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豪 河南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450008
?
基于實踐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教學設計模式
田國豪 河南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450008
【文章摘要】
機電一體化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并同等對待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本文則對基于實踐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教學設計模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
實踐導向;機電一體化;教學設計模式
高職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一種教育類型,在普及高等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主要是在相應崗位群體的需求下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和教育,從而為社會提供相應的人才。高職機電一體化課程主要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常常奔赴與生產、管理以及服務的第一線,且具有很強的綜合能力。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課程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實際技能,才能適應工作的需求。
1.1教材與實際需求脫節
新時期對于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有了新的要求,但是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材很多還是沿襲著傳統的枯燥乏味、深奧難懂內容,沒有與社會企業的發展需求結合,與需求脫節,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掌握了教材中的專業知識,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困難重重,很難勝任工作的需要,不能將實際問題很快地解決。面對學生的這種情況,用人單位還要對其進行系統培訓,這樣一來不僅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極大地挫傷了用人單位的信心,給學生畢業就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1.2師資力量有待于增強
隨著新時期教育改革,高職院校也不斷地在擴招,因此進高職的學生數量逐年在增長,但是師資隊伍卻還未能完全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高職教育要求,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師資力量從整體上來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了傳統教育思想的深刻影響所以很多老師不能及時地、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仍然堅持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從而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1.3實驗實訓條件不足
機電一體化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它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精確的理論知識,更需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老師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比較重視理論的教學,往往看不到實踐的重要性,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理論課遠遠多于實驗課的課時,這給機電一體化專業人人才的培養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機電一體化需要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在實驗中才能真正掌握機電一體化的技巧,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在實驗室建設方面比較落后,沒有完備的實驗設備,不具備操作實驗的條件,隨著高職專業人數的增長,實驗設備的數量顯得捉襟見肘,遠遠滿足不了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驗課的需求,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學生無法切實地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2.1教材建設
為了提高機電一體化專業教材的質量,促進其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必須成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指導委員會,在其對市場需求進行考察的基礎上,切實地對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進行論證與確認,并經商討進行規劃,在結合教育部的高職高專規劃的推薦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需求進行自編教材,還可以借鑒吸收發達國家的優秀教材,為教材的編寫提供參考資料,從而編出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的專業教材,此外還要自編一批專門為實踐實訓服務的教材,從而構建一套合理科學的教材體系。
2.2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在實踐導向下改革高職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的首要步驟就是建設雙師型的教師團隊,切實提高機電一體化專業師資隊伍的質量,增強師資力量,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經濟時代發展下的要求,也是機電一體化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因此學校要積極培養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團隊。第一就是要對機電一體化專業老師進行授課前雙師培訓,讓老師在培訓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使其在基于實踐導向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教授專業理論知識,還要能夠開展實踐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第二就是要組織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老師參加企業的培訓,高職培養學生的目標就是為企業提供人才,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而加強老師企業在職培訓,就可以使老師在培訓中對企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從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只有老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提供保障和前提。
2.3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2.3.1校內實驗基地建設
機電一體化專業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要求,因此必須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驗基地,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成果,培養其主動思考的習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學校要加快建立開放實驗室的步伐,增添先進的實驗設備,提供高素質的指導老師,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除了校內的實驗基地,學校還要和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校外的實訓基地,可以通過引進企業;或者是工學交替、校企互動的模式等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進了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和專業能力。
基于實踐導向下改革高職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是為了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斷改革教育模式,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更要重視理論的運用,在實踐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從而改變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狀況,深化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楊亮.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與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1)∶256-257.
[2]耿驚濤,趙占雄,楊輝靜等.基于工作過程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實踐與研究[J].商情,2009,(1)∶93,174.
[3]張運吉.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08,(10)∶144-145.
[4]呂棟騰,姜鑫,白穎偉等.企業先導型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