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剛
【摘 要】本文中,主要對雙連拱隧道的施工特點、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控制要點進行了系統的闡述與分析,并且針對雙連拱隧道的工程建設特點,將施工控制要點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對施工控制要點進行歸納和總結,為將來我國的雙連拱隧道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連拱隧道;中隔墻;爆破參數;受力轉換
1 雙連拱隧道的特點
1)雙連拱隧道具有縱向長度短,橫向坡度陡的特點,且通過的地域山勢地平,經測量,最大深度也在50m~80m之間,縱向長度則被控制在500左右,不得超過500m。
2)雙連拱隧道所經過的路段顯示出的坡度較大,且上下行線之間設有3m厚的隔墻,所埋深度也有所不同。因此,雙連拱隧道看上去有些偏壓,洞口處偏壓最為嚴重,這樣給實際的工程施工造成一定難度。
3)在建設雙連拱隧道的地區,通常情況下地質條件較為復雜,施工環境艱苦,因此施工較為困難。在工程建設期間,要將工程分為不同的施工階段進行,每一階段的施工流程都較為繁瑣,且施工工藝很難掌控。每個施工階段之間的連接性較強,影響程度大,強烈的施工震動會對周圍的巖石結構體系發生變化,因此施工方案也要隨之進行調整。
4)雙連拱隧道是一個耗時長、跨度大的工程建設項目,與普通的公路、鐵路隧道相比,傳統的單拱隧道跨度就已達到12m~13m左右,雙連拱隧道是兩個拱組合在一起,其跨度要為普通單拱隧道跨度的2倍,長度可達24m~26m。如此大的跨度無形中增加了工程建設的難度。
5)由于雙連拱隧道工程建設的特殊地形地貌,因此要加強隧道的防水系統建設,建立好完善的排水系統。如若出現滲漏現象,則要及時進行排水處理,避免因積水過多影響正常的施工建設,保證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工程項目建設。
2 雙連拱隧道施工控制要點
2.1 中導洞施工
與常規的施工方式不同,在中導洞施工建設環節中,需要進行中導洞的超前施工,這是雙連拱隧道施工控制中的重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超前施工對工程施工環境能夠進一步深入了解,對地質構造有較深刻的認識,通過數據的記載和整理,可為接下來的工程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第二是在中導洞施工的初期支護和中隔墻環節中,進行提前支護可加強周圍巖石的穩固性,以防在施工過程當中巖體受到強烈震動而出現結構松動現象,對工程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
2.2 中隔墻施工
在施工建設中需要注意的是,中隔墻上方的圍巖是工程建設中的薄弱區域,在整個開洞和開挖過程中,會對圍巖造成三次擾動。要在圍巖墻壁上進行偏壓、變為和不平衡推力的施工建設,因此,中隔墻施工時雙連拱隧道施工中的控制難點。
(1)基底處理。要清除基地中殘留的雜物、浮渣以及淤水,為接下來的混凝土施工搭建良好的平臺。根據Ⅱ級圍巖較為破碎的特點,在施工前用地基錨桿將地層進行穩固處理,然后用長為2.5m的錨桿,進行地層的布置。在布置時依照縱向間距20cm,橫向間距100cm的基本準則進行梅花形的基本搭建,所需要的錨桿數大概為22根。
(2)中隔墻防排水施工。由于隧道工程建設與其他的道路工程建設有所區別,因此排水工作是工程建設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施工之一。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是工程順利進行的保障。在雙連拱隧道建設中,中隔墻滲水是較為常見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工程質量,也對接下來的建設增加了難度。因此就要將防、排、堵、截落實到工程建設當中,以避免中隔墻水滲漏給工程質量以及工期帶來影響。
2.3 正洞開挖
本隧道采用新奧法施工,為防止出現偏壓,雙連拱隧道必須兼顧左右洞開挖,否則會給隧道施工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1)隧道進洞。隧道正洞的開挖需要在護拱建設完成的前提下進行,使用臺階分部開挖法進行施工建設,將上下兩部分分開進行挖掘。若要采用雙側壁導坑超前開挖發進行施工建設,那么則需要在開挖前進行支護建設,從上臺階部分進行挖掘,逐漸深入,在進行下一個臺階的挖掘時,則需要將第一個臺階的支護去掉。此種方法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技藝較為復雜,對施工的準確度要求也較高,工作量大,且對圍巖的干擾程度也隨之加大。
(2)初期支護。①噴射砼。為了降低粉塵.減少回彈量。提高噴射砼的質量,全隧噴射砼均采用濕噴法,噴射機型號為SP。砼由洞外攪拌站拌合,砼罐車運輸,人工抱噴嘴濕噴。施工要點:混合料應隨拌隨噴t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分層,由下而上.依次進行,如有較大凹洼時,應填平;噴砼作業前,應清除所有的松動巖石,并使巖面保持一定濕度;速凝劑摻量準確,添加要均勻,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鋼拱架與面之間的間隙必須用噴射砼充填密實,噴射順序先下后上,對稱進行,先噴鋼拱架與圍巖之間空隙,后鋼拱架之間,鋼拱架應被噴射砼所覆蓋,保護層不得小于4cm;砼分2~4次噴射,拱部一次噴射厚度5~6cm,邊墻一次噴射厚度7-10cm,分層噴射的間隔時間一般為l5~20rain。②中空注漿錨桿。鉆桿孔使用YT一28風動鑿巖機,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定出孔位,鉆孔保持直線并與所在部位巖層結構面盡量垂直,鉆孔直徑42ram。
(3)二次襯砌。工程建設中,模板應具有較強的強度、剛度和穩固性,除此之外模板應較為平整光滑。在混凝提的振搗過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搗密度是否已達到工程建設的標準要求,且嚴格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規范來進行。當混凝土強度達到最初設計中的70%,方可進行除膜操作。除膜之后,要進行混凝土的二次澆筑,在澆筑前要保證工程的排水系統設置完好,沒有出現任何泄漏或破損。另外,還要對工程中的通風、照明以及消防系統建設進行反復檢查,保證其埋設安全,且能夠正常使用。
2.4 防排水施工
防排水采取“以排為主,防、排,截堵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原則。
(1)在工程建設初期,就應將排水系統建設完畢,因為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坡度高的地方的積水會向地處聚集,如果在工程建設中出現大量的積水,則會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大量的積水也會引起中隔墻的滲水,對隧道內壁的建設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在隧道的洞口處以及洞頂出設置截水溝槽,以防止當大雨發生時,對洞壁造成沖擊。這時可以通過搭建的排水管,將雨水引入自然地表徑流中。
(2)洞內防排水設計以復合式結構襯砌排水,隧道二次襯砌以自然防水為主,襯砌采用防水砼,根據隧道圍巖裂隙水的大小采取不同的防排水措施,主要防排水措施為: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設置PVC防水板(1.2mmPVC防水板+350g/m2無紡土工布)防水,并實現無釘鋪設并采用半圓排水管、PVC排水管等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統。隧道襯砌排水是在初期支護與防水層之間設置環向排水管采用PVC波紋管,設置在洞內初期支護邊墻腳,沿隧道兩側,全隧道貫通,環向半圓排水管沿隧道拱背環向布設將水排人縱向PVC波紋管,然后通過PVC塑料排水管將水導入隧道底部300中央排水管.引水至洞外排水溝。
3 結語
現如今,隧道建設在公路、鐵路工程建設中也是較為常見的,在隧道的建設中雙連拱隧道建設由最初的建設困難,到如今的運作熟練,也已經成為了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發展部分。通過本文對雙連拱隧道施工控制要點的分析與研究,體現出了工程建設中所需克服的種種困難,在將來,雙連拱隧道工程建設將會越來越純熟,并且成為我國隧道建設中的閃光點。
【參考文獻】
[1]劉百鎖.淺談勉寧高速公路雙連拱隧道施工的體會[J].科技致富向導,2013(27).
[2]修慶延.淺談公路雙聯拱隧道中隔墻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7).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