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山,劉靜
嚴格把控森林病蟲害 保障森林資源永續利用
陳慧山1,劉靜2
(1.磐石市取柴河林場,吉林吉林132303;2.磐石市永寧林場,吉林磐石132300)
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但是相對于遼闊的國土面積和眾多的人口而言,我國森林覆蓋率較低,人均森林資源占有量小,同時森林資源地區差異性也較大。目前森林資源逐漸減少也是威脅我國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之一,森林資源的減少和破壞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森林病蟲害問題是我國森林資源健康發展的一大阻礙,解決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關系到我國森林資源的質量和發展。本文總結了當前森林病蟲害的現狀以及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對策與分析。
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對策
1.1森林資源
我國地形復雜,不同地區的森林資源也不盡相同。總的來說,森林覆蓋率低,地區差異性大是我國森林資源的主要特征。我國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南地區以及臺灣地區山地和東南丘陵等,相對于這些地區而言,西北地區森林資源相比之下比較匱乏。
按照不同地區的地形及氣候特點的不同,我國森林資源的類型也分為很多種,比如闊葉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以及熱帶雨林等,不同類型的森林體現出不同的特征。每種森林類型中都包含了豐富的樹種和生物群落,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是保持生態平衡的關鍵。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遠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林業發展還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同時我國自然條件復雜,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森林資源常常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并體現出病蟲害蟲類多以抗性強及蔓延快等特征,如果不及時防治將威脅我國森林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想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應該本著“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要積極做好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1.2森林病蟲害現狀
1.2.1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不到位 森林病蟲害監測和預報工作關系到能否及時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如果監測和預報工作不及時,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部分地區存在這種情況,影響了對森林病蟲害情況的準確把握和防治。
1.2.2防治手段有待提高,技術水平低下 無論是森林病蟲害的預報還是防治都需要強有力的監測技術水平和防治手段做保證,但是當前存在技術研究推廣力度差以及科技水平不高的情況,導致監測效果不好或者防治效果差等問題。
1.2.3林業部門之間協調性差 林業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關系到林業工作的大局,只有各部門之間密切合作,勤于溝通才能更好地為我國林業發展貢獻力量。但是當前部分地區存在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種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在造林規劃設計時不認真考慮病蟲害防治工作,預防機制差,使病蟲害防治長期處于被動局面,這種現象不利于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關系到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大局,需要林業部門重視并積極配合并要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放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去考慮。
3.1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強組織領導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環節。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不僅可以降低損失,保護森林資源,而且能夠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要重視組織領導,成立護林小分隊,各負其責。同時要注意部門之間的配合,多溝通,團結協作,一起為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出謀劃策。
3.2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防患于未然是降低森林病蟲害損失的關鍵,而準確、高效的預測和預報工作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各地林業部門必須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轄區內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病蟲害調查監測,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
3.3提高森林病蟲害科技防治水平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要不斷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科技水平,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同時結合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環境保護的需要不相適應的現狀,改進防治手段和防治方式,做到因地制宜防治森林病蟲害。同時在防治森林病蟲害的過程中需要用藥的環節要嚴格把控,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藥物,允許使用的藥物也要把握好藥量,不得超劑量使用,以免形成藥害,給土地帶來負擔,大力倡導生物防治。
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是關系到森林能否健康生長,林業能否健康發展的大問題,關系到森林質量和生態平衡,須引起林業相關部門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因此切實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1]張敏.分析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J].北京農業,2014,(24).
[2]劉欣,潘宇峰,馬曉乾,宋小雙,王琪.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與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6).
[3]王榮國.新時期如何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5,(15).
[4]王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01).
S76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4.042
陳慧山,本科學歷,磐石市取柴河林場,副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