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曹靜
山西天鎮農民“被貸款”事件調查一年結果未公布
本刊記者/曹靜
2015年7月,一則“大同天鎮農民頻繁‘被貸款’,當地查信用需預約已排到明年”的新聞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7月15日,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及時作出批示,要求省政府金融辦、人民銀行、銀監局、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迅速調查此事。同日,山西省銀監局迅速部署,督促屬地監管部門深入了解核查有關情況。一經查實,嚴肅處理相關機構及其責任人,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給農民朋友們交一份“明白賬”。
時隔近一年,曾被多方關注的大同市天鎮縣農民“被貸款”事件處理結果如何?“被貸款”農民是否得到一份“明白賬”?為此,《人民法治》記者前往天鎮縣進行了實地采訪。
在2015年7月,山西省銀監局嚴肅查處天鎮縣違規貸款問題的同時,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也向山西省信用合作聯社下發了《關于天鎮縣農民“被貸款”事件的風險提示》,要求省聯社密切關注天鎮縣信用聯社流動性變化,對天鎮縣信用聯社處理“被貸款”事件給予政策、技術、人員和流動性等全方位支持。要求對全省農信社系統進行摸底和排查,掌握情況,評估風險,采取有效措施處置和化解風險。同時要求對農戶提出的異議申請及時受理登記;對于經核實確實存在“被貸款”情況的,及時在征信系統中予以處理,確保征信記錄真實準確。
2015年11月6日,山西省銀監局就天鎮縣農民“被貸款”事件發布消息稱:經查,借冒名貸款違規事實基本屬實,7名高管被取消一定年限任職資格,罰款26萬元。同時,責令天鎮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加大假借冒名貸款問題排查力度,在今年(2015)年底前糾改違法違規行為,防范風險,杜絕類似問題發生;對于涉嫌犯罪的,則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然而,在記者實地采訪中,天鎮縣部分村民反映其不良信用記錄仍未處理,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29歲的天鎮縣玉泉鎮幸福里村村民賀某飛手里握著個人信用報告,對記者說:“2013年6月16日,我名下莫名有一筆50000元的貸款,同年4月19日,我妻子薛某某名下也莫名有一筆50000元的貸款,2015年‘被貸款’事件經媒體曝光后,我們這些被冒名貸款的人心想,這下可以松一口氣了。誰知道,快一年了,我們多次找天鎮縣信用聯社及住在天鎮縣商務會館的(山西)省檢查組領導崔主任,一直沒有結果。由于名下有不良記錄,結婚不能去領結婚證,孩子1歲多了也還不能上戶口,經商也不能貸款,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何時是個頭?。 ?/p>
賀某飛的個人信用報告上顯示其已婚,但實際上賀某飛至今沒有領結婚證,他的“貸款”又是如何審批下來的呢?
幸福里村村民賀某龍講,在天鎮縣類似情況還有很多,在2013年9月25日,其母親王某某名下莫名有一筆50000元的貸款。2013年12月30日,他名下莫名有一筆100000元的貸款,同時妻子曲某某名下也莫名有一筆100000元的貸款,但不知什么原因,其母親名下的那筆貸款最近沒有了。
天鎮縣南河堡鄉南河堡村村民徐某飛告訴記者,他去年查詢時發現,2004年5月12日其名下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筆10000元的貸款,而在2012年12月12日,其妻王某某名下發現了同樣“莫須有”的一筆50000元貸款,而在近期查詢時發現,他名下的那筆莫名“貸款”不見了,妻子名下的那筆“貸款”依然還在。
據銀行方面介紹,一旦出現被人冒名貸款的情況,貸款逾期未還且銀行沒有及時核銷,當事人很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單,不僅今后無法貸款,還將被依法追債,名下銀行存款也可能因此被劃轉。
據村民反映,山西省成立了調查組開展調查,他們很多人的征信問題仍沒有解決。“檢查組來了那么多人,住在縣里的商務會館,調查了好幾個月,到現在都沒有給我們農民交一份明白賬,省委書記王儒林的批示在天鎮就是一句空話。調查之前是糊涂賬,調查之后還是糊涂賬?!币晃淮迕駳鈶嵉卣f。
天鎮縣農民究竟是怎么“被貸款”的?究竟有多少人“被貸款”,涉及的總金額是多少?資金的性質和用途又是什么?農民信用被盜用,檢查組的結論是什么?事情又該作何處理?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調查,調查結果是否給“被貸款”的農民朋友們交了一份“明白賬”?帶著這一系列疑問,記者找到了天鎮縣信用聯社張理事長。
張理事長告訴記者:“關于調查數據,前期是省聯社調查,查完以后我們就負責整改,還原整合當初的用款人是誰,然后把貸款還原到用款人身上?!睋v,兩周前,王一新副省長和省聯社崔聯會書記還來了。天鎮縣信用社曾發了三次通告,(調查)工作非常難推動?!笆÷摵险{查組調查了三個月都沒有查完,大概是完成了戶數的70%、金額的75%。他們(省聯合調查組)撤了,給我們留了兩個網點繼續核對,他們(調查組)都是下戶核對,這么大的力度都沒有核對完,所以這個數字現在沒法公布。因為沒有核查清楚,所以省聯社沒有公布核查數據。”
對于村民曾多次找省檢查組崔主任反映問題,至今無果的情況,張理事長說:“村民所說的崔主任是檢查組中從晉中來的領導,不是省信用聯社的崔主任?!辈⒎Q目前已經消除不良征信戶1萬多,雖然調查已結束,但整合還沒有結束,相關數據目前還不便公開。
“調查已經結束,那些已經查實且能公開的數據可以提供嗎?”記者追問。
“省、市領導有他們的想法,開會時也說了,現在抓緊時間用時間換空間,把這個事(農民‘被貸款’)整合到一定程度時,紀檢和各執法部門都會馬上介入。這個事肯定要解決,但現在就是時間的問題,我做的不到位,推動困難,因為它里面的情況特別復雜,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融資,卻因為當初注冊資金少融不了,于是就想其他辦法,借老百姓的身份證,有的還和老百姓簽訂協議,比如借10萬,承諾每年給多少錢。當然,信用社內部也有制度執行不到位、風險意識不高、管理能力不強、員工風險意識和違規意識不強、培訓不到位等問題,幾年下來天鎮就形成了這種現象,不論自己的信譽和聲譽,還是社會的聲譽都損失了,所以真是難?!睆埨硎麻L說。
針對天鎮農民被“貸款”事件,記者采訪了山西省銀監會、金融辦、信用聯社。
山西省銀監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天鎮農民被“貸款”事件的具體情況需要到金融辦去了解。
記者來到金融辦,金融辦的劉處長說事件發生在信用聯社系統,業務也是信用聯社管,核查情況的對外發布是由山西省委宣傳部。
隨后,記者又來到山西省信用聯社,信用聯社企業文化部李主任稱,當時針對農民“被貸款”一事,山西省有批示,根據批示,山西省信用聯社盡快進行了核查,目前應該是核查完了,具體核查情況應該在稽核處掌握。因為此事屬于山西省重大負面新聞,所以不讓單位單獨接受采訪,需要由山西省委宣傳部統一口徑發布。
之后,記者多次往返于山西省銀監會、金融辦、信用聯社進行采訪,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沒有任何部門回復現在的查處結果。
4月20日,本刊收到一份落款日期為4月10日的天鎮縣貸款整改情況說明。說明顯示:“對文中提到的多位村民的貸款,都已經整改完畢,個人征信已全部消除。”
4月23日,記者撥通了玉泉鎮兩位賀姓村民的電話進行核實。據他們講:他們沒有接到通知,尚不知道個人“不良征信”是否消除。
4月25日,賀某飛電話回復稱:經查詢,他本人及妻子,還有母親的個人“不良征信”已消除,賀某龍妻子的個人“不良征信”還在黑名單中,賀某龍因病在大同住院,有待查詢。
據《山西晚報》報道:按照2015年7月20日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向媒體公布的事件進展情況,從2015年年初至7月16日,人行天鎮縣支行2015年共計查詢個人信用報告2551筆,其中有267筆出現了“被貸款”情況,貸款額達1855.93萬元。有138筆涉及993.9萬元的貸款已經結清,129筆涉及862.03萬元的貸款尚未結清。
那么,129筆涉及862.03萬元的貸款目前是否已結清?還有多少“被貸款”農民的“不良征信”未被清除?還有多少農民“被貸款”問題未整改?所有這些問題,本刊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