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高
溆浦縣級補貼拉長農機發展“短腿”
■周本高
近年來,溆浦縣農業機械化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8%,成為“三農”發展的新引擎。但是,水稻機插、油菜機播發展緩慢,高效植保、集中烘干一片空白,農業發展存在“短腿”,跑不快。縣農機部門搶抓農業供給側改革機遇,調優農機裝備結構,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補齊農機發展短板。縣政府安排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農民購買糧食烘干機、無人植保機、油菜直播機、插秧機、育秧大棚、育秧硬盤、育秧營養基質土,并給予較高的縣級補貼,最高補貼比例達60%左右,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發展農機薄弱環節的活力。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利用自己裝備、技術、資金及場地優勢,購置插秧機、育秧大棚、育秧硬盤、育秧營養基質土、油菜直播機、無人植保機、糧食烘干機,大力發展機插、機播、飛防、烘干作業。據初步預計,全縣今年將新增插秧機40臺、育秧大棚120個、硬盤10萬個、基質土5萬包、油菜直播機30臺套、無人植保飛機6臺、烘干機7臺。機插、機播水平將獲得質的飛躍,高效植保、集中烘干將獲得突破性發展,農機發展“短腿”正逐步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