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 王萬山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向前發展,建設規模不斷增大,產生的能耗持續增加,相關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在國民經濟向前發展的同時,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就要堅持環保理念,改變建筑行業能耗等環境問題。對建筑綠色理念進行解析,解讀當前綠色建筑發展情況,研究了綠色理念下的建筑規劃設計原則,最終探討綠色理念下的建筑規劃節能設計。
【關鍵詞】綠色理念;建筑規劃;節能設計
社會經濟向前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環保理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在當前的情況下,建筑行業應在綠色理念的指導下改變其引起的環境問題。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之中,在關注房屋居住環境的同時也要對周邊環境進行必要調查,如此才能促使建筑與環境處于和諧狀態,讓綠色理念順利發揮作用。
1 建筑綠色理念解析
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發生改變,對社會造成影響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環境。以往發展過程中,需要建筑工程不考慮環保問題,致使工程完成之后留下很多環境問題。隨著時間推移,環境問題已經對人們生活產生很大干擾,環保問題開始逐步受到重視,綠色理念地位逐漸上升,并延伸到各個領域之中,建筑行業在這個理念的影響下,建筑各個環節的環保性逐漸提升,建筑材料的污染性大大降低、能耗減少。也要分析建筑行為隱含的危險因素,以合理的方式開展建筑活動,讓建筑的使用功能順利發揮作用,進而讓人和自然之間能夠和諧相處。
2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概況
2.1 數量少、范圍較小
當前的城市建筑之中,很多建筑物難以符合綠色建筑的具體要求,這種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方考慮到成本控制。雖然一些城市當中也存在綠色建筑,但是數量十分之少,包括的范圍十分有限,對整個城市而言,能夠發揮的作用很小,所以人們對綠色建筑的了解不深。
2.2 綠色建筑意識不足
雖然建筑方由于成本控制而不愿意建設綠色建筑,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其沒有綠色建筑意識,因為很多建筑方認為綠色建筑與普通建筑之間并未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建設普通建筑能夠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而且綠色建筑消耗大量時間和資源,難以創造經濟效益,因此,建筑方通常不會建造綠色建筑。這對綠色建筑的推廣形成巨大阻礙。
3 綠色理念下的建筑規劃設計原則
3.1 宜居性
建筑規劃設計最終目標就是為人們提供舒心的居住環境,在選擇任何設計理念時都應遵循這一原則。設計人員應該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讓建筑更加適合居住,比如通風行、采光性等,然后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創造出對人們身心健康有益的條件,并讓建筑不要周邊的環境發生矛盾。
3.2 整體性
建筑屬于當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人員需要將建筑與環境放在一起考慮。但是,在兼顧整體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建筑物的個性,讓建筑物和諧地融入到當地的環境之中,讓建筑物體現出自身特色。因而,設計人員應該了解當地文化有機當地人的審美習慣,讓建筑我能反映當地民土風情。
3.3 節能性
綠色理念指導下的建筑規劃設計的重點就是節能降耗,主要手段就是增強能源和材料使用率。因此,想要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就要掌握建提升筑材料使用率的技術。比如,對當地的天氣條件進行考察,記錄當地光照強度和太陽起落時間,設計出方案,讓日光的利率用達到最大,如此就能減少電能照明中消耗的電能。與此同時,也應不斷研發新技術和新能源。
4 綠色理念下的建筑規劃節能設計分析
4.1 選址設計
在開展建筑節能設計的過程中,應分析建筑的實際功能。從表面分析,選址與綠色理念之間無關聯,實際上,選擇合適建設地址會對建筑今后空間的使用產生影響,也與其四周環境存在較為重要的聯系。比如,在實際選址過程中,應避免選擇出現霜凍效應的地址。因為在冬季,冷空氣通常在山谷和地勢較低的區域內流通,如果建筑建設在這樣的地方,那么就會在冷空氣的作用下出現霜凍。因此,選址時就要避免選擇這樣的地形,否則就會造成重大損失。而且輻射也會對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困擾,讓建筑物處于不良環境之中。地區周圍如果存在高層建筑或玻璃幕墻,就會造成反射效應,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局部區域溫度升高,形成小范圍內的溫室效應。如果建筑之間的光過強,也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也無法適應,特殊情況下會影響其人們的身心健康。上述所說情況,在選址時必須考慮。如果無法避開則應采取科學手段對其進行改進。
4.2 降低能耗
4.2.1 圍護結構中外墻
圍護結構外墻在建筑之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設計是否符合科學理念也會對整體圍護結構的設計產生影響。其保溫系統在選擇時,應該結合建筑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對周邊的環境進行考慮,對外墻的隔熱參數進行全面控制,堅持采用最佳的原則。
4.2.2 圍護結構中門窗部分
社會經濟向前發展,建筑之中的維護結構玻璃門的使用比例逐漸上升,大型落地窗試用比重逐漸降低。使用這種方式通風情況較佳,而且光線通透。實際上,質量控制特別是玻璃類型的挑選,要符合建筑制冷、取暖等方面的要求,也要對建筑所處地點以及氣候進行判定。讓門窗氣密性達到較高水平,進而降低能耗。
4.3 建筑朝向
在對大型建筑進行整體部署時,朝向需要重點考慮。想要選擇合適的朝向,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建筑位置的經緯度、當地氣候特點,也要對這個地段的具體環境進行分析。因此,建筑物的朝向最佳的選擇與當地具體實際情況有關,而非具有統一標準。
在建筑施工時,尤其是住宅,日光照射條件需要重點考慮,因此,一些冬季不甚嚴寒但夏季較為炎熱的地區,建筑應按照交錯裂開、散點分布的形式能獲得最佳效果,這樣布置可以讓日光處于充足狀態,也可以讓通風情況較佳。北方冬天較為嚴寒,需要安裝取暖設備,因此需要耗費很多熱量,而且某些時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為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假設墻體可以吸收陽光產生熱量,那么就可以節省很多能源,也可以有效緩解環境污染。
4.4 增強建筑節能效率
太陽屬于自然能源提供者,能夠持續提供熱能,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研究太陽能的使用意義重大。在科技持續進步的情況下,建筑物用電、供暖等領域開始使用太陽能。自然光線屬于最親和人體的光線,天然的節能方式當然是建筑綠色設計需要重點考慮的。在設計時,可以增加一些利用光源的部分。比如,利用自然光線照明,節省電能。風能屬于自然資源,其可以經過技術轉化為電能以及熱等,在對其進行利用時,應讓建筑物處于良好的通風狀況,在保持較高宜居度的前提下,減少能耗。
4.5 利用可再生資源
地熱可以為建筑物提供熱量,達到供暖等目的,地源熱泵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其主要通過安置在地下地溫收集器,將土壤中的熱量進行吸收,通過轉換功能達到氣溫調節的目的。此技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使用熱泵技術,抽取位于“恒溫層”的水,吸取其中的熱量之后,在輸送回去。另外一種是土壤熱源泵,在地下埋管,利用地下淺層的土壤或水的熱量,達到獲取熱能的目的。通常情況下,“恒溫層”的水在18℃左右,在地源熱泵的作用下,可以產出60℃和5℃的水。地源熱泵運行較為穩定、操作不復雜、自動化水平較高。
5 總結
如今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這個領域環保理念的重要性,必須在建筑設計的時候就貫徹節能環保理念。事實證明,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發展之路。因此,在建筑過程中,應合理選擇地址、朝向,科學布局,這樣才能讓建筑的行業發展符合實際要求。
【參考文獻】
[1]楊杰,李洪硯,崔秀瑞.基于體制機制的綠色建筑推廣責任歸屬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4,6.
[2]董波.試論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及優化[J].科技資訊,2015,7.
[3]程博,姜曙光,胡智毅,馬云鶴,等.基于被動式技術嚴寒地區節能農宅的設計方案[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