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咸水栽培雞腿菇技術
黃驊市地處黑龍港流域的最東端,屬濱海鹽堿平原地區,境內淡水資源匱乏,氣候干旱少雨。但地下淺層苦咸水資源卻很豐富。黃驊地堿水咸,自然條件嚴重制約著黃驊農業的發展,農民收入一直徘徊不前。所以,農業局變資源劣勢為發展優勢,自2000年開始,通過多次調研、實踐,歷時兩年攻克了苦咸水栽培食用菌的難題,并進行了大面積推廣,到2014年在全市推廣苦咸水食用菌75萬平米,種植戶畝收入超過了3萬元,既成為黃驊市農民利用冬閑時節增收的主導產業,也加快了黃驊市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的新農村建設步伐。
選擇臨沂市農業科學院培育的雞腿菇品種CC985,該品種為混生型,個體較大,子實體顏色潔白,抗逆性強。
5月中下旬清理菇棚,廢菌棒脫袋打散,曝曬備用;8月上旬備料,8月下旬發酵;9月中旬接種、裝袋、發菌,期間整理好出菇棚,并做好畦床,畦寬80~90cm,間距25cm;10月中上旬脫袋覆土;11月初開始出菇。
3.1配料。配方一:棉籽殼30%、玉米秸30%、花生殼30%、麩皮9%、石灰1%、料水比為1∶1.3。配方二:棉籽殼40%、玉米芯38%、麩皮10%,玉米粉10%、糖1%、土1%、料水比為1∶1.3。
3.2原料發酵。原料發酵前要經過預濕,預濕可以激活和培養一些有益微生物,原料預濕后2~3d即可發酵。將原料按配方的配比拌勻后,堆成高100cm、寬120cm,長度不限的長方形,四周稍壓,上面覆蓋塑料膜。氣溫低時晚上加蓋草簾。當料溫達到60℃左右,保持24h,進行翻堆,溫度再次達到60℃時,保持12h,即可終止發酵。
3.3裝袋。將發酵好的料攤開降溫至30℃以下開始裝袋接種。選用規格為40cm×26cm× 0.02mm的聚乙烯筒料。裝袋時,先扎好一頭,裝1cm厚料,均勻播一層菌種,繼續裝料,邊裝邊壓實,裝至一半高時靠外圍撒一層菌種,在裝料至袋口時撒一層菌種,蓋1cm厚的料,壓實、扎口。接種量為10%~15%,每袋約裝料1kg,裝好后,在每層菌種處,用消毒小剛釘環繞打孔8~12個,以利于菌絲萌發生長。
3.4培養。發菌期通常需要15~20d,將菌袋置于菇棚內,每排堆碼4~6個菌袋,上面覆蓋草簾,溫度保持在18℃~30℃,濕度保持在75%~80%,每7d左右翻袋1次,并注意通風,防止高溫燒壞菌絲。
棚內作畦,畦寬60~70cm,深15~25cm。將菌袋脫袋后直立排在畦內,間隔2~3cm,用細土填充,然后灌大水,待水滲透后覆上一層肥沃的沙壤土,厚度2cm左右,噴霧澆透水。畦床覆土后,溫度控制在22℃~26℃,當菌絲布滿床后,溫度調至16℃~22℃,每天定期通風,破土現蕾后,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0%,通風可避免風直接吹入菇床,以免影響菇體外觀。一般菇蕾長出后10d左右即可采收。
雞腿菇一般于現蕾后7~10d,當子實體變白、菌柄伸長、菌蓋未開傘前及時采收。否則開傘后子實體放出黑色孢子很快脫落,失去商品價值。頭潮菇采收完后,及時清除床面,補土噴水、養菌,促現蕾出菇,一般間隔10~15d采收1次,可連續采收5~6次。
061100河北省黃驊市農業局劉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