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旦木·阿布拉
(新疆庫爾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阿瓦提鄉農技站,新疆庫爾勒 841000)
?
推進新疆棉花產業發展對策
哈里旦木·阿布拉
(新疆庫爾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阿瓦提鄉農技站,新疆庫爾勒841000)
摘要:新疆地區依靠其適宜的自然條件,棉花生產占全國50%以上的產量,成為新疆重要的農業產業。但目前由于獨特地理環境的限制,新疆棉花在品種培育、機械化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必須進一步合理規劃布局南疆、北疆棉花主要品種,創建新疆棉花品牌;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推進棉花產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關鍵詞:棉花產業;棉花品種;棉花生產機械化
棉花種植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憑借其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氣候條件,十分適合棉花的種植,并且幅員遼闊的地形,更適宜大面積專業化、機械化作業。新疆所產的棉花占全國棉花產量的50%以上。2006年,我國棉花年產量達到800萬t。但2012年以來,棉花的年產量開始呈下滑趨勢。2014年,全國棉花年產量為616.1萬t,比2013年減少13.8萬t;當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為421.91萬hm2,比2013年減少12.65萬hm2。棉花種植面積與棉花產量緊密相關。
新疆有著豐富的種棉經驗,棉花也是新疆重要的農業產業,近年來遠銷羅馬尼亞、日本、南斯拉夫等國,創造了新疆棉的品牌口碑,市場行情一路向好。考慮到新疆地區缺乏水分的特殊氣候條件,新疆棉花的品種改良一直備受關注,培育出高產量低耗水的棉籽品種對新疆棉花種植業的發展意義深刻。以往新疆主要生產草棉及陸地棉,后由于市場需求升溫,新疆地區自育品種逐漸豐富起來,目前棉花品種主要有新路中54號、短枝棉28、華農10號、華農16號、新審棉61號、新審棉62號等。新疆地區是我國5省長絨棉生長實驗基地唯一成功的地區,成為我國唯一種植長絨棉的地區。長絨棉的發育期較晚,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和較大的溫差,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新疆的氣候及環境優勢使得植棉地區很少發生蟲害、爛鈴等現象,不僅減少了植棉的成本,也為長絨棉的生長創造了條件。
隨著棉花產業的發展,眾多家庭和個體加入到棉花種植行業,高產低成本的棉籽培育也逐漸被生產者重視,很多棉花種植者還致力于棉花品種的改良創新。但帶來的問題是:其一,造成市場上小品種棉花雜亂繁多,影響新疆棉花品牌的建立。其二,新疆的南疆、北疆自然條件差距大,尚未形成適應南、北疆的棉花主產品種棉花品種,棉花的品種、栽培技術沒有形成統一規范。
農業種植應與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相適宜,農業生產布局也應與自然生態發展相適應。新疆地區的棉花種植在短期來看可以保持較高產量,但這種缺乏合理的規劃布局、缺乏科學技術的指導、從全局性、長遠性看,難以推動新疆棉花產業持續發展。因此,首先要科學培育高產低成本的棉籽,并根據不同環境著重推廣適宜的棉籽品種;其次要逐漸規范新疆棉花銷售市場的品種分類,嚴厲打擊非正當的培育、銷售棉花種子謀利的行為,提高棉花生產質量;其三要合理規劃南疆、北疆的棉花種植品種,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道路。
新疆遼闊的土地,為棉花產業大規模專業化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種植環境。而目前新疆大部分地區采用傳統的個體家庭獨立承包或外地人租賃承包經營,整體看棉
植產業種植規模雖大,但因為分散經營,實際勞動生產能力弱、生產效率低,大規模專業化生產模式還未形成,集約效應與規模效益沒有產生。特別是很多新興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方法很難被應用到小而散的生產者中。
要改變目前新疆棉花生產小而散的低效率低效益狀況,必須采取措施推進集約化發展。一是鼓勵棉花生產的個體通過組建棉花生產合作社等形式提高組織化、集約化程度,擴大規模化經營;二是提高棉花生產的技術水平和棉花產業的市場準入標準,形成棉花產業規模化效益;三是發展棉花生產全程機械技術,加強農機與農藝配套研究,特別是要大力推廣棉花采摘、棉花秸桿處理等機械化技術,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機械化生產能力。
參考文獻
[1]郭仁松,劉盼,張巨松,饒翠婷,王宏偉,高云光,趙強.南疆超高產棉花光合物質生產與分配關系的研究[J].棉花學報,2010,(5).
[2]別墅,余隆新,王孝剛,張教海,夏松波,張友昌.抗蟲雜交棉增密栽培技術[J].中國棉花,2010,(8).
[3]陳源,馬愛麗,房靜,董召娣,欒娜,張祥,陳德華.不同密度對穴盤育苗移栽棉花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12).
[4]魏玉強,李金萍.雜交棉適宜密度及配套栽培技術試驗研究[J].新疆農業科技,2010,(3).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Haridanmu·Abula
(Xinjiang Korl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Tekeq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tation,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
Abstract:The Xinjiang region, relying on its superior terrain and suitable natural conditions,accounts for more than 50% of the cotton yield in the whole country.It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Xinjiang.However,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variety cultivation,machinery production and intensive large-scale management in cotton industry still exist.Therefore,cotton variety should be planned reasonably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intensive large-scale management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cotton industry;cotton varieties;mechaniz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作者簡介:哈里旦木·阿布拉(1973-),女,中級農藝師。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圖分類號:S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1-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