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貯玉米品種的選育思路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一連增”,玉米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國際市場玉米價格遠低于國內,國內玉米價格無法與歐美發達國家競爭,玉米市場化銷售困難,國家儲備庫存不斷增多,政策收儲壓力越來越大,國家托市收購政策已經不可持續。2016年,國家調整玉米收儲政策,使玉米價格呈斷崖式下跌,致失糧農損失慘重。但是種植青貯玉米的農民,通過就近交售給當地牧場,改變了玉米的利用方式,改籽粒收獲為為全株青貯,不僅收入沒有下降,還節省了晾曬、脫粒等多個環節的費用,保證了種糧農民的收入。因此,,加快推廣全株青貯玉米種植和加工利用,選育具有良好適應性的青貯玉米新品種,已成為保證糧農收入、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和促進農業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
青貯玉米品種大致可分為2種類型,一類是糧飼兼用或通用型,既可作為普通玉米種植,在成熟期收獲籽粒,又可作為青貯玉米種植,在乳熟后期至蠟熟前期內全株收獲,粉碎青貯后用作飼料;另一類為青貯專用型,此類品種實際上是玉米草或者叫做牧草,一般植株高大,晚熟,帶有熱帶種質,只長莖葉,沒有或很少有玉米籽粒,品質較差或不能完全成熟,淀粉、蛋白質含量較低,中性洗滌纖維含量高,只能全株青貯,不能收獲籽粒。國內青貯玉米的育種者、使用者的通常認為青貯玉米以生產秸稈為主,秸稈產量高就是好的青貯玉米品種,食用玉米以生產籽粒為主,籽粒多為好。2010年, 《青貯玉米品質分級》國家標準出臺,2014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公布了青貯玉米品種審定標準,明確了青貯玉米的品質、產量、抗倒性、抗病性、適應性等一系列指標,這些指標科學、全面、詳細地規定了青貯玉米的審定要求,但與歐美發達農業國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歐美青貯玉米的利用標準主要有三個,一是干物質產量、淀粉含量及單位干物質產量的飼喂能量;二是收獲前倒伏指標;三是能量和消化率。我國規模化牧場已經基本普及,對全株青貯飼料玉米的需求量很大,對青貯玉米的品質要求很高,其中對干物質含量一般要求高于28%,淀粉含量不低于25%,中性洗滌纖維不超過50%,對單位干物質的飼喂能量和飼料利用率、消化率、產出率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在青貯玉米品種的選育過程中,應當走市場化、商業化、實用適用和用戶導向的路子,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單純的青貯專用型玉米淀粉含量低,能量不足,植株異常高大粗壯,但在收獲時不能正常成熟,只是利用了熱帶和亞熱帶玉米種質的光周期反應達到了玉米草的繁茂、持綠期長的效果,青貯收獲時時全株玉米含水量高,但能量物質不足,粉碎入窖時經大型機械碾壓后,一窖青貯半窖水,排水后營養物質流失嚴重,完全不能滿足大型牧場的需求。所以,一個優良的青貯品種首先應當是優良的的糧食品種,青貯玉米品種選育應注重糧飼兼用,注重品質指標、能量指標和加工指標,尤其是干物質含量、中性洗滌纖維含量等,這樣,在玉米生育后期,糧農就能根據當時市場價格和期貨市場價格決定收獲青貯玉米還是收獲玉米籽粒。
國內玉米育種的種質資源欠缺,一直未跳出四平頭、Reid、Lancaster、旅大紅骨系、P群等五大血親的圈子,育成的品種同質化嚴重。青貯品種也不例外,育種時不注重種質資源創新和雜優模式創新,二環改良系多,模仿品種較多,單一仿造修補多,但遺傳基礎豐富的優異種質少,獨創、原創品種少,“短平快”育種、拿來主義、捎帶腳式的懶省育種比較普遍,有的拿籽粒品種當青貯品種,育成的品種生物產量低;有的利用溫、熱帶的外引種質不經改良直接測配,育成的品種品質指標低。因此,青貯玉米品種的選育首先要創制和確立核心種質,加強核心種質改良,育成全新的自交系;其次要創造全新的雜優模式,利用系統間融合創新雜優模式,注重本地選系與溫帶種質融合的雜優模式,把國外青貯玉米種質與國內高油、高賴氨酸玉米種質或青貯專用種質進行遠緣雜交,把有益突變體進行選擇,通過多點鑒定試驗,形成強優種質基礎系。
青貯玉米育種,如果仍采用傳統的表觀育種,單憑育種家個人經驗判斷品種優劣,不僅效率低,而且會與歐美發達國家的育種水平距越來越大。因此,要探索應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單倍體育種技術、人工環境協迫技術、高密度育種技術、抗逆境鑒定技術、快速品質測定分析技術、以田間測試數據為核心的數字化選擇技術等多項育種技術,綜合考慮河北省光熱資源不足的問題,統籌土壤貧瘠、病蟲害反復發生的情況,科學調整莖稈承受力、株高與穗位、產量與品質、熟期與水分的搭配,協調精簡栽培和機械化作業的矛盾,最終育成植株高大、莖葉繁茂、抗倒伏、葉綠多汁、活體成熟不早衰、抗病性良好、適應性強、適應性廣的青貯玉米新品種。
一是高產,這是糧農的首選指標,產量不高農戶不愿種,在莖稈可承受的范圍內,植株盡可能粗壯高大,這樣才能在適收期內達到畝產4噸以上的中高產水平。二是優質,這是養殖企業最關注的指標,干物質含量不低于28%,淀粉含量不低于25%,洗滌纖維含量要適當低,不同牲畜對淀粉含量要求不一樣,可針對不同畜類培育對路品種。三是抗倒伏,青貯玉米種植最關鍵要抗倒、防倒,機械收獲時應當全部是站立的,否則無法用青貯收割機進行收獲。除在育種過程中注重抗倒外,還需要合理密植的良種良法配套,找到產量最高、抗性最好的理想種植密度。四是抗病,玉米斑病會使青貯玉米葉綠素減少、持綠期變短,甚至嚴重影響青貯品質;玉米絲黑穗、穗腐、粒腐、莖腐,不但導致減產,還會產生毒素,直接影響飼喂效果。五是持綠期長。青貯玉米在生育后期保綠,能保證產量高、牧畜適口性好,玉米籽粒在脫水速度上與籽粒直收品種相反,脫水速度要稍慢,以維持較長的收獲期。
050000 河北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王建文 袁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