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欽明,馮愛敏,邱紅磊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2.伊春職業學院,黑龍江伊春 153000)
?
養老服務產業建設及養老服務需求分析——以伊春市為例
于欽明1,馮愛敏2,邱紅磊2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40;2.伊春職業學院,黑龍江伊春153000)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現行的養老模式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導,以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為輔助、以自我養老為補充的多元化養老模式。隨著城鎮化發展及人口老齡化,政府應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及服務產業建設,完善及強化多元化養老模式。這不僅可以較好地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同時也能有效治理人口老齡化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關鍵詞:居家養老;養老服務產業;養老模式
截止2013年底,伊春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169,422人,占全市人口總數13.75%。預計到2025年,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將達26.9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1.87%,未來10年還將有18.9萬人步入老齡。老年人口規模大、增長快的特點將進一步凸顯,人口老齡化壓力巨大。如何養老,如何實現體面、尊嚴的“老有所養”已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因而,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就成為歷史必然。按國家規定每千名老人擁有35~40張床位計算,全市共需養老床位約10,000張。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機構76家,養老床位4771張。
(1)發展養老養生服務產業。為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伊春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明確了六項任務,加快構建與全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框架清晰、適應不同收入群體,多層次、全方位、布局合理的養老服務業體系,為老年人打造幸福家園。加快推進回龍灣職工休養中心項目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支持戰略投資者聯合醫療機構建設醫養健康循環養生基地。……新增養老床位1000張以上;建設10個樣板型社區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
(2)統籌發展養老服務設施。各縣市區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m2的標準,按國家規定分區分級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明確建設位置、用地范圍及建設規模。對于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必須按照《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規范》、《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等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居住小區按每百戶不少于20m2的標準配套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少于15m2的標準調劑解決。凡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的,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設施。綜合發揮多種設施作用,提高使用效率,發揮綜合效益。支持和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參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提供養老服務。各類具有為老年人服務功能的設施都要向老年人開放。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要納入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建設。
(3)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支持建立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要通過制定扶持政策措施,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規范化和個性化定制服務。要支持社區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服務實體,興辦或運營老年供餐、社區日間照料、老年活動中心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項目。
(4)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積極引導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優先滿足老年人基本服務需求,鼓勵和引導相關行業積極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游、健康服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務,加強殘障老年人專業化服務。開發老年用品產品,支持企業積極開發安全有效的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引導商場、超市、批發市場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專柜,加快形成養老服務與醫療康復、商貿餐飲、文體娛樂、旅游度假、用品制造等領域的專業服務聯系合作網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培育養老產業集群。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規劃引導,在制定相關產業發展規劃中,要鼓勵發展養老服務中小企業,扶持發展龍頭企業。
養老模式為老年人帶來的效用,可以用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是否能夠得到滿足來衡量。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可以歸納為四類,即日常照顧需求、醫療保健需求、精神慰藉和文娛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1)日常照顧需求。是指老年人因自理能力有限而對日常基本活動方面的幫扶需求,體現在就餐、換衣、購物及日常護理等方面。不同老年人對于日常照顧的需求也不同,該需求通常與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呈負相關關系,即自理能力越強對日常照顧的需求越弱;自理能力越差,對日常照顧的需求就越強。
(2)醫療保健需求。是指伴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退化老年人對疾病治療和疾病預防的需求,醫療保健需求是老年人最普遍、最基本的健康需求。由于免疫能力的下降以及長時間疾病風險的積累,相當數量的老年人患有腦血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這就增加了老年人對疾病治療的需求。與此同時,為了自身健康考慮,老年人也注重疾病的預防,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主動去了解保健知識,希望對疾病防患于未然。
(3)精神慰藉和文娛需求。這是老年人精神層面的需求,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老年人被從繁重的生活壓力中釋放出來,更加關注自己精神層面的需求。退休后,老年人與曾經一起工作的同事交流頻率下降,交際圈明顯縮小。同時,老年人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家庭的主導權,這些都會給老年人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老年人的心理也會伴隨著年齡的上升發生變化,出現猜忌、孤獨、厭世等心理,這會使老年人對精神上的慰藉有更加強烈的需求。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得到滿足后,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消極心理,為了填補心靈上的空缺,老年人同時也需要參與文化娛樂活動。
(4)自我實現需求。老年人在衣、食、住、行、醫等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后,還渴望被社會認同,渴望有所作為,使自已趨于完美,追求一定的成就感,這就是老年人的自我實現需求。因此要因勢利導,因人而宜,充分發揮其特長,做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工作,做到老有所為。
The Analysis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mand of Home Care Service Industry——Taking Yichun City as An Example
YU Qin-ming1,FENG Ai-min2,QIU Hong-lei2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erbin,Heilongjiang 150040,China;2.Yichun Vocational College,Yichun,Heilongjiang 153000,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popular home care mode in our country is diverse home care mode which combines family home care,institute and community home care as well as self home ca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ing of popul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facilit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care facility and service industry and improve diverse home care mode.It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elder people,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solve social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aging of population.
Key words:home care;home care services industry;home care mode
作者簡介:于欽明(1979-),男,黑龍江泰來人,博士,主任、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伊春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項目號:12535212
收稿日期:2015-12-18
中圖分類號:D66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1-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