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今年3月施行
YISHUPINJINGYINGGUANLIBANFAJINNIAN3YUESHIXING
(本刊訊 袁澤友) 近年來,我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快速,藝術品網絡化、金融化趨勢明顯。《2014年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藝術品交易額2137億元,占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的22%,居世界第二位。伴隨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市場上存在的制假售假、虛假鑒定、虛高評估、交易不透明等問題亦遭長期詬病,亟須規范。中國文化部2月2日在京發布了日前新修訂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此規范藝術市場種種亂象,正本清源,并放寬藝術品市場準入。該《辦法》將于今年3 月15日起施行。
1994年文化部首次發布了《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即《辦法》的前身,但已明顯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辦法》適應行業發展實際,將“美術品”改為“藝術品”,“藝術品”界定在“作品”范疇內,重點指原創的當代藝術作品,既不包括文物也不包括工業化、批量生產的藝術品,如手工藝品、工藝美術產品、藝術衍生品等不在調整范圍內。
《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出臺時,我國藝術品市場主要以書畫作品交易為主,多以“美術品”表述。但隨著行業的發展,藝術品門類更加多樣,人們更普遍和習慣用“藝術品”來統稱這個行業。2008年國務院確定的文化部“三定方案”也規定文化部對藝術品市場進行監管。鑒于此,文化部在修訂中將“美術品”改為“藝術品”,規章的名稱也進行相應調整,以適應管理和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藝術品金融、藝術品網絡交易等新業態和新經營模式不斷興起,特別是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等模式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甚至引發了社會群體性事件。為此,《辦法》規定,未經批準,不得將藝術品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以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此前,《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規定,除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或國務院批準的從事金融產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不得采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在簡政放權方面,《辦法》將藝術品進出口經營活動審批下放到省級文化行政部門;取消了藝術品經營單位、藝術品進出口經營單位的設立條件及涉外商業性藝術品展覽活動部分與藝術品內容無關的申請材料;將一般性藝術品進出口經營活動的審批時限由原規定的15日調整為5日,將涉外商業性藝術品展覽活動的審批時限縮短為15日。
調整的藝術品經營活動有哪些?
《辦法》所稱藝術品不包括文物。《辦法》規定,藝術品經營活動包括:藝術品收購、銷售、租賃;經紀;藝術品進出口經營;藝術品鑒定、評估、商業性展覽等服務;以藝術品為標的物的投資經營活動及服務;利用信息網絡從事藝術品經營活動等。其中,藝術品鑒定評估、以藝術品為標的物的投資經營活動及服務、利用信息網絡從事藝術品經營活動是《辦法》新增加的內容。同時,《辦法》也取消了對“裝裱”“比賽”“咨詢”等這些與藝術品內容關系不大的活動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