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母羊及新生羔羊的護理
新生羔羊的質量對于羊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而新生羔羊抵抗力弱、體質較差、易發病,新生羔羊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母羊作為新生羔羊能否健康生長的決定性因素,還會直接影響其生產性能,所以加強護理對產后母羊的機體恢復和新生羔羊的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
1.1用溫水擦洗母羊臀部、外陰及后肢上粘附的胎水及污物,防止發生感染;生產后的墊草要及時更換,毛團、石塊等也要及時清理干凈,防止母羊誤食。
1.2注意保暖、防潮。產房溫度不宜過低,最好保持在15℃~20℃為宜,要及時更換墊草,避免潮濕,防止母羊感冒和其它疾病,讓母羊安靜休息。
1.3及時供給麩皮湯。溫水里加20g左右食鹽和半斤麩皮喂給母羊,幫助母羊補充水分,盡快恢復體力。
1.4確保母羊排出胎衣。1~3h胎衣會自然排出,排出胎衣后要及時拿走,防止母羊誤食造成窒息。如果超過4h胎衣仍未排出,要進行人工輔助,加速胎衣的排出。
1.5對母羊進行補飼。母羊的補飼以多汁及優質的干草為主,適當補喂精飼料,量不可過多,以免造成消化不良。4d后可增喂精飼料,以后逐漸轉變為飼喂正常飼料。
1.6檢查母羊的乳房有無異常或腫塊。圈舍一定要勤打掃,保持衛生,避免母羊乳房受傷,引起細菌感染。糾正個別羔羊“吃偏奶”的現象,多余的奶水要擠掉,避免母羊發生乳房炎。
2.1母羊臨產前對圈舍地面應進行清理,除去地面浮土、糞沬,以防羊羔落地后吮入造成傷亡。羔羊出生后將羔羊移到母羊視線內,讓母羊舔羔羊,促進胎衣的脫落,一般母羊都會對羔羊舔除其身上的黏液,但也有少數母羊不會,這時我們應人工消除羔羊口腔及鼻孔內的黏液以免妨礙呼吸造成羔羊窒息,還應選用干草束、干凈的紗布擦干羔羊軀體,以免羔羊受涼。如果羔羊已吸入黏液影響呼吸,可提舉其后肢使羔羊頭朝下,拍打或輕度壓迫胸腹部,抖動身體,使吸入的黏液及羊水排出。
2.2對出生后呈假死狀態的羔羊,應及時搖動羔羊的后腿,動作快而有力。同時,用手指彈擊心臟部位,將羔羊仰臥,背靠墊草,轉換伸屈前肢,輕壓胸部,使其恢復正常狀態。反復拍打胸部、腹部擠出咽喉部羊水,避免羊水嗆入后處理不及時造成四肢癱軟,呼吸不暢直至死亡。此環節對羊羔成活質量有關鍵作用。
2.3初乳容易被羔羊消化吸收,是任何食物或人工乳不能代替的食料,是羔羊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其所含營養比例適宜且易被消化吸收,既是羔羊出生2個月內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也是新生羔羊獲得母源抗體的唯一來源,能增進羔羊的免疫力,還是新生羊羔腸胃激活功能最佳營養劑,并帶有一定免疫功能。同時由于初乳含鎂鹽較多,鎂離子有輕瀉作用,能促進胎糞排出,防止便秘。健康羔羊15~20min可以站立,站立后有吃奶的欲望和尋找乳頭的動作,這時要及時用溫水或高錳酸鉀消毒乳房,并棄去最初幾滴乳,再幫助羔羊靠近母羊。由于新生羔一次吮乳量有限,每隔2~3h應哺乳1次。弱羔或初產母羊、保姆性不強的母羊需要人工輔助。即把母羊固定住,把羔羊推到乳房跟前,羔羊就會吸乳。輔助幾次,它就會自己找母羊吃奶了。對于缺奶羔羊,最好為其找保姆羊。
2.4新生羔羊易發生腹瀉,容易粘住肛門形成“包”,要勤清理,避免沒有及時發現肛門堵住而導致糞便腹內發酵使羔羊中毒死亡的情況。
2.53日齡后氣溫適宜時讓羔羊隨母羊出外活動,7日齡后可以全天活動于室外,使其逐漸適應環境,晚上或天氣不好時應圈于室內。要防止羔羊躺臥在寒冷地面或有過堂風處,以免感冒。
2.6羔羊的哺乳期為3~6個月,這段時間的羔羊生長發育較快,但隨著日齡的增長,胃容積的擴大,僅靠母奶已滿足不了羔羊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必須及時補喂草料。及早吃草吃料不但可以鍛煉羔羊的消化能力,為以后徹底斷奶和生長發育打下基礎,而且可以適當縮短母羊哺乳期。一般出生10d左右就開始慢慢訓練吃草吃料了,以優質新鮮牧草為主,將新鮮干青草吊在空中或讓其自由采食。
2.7初生羔羊生活力差,調節體溫的能力尚低,對疾病的抵抗力弱,保持良好的環境有利于羔羊的生長發育,所以應做好羔舍保溫,羔羊棚舍溫度在10℃左右為宜,此溫度有利于羔羊適應北方地區的氣候環境和晝夜溫差的變化,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羔羊的生長發育,棚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
2.8防止意外傷害死亡。意外傷害死亡每年占初生羔羊死亡的3%左右,這方面的損失應盡力避免。
030600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畜牧獸醫局
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