識也有著強烈的需求;在培訓方式方面,被調查農民最喜歡的培訓方式是現場實習或面對面授課。經過幾年的新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部分農民確實掌握了實用技術,提升了經營能力。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在市場意識和經營能力方面依舊欠缺,同時現有以政府主導的培訓模式與農民意愿也存在結構性失衡,主要體現在:一是農民培訓資源分配不均衡。目前,以政府為主體的新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更多關注創業培訓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針對農業個體經營者的實用技術、技能方面的培訓還太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二是新型農民培訓無論在培訓總量上還是在培訓結構上都存在供需脫節現象。從培訓總量上看,農民培訓供給小于需求;從結構上看,農民培訓還存在著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等供求錯位的狀況,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農民需要。
5.1加強頂層設計,統一農民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導體系。盡快出臺地方性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多方參與農民職業教育,并在稅收政策等方面采取補償性措施。加強農民培訓市場秩序的監管,健全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引導農民自覺參與相關培訓,達到提高農民農業科技水平的目的。
5.2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農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有關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調研農民培訓需求,以農民需求為出發點,采用“問題式”或“訂單式”培訓的方式,確定培訓基本方向、制定相關培訓計劃。
5.3提高農民和有關培訓機構的積極性。政府應加大對參加新型農民培訓的農民的資助力度或政策扶持,創新激勵機制。政府應設立新型農民培訓扶持基金,符合條件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政府申請。對新型農民培訓機構及時進行評估,對成效顯著者或信譽好的培訓機構進行獎勵,以激發他們對于參與新農民培訓的積極性。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全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 [R].北京:2015.
276826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劉文高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