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昌(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9008)
水稻直播栽培技術
曾祖昌
(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9008)
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長期的生產發展過程中,其種植培育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水稻直播栽培技術作為水稻栽培技術的一種,本文對其使用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改進策略,對于今后的水稻種植生產顯得尤為重要。
水稻種植;直播栽培技術;問題分析;策略
在水稻的生產種植過程中,直播栽培技術的應用已經逐漸得到了廣大種植農戶的認可。直播栽培技術在水稻種植生產中的使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生產技術中的不足,提高了水稻栽培的存活率,有效控制了種植成本投入。但是在現今商業化和現代化的農業發展中,直播栽培技術的使用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本文對直播技術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水稻栽培的存活率和水稻的單位生產量,充分滿足商業化和現代化農業對水稻種植的需求。
水稻直播技術指的是改變傳統栽培技術中的插秧等技術使用所帶來的勞動力、農作物的浪費,其可以直接省去育秧、移秧等中間環節,直接將種子播種于大田中。這種技術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主要包括水直播、濕潤直播、旱直播三種類型。
1.1水直播
此種直播技術使用的關鍵條件就是在所耕種土地的表面需要一定深度的水作為覆蓋面,然后將種子放在先前已經處理好的洞穴中。一般而言,首先對整片土地進行翻耕整平,挖好洞穴;然后向田地中放水,水的深度保持在5~7厘米左右;最后等1~2天附著水的泥漿完全沉至地面,立即進行耕種。在播種后,水層不可消除,水層必須保持到水稻成熟。由此可見,水直播技術使用最為關鍵的就是對水層的保持。
1.2濕潤直播
此種直播技術與水直播技術使用最大的區別就是田地水層并不是一直保存的,在水稻播種后只要保持田間土地的濕潤即可,然后在水稻種植達到2葉期時再次放水,恢復水的灌溉。濕潤直播技術使用的特點即水稻種植中田地的干濕交替,此種技術與水直播相比使用的最大優點是水稻的出苗率比較高。
1.3旱直播
此種直播技術指的是水稻在苗期生長過程中為旱長,沒有水層的覆蓋,但是其使用為了能夠滿足水稻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所以需要額外排灌開溝,通過在雨水累計水分,然后在旱天進行澆灌。旱直播技術使用的關鍵,即保持種子發芽期間有足夠的水分吸收,做好排灌澆灌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證出芽率。
綜上所述,水直播、濕潤直播、旱直播三種技術的使用具有各自使用的特點,這三種技術具體的使用需要結合實際的自然地理狀況進行合理的選擇。
2.1成苗差
水稻直播栽培技術使用最大的問題,即為秧苗的存活率比較低、秧苗的成長不均勻,群體的生長結構不合理。造成此種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為秧苗的生長不是經過前期的專業培育而成的秧苗,而是將種子直接放入田地中,然后發芽出苗。這樣就容易造成鳥害現象的發生及種子在土壤中遭受蟲害,從而影響出苗率。而且在播種期間由于洞穴的深淺程度不一樣,造成后期秧苗的成長不均勻,總體而言全體的生長結構不合理是水稻直播技術使用最大的問題。
2.2倒伏
此種問題的出現不但極大影響水稻的生長,而且對于成熟后使用機械進行收獲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造成倒伏現象出現的原因為直播中種子的播種程度比較淺,而且農戶為了保證出苗率,一般都會加大播種的密度,這樣就導致水稻的生長比較密集,群體結構的不合理極易造成倒伏現象的出現。
2.3草害
水稻直播技術的使用中雜草現象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雜草在水稻直播技術中的使用一方面表現為草害嚴重,另一方面表現為雜草的去除比較困難。雜草的去除在水直播、濕潤直播與旱直播中的去除難易度是不同的,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濕潤直播技術的使用。濕潤直播技術的干濕交替,最有利于雜草的生長,而在我國目前的生產過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即為濕潤直播。雜草的生長期間基本上與水稻的生長是同時的,與水稻發生嚴重的土壤競爭現象。雖然現今已經普遍在使用化學除草方法,但這種方法的使用極大損害了水稻的正常生長,降低了水稻的生產產量。
3.1重視直播品種的選擇
直播種子選擇出苗率高、抗蟲害能力較強,苗期生長快,并且在幼苗生長期對除草劑反映敏感度較低的水稻品種,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出苗差的發生。
3.2防倒伏配套技術的使用
在使用直播技術期間,播種密度的播種量選擇要嚴格根據實際田地的面積需求上進行調整,精確把握播種量。并且增強播種的深度,同時采用點播、條播等技術。做好整體科學規劃,建立與其相適應的配套措施。
3.3科學選擇除草劑,合理利用化學除草方式
不同除草劑的選擇對于水稻雜草的去除程度是不同的,在使用的過程中嚴格把握除草時間,嚴格根據使用規范說明書進行除草劑的使用,把握正確的配比,防止用量過大或過少對水稻正常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水直播、濕潤直播、旱直播三種直播技術的使用有其各自的特點,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普遍出現出苗差、倒伏、草害等現象。應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促進水稻直播技術使用的質量及水平的提高。
S511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7.010
曾祖昌,大專學歷,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試驗示范。
[1]蘇柏元.水稻直播栽培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4(01):7-11.
[2]宋莉萍.直播水稻的存在問題及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2(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