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溫室黃瓜畸形瓜與花打頂防控技術
建平縣是遼寧省朝陽市的農業大縣,近年來,由于設施溫室突飛猛進的發展,設施溫室黃瓜栽培呈逐年擴大之勢,至2015年末,建平縣已發展黃瓜溫室9 050棟,占地1 000 hm2,年產鮮黃瓜9.8萬t,年產值14 500多萬元,平均每棚產值1.5萬元以上。該基地已被遼寧省確定為無公害溫室黃瓜生產基地,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注冊了商標“神井”、“萬禾春”牌,因其品質優、質量安全,暢銷北京、沈陽、大連、長春、赤峰、錦州等國內大中城市。在設施溫室黃瓜栽培中,由于受栽培條件限制和管理不當,有的棚室畸形黃瓜較多,商品性能差,還有的發生許多生理病害,影響了菜農的收入。
1.1 彎瓜。彎瓜現象在黃瓜栽培上表現較多,究其原因是黃瓜在育苗期間,由于溫度、濕度不合理或營養不足,導致黃瓜種苗子房發育不完全,勢必發育成彎曲瓜,高溫、干燥的棚室栽培,植株蔓瘋長,易發生小頭彎曲;另外,在幼瓜膨大時,溫室肥水管理不當,也會導致彎瓜形成。
1.2 尖嘴瓜。瓜條從中部到頂部膨大伸長受到限制,頂部較尖,瓜條短,有時略彎曲。黃瓜瓜果尖嘴形成的主要成因是由于黃瓜花期受精不良或者棚內連續高溫造成。當設施溫室內溫度超過30℃時,極易造成尖嘴黃瓜。
1.3 大肚瓜。黃瓜中間粗,兩頭細,為大肚瓜,是畸形黃瓜癥狀之一。形成原因:一是黃瓜花期受精不良,二是設施溫室栽培土壤鉀肥施入不足造成,導致黃瓜植株、果實缺鉀,形成大肚瓜。黃瓜盛果期放松了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長衰弱或近期黃瓜落秧時,打下部老葉時強度過大都會形成大肚瓜。
2.1 黃瓜花打頂。黃瓜在栽培時出現花打頂的現象,生長發育停止。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在黃瓜定植緩苗后,未能較好地采取促根長、控制株高栽培技術,具體就是追肥過早、灌水過多。由于肥水的早和多,導致設施溫室內地溫下降急劇,根系活動大幅度減弱,營養物質又難以保證,自然會出現黃瓜植株花打頂現象。
2.2 黃瓜葉片生理性變黃。黃瓜葉片生理性變黃,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養分供應不足,難以保證黃瓜植株生長造成的。實踐證明,黃瓜是喜肥較多的蔬菜作物,底肥必須要要充足,不僅如此,黃瓜結瓜期追肥不足,就難能保證黃瓜的豐產高產。
2.3 黃瓜植株“瘋長”現象。大棚黃瓜栽培過程中,在管理不當的情形下,就會出現植株“瘋長”現象,瓜秧生長旺盛,但是只長秧、不結瓜,黃瓜植株出現瘋長現象后,會嚴重地影響大棚黃瓜的產量、質量和效益。
3.1 合理施肥,科學灌水。增施優質的有機肥及磷、鉀肥,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4 500~5 000 kg,追肥要嚴格采取“每次少量多次施肥”的方法,對于氮肥要盡量控制少施,主要是防止黃瓜植株貪青徒長。在黃瓜生長的中期、后期葉面噴施施萊登黃瓜專用修復劑3~5次,以防止黃瓜植株早衰,增強植株生長的后勁;灌水要注意在晴天進行,果實采收初期要少量灌水,一般15~20 d澆1次。以后隨著溫度升高和結果增多,植株需肥、需水量逐步增大,要逐漸增加灌水次數和每次灌水量。1~2月份低溫季節灌水時要提倡膜下滴灌技術。
3.2 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治霜霉病,每畝用5%百菌清粉塵1 kg,或用45%百菌清煙霧劑250~300 g,均勻分放5~6個地方,于傍晚時分點燃后閉棚熏煙,每7 d熏1次,連熏3次;也可采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可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間隔3~5 d噴1次,連噴2~3次。防治蚜蟲、白粉虱可選用施萊登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20m l兌水15 kg噴霧防治。
3.3 嚴格控制好棚室內的溫度、濕度。設施內溫度要保持在15℃以上,保證黃瓜在適溫條件下生長發育,如此可減少畸形果實的產生。黃瓜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5℃~30℃,溫室內溫度不宜超過30℃,夜間溫度保持在18℃左右為佳,以降低呼吸并增加干物質的積累。設施內由于空間密閉,棚內濕度一般都很大,黃瓜生長發育的適宜濕度為85%左右,傍晚若溫室內氣溫在10℃~15℃時,溫室內應適時進行通風,來降低濕度,可有效地防控黃瓜“瘋長”,促進黃瓜正常開花結果。
3.4 采用營養劑進行保瓜、促瓜。多年的生產實驗證明,施萊登修復調節劑加施萊登微分子硼是一種較好的保瓜、促瓜生長劑,保瓜、促瓜效果明顯,并可以促使小瓜條迅速膨大,于黃瓜花期用1500倍液施萊登修復調節劑加施萊登微分子硼噴施。
122400 遼寧省建平縣沙海鎮農業服務站 楊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