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穗發芽發生條件與預防措施
摘要:穗發芽是小麥生產上常見的自然災害,一旦發生將會造成嚴重損失。本文介紹了小麥穗發芽的發生條件,給出了幾項預防措施,為防止小麥穗發芽的發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穗發芽;預防措施
小麥穗發芽指小麥收獲前籽粒在穗上萌動發芽的現象,是環境潮濕的誘因下,小麥籽粒內部產生生理反應的結果。如果發生穗發芽,會造成小麥產量下降,出粉率低,品質變差,甚至失去利用價值的嚴重后果。小麥穗發芽在世界范圍內都有發生,我國主要發生區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東北春麥區和西南冬麥區,黃淮冬麥區也時有發生。
發生穗發芽首先和自身的品種特性有關,其次在特定的氣候環境下才會發生穗發芽現象。
1.1小麥品種自身特性。同一區域環境下,有些品種會發生穗發芽有些不會發生,這跟種子不同的生理特性有直接關系。此相關的特性因素主要包括種子的內源激素水平、α-淀粉酶活性、種子休眠性、穗部形態等。其中內源激素GA和ABA主要調節籽粒休眠和萌發,GA打破休眠,ABA誘發休眠,GA激素含量的增加會導致穗發芽的產生。α-淀粉酶活性是穗發芽抗性鑒定的重要指標,α-淀粉酶活性高,穗發芽抗性差,活性低抗性強。
1.2外界環境條件。環境因素是誘發穗發芽的外因,主要影響穗發芽的環境因素有光照、溫度和水分等。光照通過對種皮的硬度和滲透性的影響決定種皮的干燥程度,影響種子萌發;適宜的溫度是穗發芽的必要因素,當溫度在10℃~26℃之間時有利于打破種子的休眠;降雨和潮濕天氣導致小麥穗部的水分增加,從而使種子吸水膨脹,加之α-淀粉酶活性,使干物質分解成可溶性物質,促使小麥發芽。
小麥穗發芽一旦發生,沒有可行的施救辦法,很難挽回損失,所以做好預防措施是避免穗發芽發生的關鍵。
2.1播種穗發芽抗性品種。預防小麥穗發芽的發生首要措施是選擇播種抗穗發芽小麥品種,一般麥粒顏色越白,穗發芽抗性越弱,所以要適當選擇麥粒顏色深的品種,或特別說明具有穗發芽高抗性的品種。
2.2通過栽培管理預防穗發芽。合理的田間管理可以降低穗發芽的發生機率。對于水肥的控制,如果過于充足導致小麥遲熟將有利于小麥穗發芽的發生。合理密植,降漬除澇,灌排暢通,適時早收是預防穗發芽的有效措施。
2.3化學物質調節劑預防穗發芽。在播種穗發芽抗性弱的品種或遇到穗發芽適宜氣候的情況下,通過噴施外源化學物質來調節小麥與穗發芽相關的激素水平,從而起到降低穗發芽的發生,比如多效唑和穗萌抑制劑等化學品,在小麥開花后的一定時期內噴施可以有效抑制穗發芽的發生。
056001邯鄲市農業科學院張彥波
肖磊董策
056002河北省邯鄲市農業局張文娟
056001邯鄲市農業科學院張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