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兵 孫 明 朱天社 李坤明 趙美超 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710043
?
電子測試系統的接口技術探討
趙建兵 孫 明 朱天社 李坤明 趙美超 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710043
【文章摘要】
本文分析了市場中較為常見的S—100標準化接口、RS—232串行標準化接口總線、IEEE—488標準接口總線和VXI接口總線等電子測試系統的接口技術,以期為推動電子測試系統接口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電子測試系統;接口技術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電子產品種類與數量日益增多,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測試系統作為使用廣泛的信息化電子產品,以其穩定全面的功能和簡潔的結構而深受人們青睞。在電子測試系統逐漸完善的過程中,接口技術的進步最為顯著,在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時,也使電子測試系統迎來了持續發展的良機。
S—100標準化接口是由100條的信號線與電源線共同組成,其中75條線腳名稱和功能有明確的規定,9條線腳有名稱但是沒有規定其功能,16條線腳的名稱與功能都沒有進行規定,可以由用戶自行定義。
S—100標準化接口主要適用在微處理的電子測評系統中,其設計的最初目的是配合8080型的CPU,但是其系能穩定良好,也可以用在其他的微處理器上。S—100線纜在工業史上的使用價值非常高,美國電氣工程總協會早就使用S—100標準化接口,在實際的操作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RS—232串行標準化接口時電氣與電子總協會推薦使用的標準接口,主要使用在串行連接的CRT終端機和調制解調器上,總線信道的長度在15m內。RS—232標準化接口的優點是傳播信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比較高,傳輸的長度比較遠,信號線的結果簡單和傳輸線纜使用量較少,其不足之處為傳播信號時的速度比較慢。
雖然232C纜線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其不是設備的主線,無法識別連接的儀器,所以RS—232標準化接口不能用在儀器系統組成上。由于232C標準化接口傳輸信號時的性能較好,適用于進行遠距離信號傳輸。因此,RS—232標準化接口多用來作為電話和網絡調制調解器進行信息傳遞的總線,其信號最遠可以傳播200m。
一般電子測試裝備都有RS—232C標準化接口,其25個線腳的名稱和使用途徑也均有著明確的規定,并且這些線腳在設備中有著統一標準,可以用于連接不同的微型設備,但是只適用兩個微型設備進行單項或者雙向,以及同步或者異步間的各種信息交換。
IEEE—488標準化接口前身也是IEEE規定的標準化接口,但是由于其傳輸速度≤1Mb/s,傳輸信道的總長度≤20m,并且接口最多連接的及其數量≤15臺,所以其發展前景一般。在此基礎上,美國HP公司研制出了IEEE—488標準化接口,不僅提高了信息數據傳輸的速度,而且改善了接口的各項性能,有效解決了接口和微型機間互聯互通問題。
IEEE—488標準化接口共有16條用于信息傳播的線路,8條線路用于雙向的信息傳播與總信息命令,8條線路用于信息同步或者異步的交換,以及對交換的信息進行緩沖。IEEE—488標準化接口的研制成功,使得電子測試系統接口的標準化進程大大加快,并且在電子設備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同廠家生產的儀器設備在互聯互用時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兼容性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因此,在未來數據信息傳輸的市場上,IEEE—488標準化接口的使用仍然會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數據傳輸市場走向。
VXI接口總線研發的目的時將儀器線纜與微型機中的系統總線相互融合,減少其冗余度,使VME的總線性能可以更進一步。VME總線在進行數據信息傳輸時速度比加快,多用于性能比較好和顯示儀器上,并且VME總線可以提供觸發、中斷和掛鉤等各項功能需要的硬件支持,如背板結構等。
VXI總線的傳輸速度比較快且精度較高,與GPIB總線的性能一樣可以使用在標準化的遠程控制設備上,為其實現系統內信息交換、操作命令和控制命令等提供高度統一的交換環境,確保這三者之間的信息交換快速可靠。同時,VXI接口總線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其兼容性和標準化的設定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兼容性與標準化相對較為充足,并且已經研發出可以與其它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的模板,保證不同系統之間能進行高效、穩定、安全的連接,從而在系統、設置和語言等各項基本配置方面可以實現同步。
總之,隨著電子產品種類與數量的逐漸增多,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等已經與其密不可分,這為電子測試系統的接口技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本文介紹了S—100標準化接口、RS—232串行標準化接口總線、IEEE—488標準接口總線和VXI接口總線等市場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標準化接口,其在信息數據傳輸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等性能已經得到充分證實,例如VXI接口總線的兼容性最佳,而IEEE—488標準接口總線有著最好的發展潛力等。因此,在一定時期內,這四種接口技術對數據傳輸市場的影響仍然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王凌.電子測試系統的接口技術的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8:156.
[2]黃理瑞,朱金明.電子測試系統中接口技術研究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07:112.
[3]劉小海.新發展環境下電子測試系統的接口技術的發展[J].電子測試,2013,(22):273—274.
[4]王進峰.對電子測試系統接口技術的探討.電子制作;2014-02-15
[5]冷鵬.變異DDOS攻擊方式的攻擊防范探析.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