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驗收方案
為規范我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驗收工作,確保確權登記頒證成果質量,根據農業部、中央農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檔案局《關于認真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意見》(農經發〔2015〕2號)以及《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檢查驗收辦法(試行)〉的通知》(農辦經〔2015〕5號)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扎實推進我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確保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符合國家和我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有關要求,規范試點成果驗收的程序、內容和方法,逐步完善承包合同取得權利、登記記載權利、證書證明權利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解決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建立涉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的設立、轉讓、互換、變更、抵押等內容的物權登記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檔案管理制度和機制,實施土地承包經營信息化管理,更好地服務于現代農業。
確權成果檢查驗收工作主要采取內業查看、內業檢測、外業抽樣檢測的方法,重點檢查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規范性。檢查驗收的主要內容包括工作保障落實情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完成情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成果完成情況、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果完成情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情況。
(一)工作保障落實情況檢查
通過內業查看檢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保障的落實情況,填寫《工作保障落實情況檢查表》。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完成情況檢查
通過內業查看和外業抽樣檢測的方法檢查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填寫《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完成情況檢查表》、《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面積精度檢查表》和《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界址點精度檢查表》。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成果完成情況檢查
通過內業查看的方法檢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完成情況,填寫《承包經營權登記成果完成情況檢查表》。
夏碎娒認為,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壓力,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壓力,因為沒有壓力也就沒有了動力。他還強調,做事先做人,要遵守職業道德,盡努力做好產品。同時,思維要不斷創新,明確發展方向,因為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唯有持續創新才是生存之道。我想,或許這也是他成為同地區同年代創業者中碩果僅存者之一的原因所在吧。
(四)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果完成情況檢查
通過內業查看、內業檢測的方法檢查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建設情況,填寫《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果完成情況檢查表》。
(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情況檢查
通過實地閱卷方式,檢查歸檔文件齊全完整,檔案分類整理、安全保管及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情況,填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情況檢查表》。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檢查驗收以縣級行政區為基本單位,采取縣級自查、市級驗收、省級抽檢的方式進行,由各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確權辦”)組織開展,驗收費用由被驗收方承擔。各級確權辦要建立確權登記頒證成果驗收專家庫,專家應涵蓋農經或土地管理、測繪地理信息、空間數據庫、檔案管理、信息化等領域。檢查驗收時,從專家庫各領域隨機抽取若干專家組成專家組,推薦確定專家組長,由專家組長牽頭組織具體檢查驗收工作。專家組可根據驗收工作需要,分成外業小組、內業小組和檔案小組,分別承擔外業、內業和檔案管理的檢查驗收。承包地塊測繪成果的專項檢查驗收也可以采取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驗收的方式進行,由項目委托單位或其上級部門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組織進行承包地塊測繪成果的專項檢查驗收。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社會機構出具的專項檢查驗收報告或鑒定結論,各地可結合實際予以采信。實踐中,各地可根據本辦法制定檢查驗收的實施細則或操作辦法,把握關鍵環節,實行全程質量控制。省、市確權辦應根據工作進度或者需要,開展階段性檢查工作。
(一)檢查驗收程序
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檢查驗收按照項目承擔單位總結、項目委托單位驗收、縣級自查、市級驗收、省級抽檢程序進行。
2.項目委托單位驗收。項目委托單位或縣確權辦收到項目承擔單位驗收申請后,可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或自行成立專家組組織檢查驗收,并由實施驗收方出具檢查驗收報告,作為成果檢查驗收自查材料,在上級單位檢查驗收時提交。
3.縣級自查。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結束后,縣(市、區)確權辦組織專家開展自檢或預檢,編制完成自檢或預檢報告,并向市級確權辦提出驗收書面申請。
4.市級驗收。市(州)確權辦接收驗收書面申請后,組織專家開展驗收工作,出具書面驗收報告并報省確權辦。
5.省級抽檢。省確權辦根據市確權辦書面驗收報告,成立檢查組,組織開展抽檢并形成報告。
(二)檢查驗收步驟
具體檢查驗收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受檢方申請驗收。接受檢查驗收單位(以下簡稱受檢方)完成自檢或預檢,編制完成自檢或預檢報告,填寫《總體完成情況檢查表》,并向上級確權辦提出檢查驗收書面申請。
2.驗收方受理申請。實施檢查驗收方收到下級確權辦的檢查驗收申請并受理的,進行檢查驗收組織準備。應當從專家庫抽取各領域專家成立檢查驗收組,推薦確定組長,確定外業小組、內業小組和檔案小組專家成員。研究確定外業抽樣檢測的區域、線路、具體方法和時間安排,并準備外業檢查所需的儀器設備。研究確定內業資料查看、內業檢測的重點、具體方法和時間安排。研究確定檔案管理檢查的流程與安排,確定檢查的內容與分工。召開檢查驗收工作布置會。告知受檢方需要配合的事項。不予受理的,應書面告知原因。檢查驗收準備包括組織準備和資料準備。
3.受檢方準備檔案資料。受檢方統一準備檢查驗收所需的檔案資料,主要包括: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成果檔案資料。包括發包方調查表、承包方調查表、承包地塊調查表、調查信息公示表、公示結果歸戶表、調查草圖、地塊分布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結果材料、完善后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臺賬等。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成果檔案資料,包括登記申請、登記申請審批、登記簿、證書等。
(3)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果資料。包括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數據庫、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過程中形成的數字化檔案資料等。
(4)其他成果檔案。包括工作方案、實施方案、技術設計書、招投標結果公告、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工作簡報、宣傳培訓、檢查驗收、會議紀要、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涉及的組織實施和政策、技術文件以及本行政區內的縣級行政區、發包方和承包方清單等。
4.確定抽樣樣本。由受檢方提供發包方和承包方清單以及歷次檢查驗收樣本抽取情況,檢查驗收組隨機確定檢查驗收抽樣樣本。縣級自查時,自查范圍要求覆蓋所有鄉(鎮、街),全縣抽查不少于30個發包方,每個發包方抽查不少于5個承包方、30塊承包地。市級驗收要求所轄縣級行政區全覆蓋,每縣抽檢不少于5個發包方,每個發包方抽檢不少于5個承包方、30塊承包地。省級抽檢要求每個市(州)至少抽查一個縣(市、區),每個受檢縣抽檢不少于3個發包方,每個發包方抽檢不少于5個承包方、30塊承包地。抽樣樣本的確定應充分顧及行政區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情況、地形地貌、招投標標段或作業區劃分等情況,兼顧不同類別,提高樣本代表性。同一縣級行政區接受不同級別的檢查驗收時,應避免選擇已被抽取過的發包方、承包方或承包地塊。情況特殊需調整抽樣樣本量的,由接受檢查驗收的確權辦依據本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按發包方、承包方、承包地塊的數量做適當調整,并報上級確權辦備案。
(未完待續)
(省農村土地確權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