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斌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黃檀林場,浙江金華 322305)
?
林業經濟發展與氣候因素的因果關系
陳慧斌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黃檀林場,浙江金華322305)
摘要:森林資源是林業經濟發展的基礎能源,又與氣候存在著因果關系。氣候因素中的氣溫、濕度、降水、光照等對森林生長產生起決定性影響,林業生產總值深受氣候影響,同時林業經濟的發展可能對氣候產生正反兩方面作用。因此,人們在發展林業經濟過程中要考慮到氣候變化因素,積極發展木本油料能源產業。
關鍵詞:林業經濟;氣候關系;木本油料
森林資源作為林業經濟發展的主體,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變化會對森林的結構、組成、功能以及生產力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換這類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會加大森林火災、害蟲等災害發生頻度和強度,直接威脅到林業的安全。
適宜的氣候因素是森林生長繁殖的基礎條件,也是林業經濟發展的必然條件。林業發展受復雜多樣的氣候因素影響:①氣溫,是指表示大氣冷熱程度的量。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植物的生理生化反映加速,生長發育加速;反之亦然。不同溫度條件下生長不同的植物,比如香蕉生長的地區,主要是因為該地區溫度較高,能夠為植物提供充足的溫度。②濕度,是指空氣中水汽含量或潮濕的程度。植物在適宜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條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長。③光照,是指太陽輻射,植物所能夠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光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光照強度、光照時間以及光的組成三個方面,適宜的光照有助于調節植物的品質。④降水量,是指從云中降落的液態水和固態水,降水充足的地區植物生長越茂盛。
(1)對森林物候的影響。溫度作為氣候因素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會對森林物候產生重要影響。溫度普遍升高后,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但存在明顯的空間差異性。北方、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的物候期會提前,而西南、長江中游地區物候會有所延遲。溫度的變化會影響春季數目和花卉的生長,尤其是年代間春季溫度波動較大的話,溫度對森林的物候產生影響越大。
(2)對森林分布和組成結構的影響。在氣候變化的作用下,森林的分布和組織結構產生較大變化。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氣候變化作用下,我國部分森林分布和組成形式發生了空間轉移。比如我國黑龍江省在1961年至2003年由于溫度升高,使得大興安嶺落葉松和小興安嶺的云山、冷杉、紅杉分布位置出現了北移現象。長期的氣候變化會使得某些地區的林線海拔升高。氣候變化還對高山草甸以及林線過度帶上的某些植物物種產生影響。氣候變化除了對森林分布產生影響外,還會對植物群落組成產生影響,干擾群落的恢復過程,增加次生林演替的樹木死亡率,還有可能促進區域物種的入侵,影響森林生態結構。
(3)氣候變化對森林生產力的影響。在氣候變化作用下,二氧化碳濃度迅速增加,理論上中國的森林生產力將有所增加,但是不同地區森林生產力提升的幅度存在巨大差異性,越濕潤的地區增加幅度越大,而極端氣候條件的發生會導致森林神態系統生產力降低。
(4)對林火和森林有害生物的影響。氣候變化會大大增加干旱天氣的強度與頻率,森林的可燃物積累越多,在干旱期引發火災的可能性越大,而早春季節和夏季是森林火災的多發季節,且火災發生的地理分布面積逐漸擴大。我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落葉松林對氣候最為敏感,春夏季防火期最長,火災對該地區形成的損害非常明顯。
氣候影響森林的生產,進而影響到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氣候因素中的氣溫、濕度、降水、光照等對森林生長產生起決定性影響,林業生產總值深受氣候影響。同時,林業經濟的發展也可能對氣候產生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
(1)合理利用的積極影響。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經營林業經濟,會對氣候產生良好的保護、調節以及改善作用。此外林業資源能夠有效減輕氣候變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緩解溫室效應。合理的林業經濟發展,還能能夠幫助林業工程建設,起到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凈化空氣等作用。此外通過開發森林旅游資源,擴大林業資源發展項目,既可以保存原有的生態系統,又可以促進林業經濟增長。
(2)過度利用的消極影響。過度采伐森林資源,就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進而影響森林對氣候的調節作用?,F階段林業經濟主要以木材加工為主,木材加工產業就要涉及到對森林資源的采伐,導致人們對森林資源大面積的砍伐。很些地方肆意砍伐,不重視新林的培育,降低了樹木的光合作用,減少了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隨著森林資源的過度砍伐,土地流失日益嚴重,土地沙漠化趨勢增強,誘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1)中溫帶氣候以木材加工為主導。中溫帶地區,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降水量豐富,非常適合森林的培育和生長。因此在我國中溫帶地區適合發展木材加工產業。由于我國木材產品屬于初級產品,木材的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較低,因此在未來的木材產業發展中應該改革生產加工工藝,引進新設備,轉向精細化作業,豐富產品類型,提升產品檔次,提高我國木材加工產業的經濟效益。
(2)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綠色產業。針對森林資源的綠色開發,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不失為一條捷徑。我國的森林資源大多分布在山川丘陵處,植物種類豐富多彩,各種山泉溝壑、奇山怪石、松林美景等美不勝收,是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的自然景觀基礎。
(3)積極開發林地經濟資源。除了木材加工產業外,還可以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林業經濟中林地產業是補充,實現林地充分再利用,地方政府和林業部門可以引導農民開展天麻、木耳等林下種植業以及林地野豬、梅花鹿、冷水魚等養殖業,提高林業經濟效益。
(4)重點發展木本油料能源產業。森林除蘊含豐富的林木資源外,還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質能源,如油茶、文冠果、山杏、油桐、烏柏等木本油料植物。發展木本油料植物,能夠大大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生物質能源的高效轉化。
參考文獻
[1]向中華,曾勝.林業經濟發展與氣候因素的因果關系[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110-112.
[2]向中華,易文德,曾勝.基于Copula函數我國林業經濟發展與氣候之間的關系研究[J].林業經濟,2012,(2):24-27.
[3]周永珍.林業經濟發展與氣候因素的因果關系[J].中國外資,2013,(9):110.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Factors
CHEN Hui-bin
(Jinhua Panan Dalbergia Forest Farm,Jinhua,Zhejiang 322305,China)
Abstract:Forest resources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nomic energy,and it has a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Climate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humidity,precipitation and illumination have decisively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forest and forestry production.Therefore,climate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nomy,and woody oil energy industry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Key words:forest economy;climate relations;woody oil-bearing plant
作者簡介:陳慧斌(1972-),男,浙江金華人,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林業。
收稿日期:2015-12-24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1-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