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珍
【摘 要】學校管理工作能有效連接學校與教師、與家長、與學生的關系,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諧師生關系,有利于營造和諧、愉悅的校園氛圍,學校方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學校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校園管理;問題;對策;探究
小學學校管理對于教學環境的創設以及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的學習和全面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保證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進行必要的改革,積極推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學校管理工作要以人為本,要以政策為導向,這樣才能將管理創新與教學創效統一起來,才能實現學校長足的可持續發展。
1 當前小學學校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教育事業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小學的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出現了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要想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學校就要做好校園管理工作,這成為各個小學乃至整個教育行業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1.1 重學生管理,輕教師管理
學生和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核心,決定著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但是從目前我國小學管理現狀來看,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相對比較嚴格,但是卻很少對教師實施系統性的管理。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著引導性的作用,如果忽視了對教師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1.2 過分注重硬件管理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硬件建設往往是管理的重點,相對輕視對學校師生精神層面和文化層面的管控。部分學校將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和硬件管理納為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對師生精神培養和校園文化建設則相對輕視。大部分小學在教育教學管理中,過分重視硬件設施的建設,并將其作為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對小學文化、師生關系等方面的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些學校將學校管理簡單地歸納為,硬件管理、教學管理、行政管理等層面,而對學校文化建設、師生精神培養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1.3 沒有重視師生關系的建設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關系中最為主要的關系之一,但是我國大部分小學管理中,對師生關系的管理并沒有給予更多的重視,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十分匱乏。同時重強制管控,忽視了師生民主意識的提高,在實際工作中依然采取指令式的管理模式,而缺乏與管理對象之間的有效溝通,造成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緊張氛圍,制造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利于構建學校內部的和諧關系,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乃至教師和學校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受到很大負面的影響。在選擇管理方式時,學校不注重提高師生民主意識,在日常管理中不注重溝通,加劇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建設和諧校園,導致同事關系、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的緊張,無法在第一時間反饋信息,不利于強化學校管理。
2 提高小學學校管理工作質量對策分析
學校管理工作能有效連接學校與教師、與家長、與學生的關系,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諧師生關系,有利于營造和諧、愉悅的校園氛圍。所以,學校方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學校管理工作水平。
2.1 營造和諧活躍的學校氛圍
合理規劃校園活動,積極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開拓思維的團體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活動,營造和諧友愛的校園學習氛圍。例如,假如你是我的女兒該有多好”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個從沒有教師愛的丑女孩,當她有一天得到老師的“愛”后,她開始反抗命運,最終成為著名的女作家。我們在贊美、欣賞美國盲人天才同時也是社會活動家、演說家的海倫·凱勒時,一定都會記得引導她走出黑暗的老師沙利文才是快樂的天使,她給海倫?凱勒帶來了“光明的世界”,陪伴她走出了黑暗,讓教師都做可以帶給學生光明的天使吧!從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素質。小學學校管理工作規范化,有利于為小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的熱情,也有利于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通過為國家培養經濟建設需要的人才,從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
2.2 增強教育管理力度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小學學校中,學生也是學校的另一主體。因此,學校管理工作的另一個主要方面是對學生的管理。小學學校的管理工作是面對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學校管理過程中應堅持的原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是學校的管理目標。因此,對于新時期的農村小學管理,必須立足農村學校的現實情況,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校管理。調整傳統的評價方式,組建多元化的評測體系,挖掘學生潛能,在管理過程中加入感情、事理和快樂,讓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一個傳統又不斷創新的話題。辦好學校是利國利民、造福后代的事情。因此,在新時期加強農村小學的管理,就要不斷更新辦學理念,創新管理方式。要不斷完善各項管理體制,要結合農村小學的特點和現實情況,要加入人文因素,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校兩大主體的全面發展,為農村小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2.3 堅持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
在農村小學學校管理中,教職員工是學校的主體,學校管理的對象始終是人。所以,管理教職員工必須以尊重和信任他們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建立農村小學學校管理體系。在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嚴肅性和強制性的基礎上,給予適度的人情關懷;在剛柔并濟的過程中,充分展現以管代監的效果,激發教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因為農村學校管理工作更加復雜,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人。而分級管理、校長全面負責的管理體系,可以極大地提升領導效率。
2.4 突出質量,嚴格常規化管理
教學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關鍵,有序管理是學校高質量管理的保障。學校應該增強教育管理力度,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身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有針對的指導并有效規范學生的行為,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完善的、全面的、合理的、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規范,才能有效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因此,對于新時期的農村小學學校管理,必須制定專業、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確保教學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各學校應該針對自身的相關情況,制定一套寬松結合、靈活調整的管理制度,以確保教學質量。其具體措施包括:評、測、教、備等內容,不斷指引教師規范自身行為,指導工作目標和學習目標。教師的備課工作,不但要確保其內容符合課程標準,還要深入探究教材內容,確保其符合“五備”標準———備學生、備教材、備作業、備學法、備目標。同時,還要堅持一定的“日日清、堂堂清”工作,用拓展的眼光來看待教學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學校管理辦法。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