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缺鈣主要癥狀與鈣肥施用技術
蔬菜缺鈣會導致蔬菜植株生理失調,植株先出現鈣素缺乏的部位是上部的頂芽、側芽以及地下部分的根尖等分生組織,進一步導致植體生長受限。資料表明:大多數蔬菜種類都是喜鈣作物,但是,菜農在進行蔬菜栽培時,尤其特別注重對氮肥、磷肥、鉀肥的補給和施用,而對鈣肥施用大多菜農都極易忽略?,F代蔬菜生產中,設施栽培蔬菜模式已經是蔬菜生產的重中之重,導致設施溫室內的土壤缺鈣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實際問題。筆者經多年調查,結合生產實際,提出了設施蔬菜生產中缺鈣的主要表現癥狀和施鈣肥關鍵技術。
土壤質地不一,表現的缺鈣癥狀有所差異。實際生產中可知,酸性土容易缺鈣的土壤種類,因為在酸性土壤環境里,土壤的淋溶作用比較劇烈,鈣則容易流失,最終導致鈣素缺乏。在pH值高于8.5時,土壤里的鈉離子隨之增加,鈣等離子就會被鈉所取代,最終轉化為成碳酸鹽沉淀。所以,可以這樣說,鈣素的有效性發揮得最好的土壤質地pH值在6~8這個范圍內。
1.1 葉莖類蔬菜大白菜、甘藍、芹菜缺鈣肥時的具體表現。葉子邊緣逐漸腐爛,內葉片邊緣呈現水浸狀,最終呈現褐色而壞死,干燥時直觀為豆腐皮狀,即所稱蔬菜的干邊,但是內部卻表現為頂燒癥。葉緣呈現卷曲狀,出現白色條斑,內部生長點完全死亡。
1.2 果實類番茄、黃瓜缺鈣肥時的具體表現。無論是番茄還是黃瓜,其幼葉頂端均表現發黃,植株由正常生長變為瘦弱、萎蔫狀,葉柄向內卷縮,頂芽表現死亡,頂芽周圍幼嫩組織表現為壞死,根系生長停滯,根細短,出現諸多分枝,表皮變為褐色。當缺鈣時,番茄和黃瓜的果實均表現為心腐病、空洞果。葉緣、葉脈、脈間均失綠,植株變得瘦小、低矮。
1.3 根莖類蔬菜胡蘿卜缺鈣肥時的具體表現。根莖類蔬菜胡蘿卜缺鈣時的具體表現為:胡蘿卜葉片失去綠色,出現壞死,最后葉片出現死亡現象。
2.1 要選擇適應各類土壤的鈣肥品種。鈣肥的種類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樣,實踐證明,設施溫室內的大多數土壤的pH值以6.5~7.5居多,對于此類土壤,要注意施用堿性物質或中性肥料的鈣肥,比如熟石灰、硝酸鈣等就是很好的肥料,嚴禁用酸性、生理酸性物質鈣肥進行施用。石灰氮肥料是含有鈣素養分的肥料,過磷酸鈣、鈣鎂磷肥、重過磷酸鈣也是設施溫室內的最主要的鈣肥品種。骨粉肥、草木灰肥都是含鈣較多的肥料,可根據具體情形分別選用。肥料市場有一種含鈣的微量營養元素水溶肥(含鈣不大于120 g/L,含鎂不大于20 g/L,含鋅大于50 g/L,含硼大于3 g/L),如果施用,在進行補鈣的同時,還對其它微量元素進行了補施,效果較好,值得一提的是,在施用鈣肥時,特別選用EC值(鹽濃度)低的鈣素肥料,對設施溫室的蔬菜作物的安全性會更好。
2.2 最佳施用鈣肥的關鍵時期。在進行設施蔬菜栽培中,蔬菜生長進入主要生長期后,土壤鈣素的營養缺乏才開始顯著顯現,蔬菜株體內葉片鈣素逐漸減少,這一時期正是施用鈣肥的最佳時期。所以,在生產上為有效控制蔬菜生長的前期缺鈣,可采用施入優質的有機基肥。在連續數年種植的設施溫室內,通常畝施2 500~3 500 kg腐熟的優質有機肥為最佳,同時拌混加入過磷酸鈣35~45 kg。
2.3 適宜的施用鈣肥技術。在酸性較重的設施溫室蔬菜栽培中,可以應用重施基肥的技術,具體是每畝施入草木灰150 kg或熟石灰50 kg,可有效的起到調節土壤酸堿度的效應。具體操作技術是:將有機肥與熟石灰或草木灰均勻的撒施在地面上,然后翻耕入地表下。對于正值生長期中的蔬菜,特別是剛剛進入旺盛生長期后的蔬菜,需要采用追肥的技術來補充鈣素肥料營養,一般每畝用熟石灰45~65 kg,對于具有沙性土壤的設施溫室內,石灰用量必須適當減少,這樣不僅能補充一定量的鈣肥,而且可以將中性和酸性土壤的pH值提高,改善設施溫室內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孔隙度,也可將80~90 kg熟石灰或50~60 kg的草木灰撒入事先開好溝的地膜下內,開溝深度為10 cm,然后將肥料追施于溝底內,進行灌水,水下滲后覆土蓋膜。與此同時,結合防病時進行噴藥采用葉面追肥的方式進行補鈣也是極好的方法,追肥濃度通常以0.3%~0.5%為最佳,具體可噴施0.15%~0.25%的硝酸鈣或1.5%的過磷酸鈣,隔10~15 d噴1次,連續噴施3~5次最好。
122400 遼寧省建平縣沙海鎮農業服務站
楊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