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良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教育教學管理部,四川 綿陽 621000)
?
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研究
李念良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教育教學管理部,四川 綿陽 621000)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國家戰略,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對高校培養創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本科高校轉型升級是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其成為推動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強力引擎、更好地服務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現實需求。本文簡要介紹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內涵,分析了創新驅動發展對本科高校轉型升級提出的新要求;在對本科高校轉型升級必要性論證的基礎上,從五個方面對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本科高校轉型升級實踐進行了探索研究。
高等教育;高校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本科高校;應用技術大學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戰略是進一步激發我國創新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是促進區域間協同發展、完善現代化建設總體戰略布局的內在要求。高等教育以人才培養為主要目的,創新驅動戰略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必須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己任。促進本科高校服務區域創新驅動發展,不僅是其成為推動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強力引擎,而且是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1]。
(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
最早使用“創新驅動”概念的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他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將經歷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四個階段[2]。2012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首先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提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標志著我國將逐步實現以創新驅動代替生產要素驅動。中共中央、國務院2015年3月23日印發的《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本科高校轉型升級提出的新要求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知識經濟時代世界主要經濟強國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共同趨向,是國家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作出的重大抉擇,是國家賦予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和大學義不容辭的時代重任[3]。本科高校作為經濟社會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之一,要努力培養專業創新人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同時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效的創新動力[4]。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本科高校轉型升級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是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歷史必然,是加強本科高校自身內涵建設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是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教育)的必經之路。
高校轉型升級是高等教育領域繼管理體制改革和擴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變革,意義更為深遠,任務也更為艱巨[5]。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國家積極引導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6]。在教育部推動下,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于2013年6月28日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成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的成員單位是以應用技術大學類型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廣東白云學院是全國30多所發起單位之一并成為聯盟成員。廣東白云學院走過20多年職業教育發展的道路,一直堅守職業教育特色,積極研究學校轉型升級,在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明確辦學定位、科學制定轉型方案,是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的重要前提
本科高校轉型升級事關學校發展戰略,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明確應用型辦學定位,加大轉型發展的改革力度[7]。近年來,廣東白云學院通過廣泛調研、專題報告、培訓(研討)會等,積極探索學校轉型升級。自2010年以來,學校多次選派人員赴國內外30多所院校及300余家企業、行業協會、政府機構等考察學習,先后邀請20多位專家、知名學者開展講座,召開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工作研討會近20場次。在理論研究學習的基礎上,為保障學校轉型升級的順利實施,學校出臺了系列配套文件及制度,并重點對學校轉型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精心研究學校轉型發展方案。
(二)構建能力本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是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的根本核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要求。本科高校應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以培養基于能力本位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全面進行轉型升級。廣東白云學院結合多年研究和實踐,圍繞產業升級轉型、技術創新需要,順應廣東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型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突出市場導向及能力本位,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體現“重基礎、強實踐、擅應用、長技能”的人才培養指向,強調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從而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三個符合度”,即目標與社會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養方案與培養目標的符合度、培養結果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符合度。
(三)深化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
本科高校轉型基本目的就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著力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8]。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廣東白云學院高度重視校企合作辦學,成立專門校企合作工作管理機構,積極推進校企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資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機制。截至2015年底,學校與2000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549家企業開展了深度合作并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與企業合作建立了27個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學校從2009年起開始試點“3+1”人才培養模式(即3年校內教學+1年企業實踐教學①),并于2014年開始全面推行。實踐證明,學生在一年企業實踐教學中掌握了過硬的技術技能,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得到了家長的認可,也收獲了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贊譽。
(四)推進“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范式改革,是促進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
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創新創業教育、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廣東白云學院自2012年以來,積極探索推進“新三中心論”,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及“以學習效果為中心”。在具體實施中,通過在全校范圍內試點先行,積極推進教學范式變革項目開展,以課程課堂教學改革試點為主要著力點,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形成性考核為主的考核與評價體系改革,同時實施“自主學習、互動教學、線上線下結合”為核心、與現代教育技術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等,全面推進“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范式改革。
(五)強化體制機制改革與協同創新,是本科高校轉型升級的有力保障
本科高校應進一步強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協同創新力度,加快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9]。廣東白云學院始終著力突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一辦學定位,結合自身優勢與特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政、企、行協同創新——成立了多個協同創新平臺(如廣東白云學院校企先進制造協同育人基地、中國移動通信實驗室、研華寶元數控系統與伺服驅動實驗室),與企業合作建立行業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如廣東白云學院青果軟件開發研究院),與政府合作建立區域服務機構(如廣州市白云區天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企業合作建立訂單班和冠名班(如白云林安物流班),與企業合作建立二級學院(如白云尚高工學院)。通過學校與政府、企業、行業的深入滲透,真正實現“教學—科研—開發”三位一體,有力促進了多主體辦學格局的形成,促進了學校協同育人質量不斷提升,促進了教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中國制造2025”提出,我國要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進程,對高校培養創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本科高校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工學深度結合、校企深度融合、產教深度融合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共建實驗(訓)室、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力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本科高校應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繼續加大綜合改革力度,堅持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道路,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加快推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應用型高校轉型升級,探索一條中國特色應用技術類型高校發展道路,切實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區域創新驅動發展。
[注 釋]
①企業實踐教學是廣東白云學院在《企業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匯編》中的新提法,是指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規定,學生完成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在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基本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在企業現場進行的實踐性教學活動。
[1]王曉鋒.高校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路徑選擇[N].新華日報,2015-04-08.
[2]理查德·R·尼爾森.國家(地區)創新體系比較分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12.
[3]姚麗華.充分發揮高校作用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J].求知,2013(12)
[4]焦新.大力推進高校科技體制改革 積極參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N].中國教育報,2014-06-19.
[5]王明東.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4(7).
[6]王維坤,溫濤.應用技術大學: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現狀、動因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4(7).
[7]劉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高等教育認識論及方法論訴求[J].中國高教研究,2014(6).
[8]張象林.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述評[J].現代教育科學,2014(7).
[9]王超.地方高校推進協同創新戰略的思考與實踐——以南京工業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29).
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LI Nian-li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Mianyang Sichuan 621000,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is a national strategy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thus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then analyz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necessity.The paper mainly examin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acti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five aspects.
higher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2016-05-17
2015年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廣東產業結構升級調整與當地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研究”;廣東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課題“廣東民辦高校轉型發展路徑研究”(GDJY-2015-D-b005)。
李念良(1974- ),男,講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8
A
2095-7602(2016)11-0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