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傳軍 田崗顏
【摘 要】當前,國內巖土工程勘察行業執行的各級規范標準種類繁多,雖然不同規范標準中關于同一問題的規定難免存在差異,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磨合,國內主要勘察行為主體在勘察技術方面觀點基本達成一致。因此,勘察單位想要提升自身競爭力,就需更多地從細節上著手,創新勘察思路、優化勘察成果以及提升勘察成果實用性。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與經驗關系、加強與設計溝通、各類等級劃分以及提高經濟性等方面出發,對巖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礎性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對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問題
0 引言
巖土工程勘察作為工程后續設計、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其質量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當前,國內巖土工程勘察行業執行的各級規范標準種類繁多,雖然不同規范標準中關于同一問題的規定難免存在差異,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磨合,國內主要勘察行為主體在勘察技術方面觀點基本達成一致。因此,勘察單位想要提升自身競爭力,就需更多地從細節上著手,創新勘察思路、優化勘察成果以及提升勘察成果實用性。
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與經驗關系、加強與設計溝通、各類等級劃分以及提高經濟性等方面出發,對巖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礎性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對同仁有所幫助。
1 巖土工程勘察基礎技術問題
1.1 重視理論與經驗的有機結合
土力學、工程地質等理論都是巖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基本理論,而這些理論多少都帶有半理論半經驗的特點,特別是許多計算公式、參數取值等都來自于經驗的總結。
一名優秀的巖土工程技術人員,除了要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外,扎實的基礎理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品格。對于每一條規律、每一個計算公式,都要深入了解其內涵、背景知識以及適用條件。而技術人員經驗積累的過程可用以下3個步驟概括:“根據理論分析預測→現場觀測→預測與現場觀測結果對比分析,總結新的理論”,由此看出經驗的積累與理論相互關聯、緊密相連。
因此,巖土工程勘察中理論與經驗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而目前許多勘察技術人員過分注重經驗,相對忽略了對理論的重視,既限制了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發展,也不利于勘察技術新人的長遠發展。
1.2 加強勘察與后續設計的溝通交流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中對房屋建筑工程實施詳勘前所應搜集的資料作了明確要求,除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場區地面整平標高外,還需掌握包括擬建建筑物結構形式、規模、荷載情況等資料。勘察人員需要掌握這些資料,就是要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因為勘察成果的使用者就是設計人員,勘察人員只有在勘察前充分把握設計的意圖,才能有針對地開展勘察工作,相應的勘察結果也才更實用、更高效。例如:現在較為常見的帶裙房的高層建筑,勘察前必須明確結構基礎形式以及連接方式。
當前,部分勘察技術人員沒有認識到勘察與設計溝通交流的重要性,造成最終勘察成果針對性不強,甚至導致項目返工。在后續的勘察工作中必須加以重視。
1.3 認清各類等級劃分對工作量布置的影響
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等級劃分,例如:勘察等級、地基復雜程度等級以及建筑物安全等級等。這些等級的劃分對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開展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前,應首先嚴格按照分級標準開展項目各種等級的劃分,進而安全、經濟、合理地確定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1.4 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勘察經濟性水平
在努力完成勘察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在滿足有關勘察規范標準的基礎上優化勘察方案、提升勘察效率、降低勘察成本是全體勘察人一直努力探索的問題。與此同時,對于同一巖土工程勘察任務,不同勘察主體完成所需成本的高低,也從側面反映了相應主體勘察技術水平的高低。當前巖土工程勘察實踐中,許多方面還是具備進一步節約成本條件的,例如:相關規范雖對樁基一般性孔深入樁端以下深度有“需同時滿足3~5倍樁徑且大于等于3m,而大直徑樁大于等于5 m”的要求,但特殊情況下也可作變更。例如:若勘察方案所布一般性孔深60m,而控制性孔資料顯示50m孔深處具備作為樁端持力層的條件,并且符合樁基設計的要求,則勘察負責人可在完善相關審批手續后將一般性勘探孔深度由60m調整為55m,相應的工作量減小、造價降低,也即經濟性水平得以提高。此外,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有關所需開展土工試驗項目的選取,也是另一處富有經濟性余量的環節,勘察技術人員可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關注。
1.5 注重對巖土工程勘察規范標準的學習
勘察主體所從事的一切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都是以各類巖土工程勘察規范標準為依據的,脫離了規范標準,各類勘察活動都將可能變成空泛、盲目的活動。這些規范標準中詳細地闡述了勘察工作開展的目的、所需完成任務以及勘察工作的評價等問題,所有勘察技術人員應當高度重視對這些規范標準的學習研究,充分掌握各類規定條款。以便在以后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避免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狀土樣或原位測試數量不足、未劃分抗震地段等問題的出現。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對規范標準中條文說明,技術人員應當高度重視,認真研讀每個條款、準確把握條文說明中所蘊含的信息,切實提高自身專業理論水平。
2 結語
巖土工程作為服務于工程建設的一門應用科學,其研究的問題就是工程建設中提出的各類問題。本文從理論與經驗關系、加強與設計溝通、各類等級劃分以及提高經濟性等方面出發,對巖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礎性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給巖土工程技術人員有所啟示,共同努力,為推動國內巖土工程勘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金承滿.初探巖土工程勘察基礎技術問題[J].巖土工程界,2008,11(10):25-26.
[2]葉國琳.初探巖土工程勘察基礎技術問題[J].山西建筑,2009,35(16):127-128.
[3]唐發明.分析鉆探勘察技術的重要性與應用[J].建材與裝飾,2008(7):296-297.
[4]郭衛.淺談巖土工程勘察的質量控制[J].華北國土資源,2013(4):114-116.
[5]汪曉明.巖土工程基礎勘察技術問題[J].科技致富向導,2013(5):158,161.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