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山,李 嫻,楊 軍
(成都理工大學 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基于國家公園模式的甘孜州北部康巴文化景觀保護與開發
肖山,李嫻,楊軍
(成都理工大學 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四川 成都610000)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對甘孜州北部康巴文化景觀資源現狀、保護與開發現狀有了全面的認識,分析得出該片區康巴文化景觀保護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探討以國家公園模式保護該片區康巴文化景觀的必要性,并借鑒國際國家公園建設經驗,對其提出建議。
文化景觀;康巴文化;國家公園;甘孜州北部;旅游開發
康巴文化是藏族文化中的一個分支系統,在康巴大地上,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復合、又有康區獨特個性和宗教色彩,具有豐富內涵和底蘊的康巴文化。在語言、服飾、民俗、民居建筑、民間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其明顯區別于其他藏區文化的特殊表現。康巴文化包括情歌文化、格薩爾文化、香巴拉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其他民俗文化等等。
(1)資源現狀。經實地調研,總結得出該片區康巴文化景觀相當豐富,是康巴文化旅游的核心區;格薩爾文化的誕生地;康巴文化的發源地;藏醫藥南派的發祥地。擁有以德格印經院為代表的康巴文化精萃;以阿須格薩爾王誕生地為代表的格薩爾文化;匯集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二百多座寺廟和巴格嘛呢墻、松格嘛呢城等宗教文化;草原部落文化和三巖父系氏族文化、扎壩母系氏族文化、雅礱本教文化等歷史文化活化石等等。
(2)保護現狀。康北文化景觀豐富,康巴文化氛圍保持良好。目前康北地區正在實施“天保”工程,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為文化景觀的保護衍生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此外,政府出臺各項保護政策合理保護文化景觀,精心組織實施保護工作,強化檔案管理,基本完成了“巴塘弦子”電子數據庫建設。
(3)旅游開發現狀。康北旅游業起步較晚,處于待開發狀態,優勢未充分挖掘,旅游產品單一,項目特色不夠突出,旅游產業要素結構不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滯后,且康北各地旅游發展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沒有形成合力,缺乏旅游品牌。
(1)康巴文化景觀保護開發工作仍不足。康北康巴文化景觀保護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深度任然不夠,廣度不足,對非物質文化景觀的整理、挖掘都還有所欠缺。特別是面對甘孜州“全域旅游”的大環境,如何處理旅游開發與文化景觀的保護之間的關系,仍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2)保護開發資金相對缺乏。康北地區社會經濟條件落后,其中甘孜縣、德格縣、石渠縣均是國定貧困縣,財政收入低,社會經濟環境不佳,導致旅游招商與融資困難。而文化景觀的保護與開發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僅靠政府投入,資金明顯困難。
(3)康北各地旅游呈單打獨斗,缺乏合力。康巴文化景觀極其豐富,具有巨大的旅游開發價值,但該規劃區的旅游尚處于初始階段,各地單打獨斗,沒有形成合力,還未具備國際一流的文化旅游品牌。
(1)有利于康巴文化景觀的保護。康北康巴文化景觀具有脆弱性,一旦破壞,就不易修復和再生,所以保護資源是第一要務。國家公園的管理理念便是堅持“保護第一”,其性質和使命便是保護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此,建立康北康巴文化國家公園,有利于文化景觀的挖掘、保護、傳承。
(2)協調康巴文化景觀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的關系。目前,旅游業已是甘孜州重點培養的支柱產業,康北片區是甘孜州的旅游業中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的發展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會給當地的傳統文化、民俗風情和人文資源帶來消極影響,對當地正常的文化生活產生沖突。建立康北康巴文化國家公園,以資源為導向的管理理念,將有效地統籌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系。
(3)有利于資金管理及有效利用。建立康北康巴文化國家公園有助于改善目前國家投資的多頭實施、分散管理的狀況,使得國家資金得到有效利用,合理管理,提高保護效果,促進旅游開發進程。
(4)推動區域旅游發展,穩藏安康。康北是康巴文化發祥地,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地。建立康北康巴文化國家公園,把該區的康巴文化景觀整合起來,創立國際一流的文化旅游品牌,將康北旅游的引爆性項目和帶動整個康北旅游跨越式發展的引擎,對于穩藏安康,實現長治久安具有深遠意義。
(1)完善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對現有職能單位進行整合,成立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管理機構獨立于地方政府,由中央有關部門直接管轄,實現管理主體一元化,避免條塊分割管理。
(2)創新資金籌措機制。在依托財政資金的基礎上,實行特許經營、銀行貸款、企業投資、社會公益基金募集等,吸納社會資金。食宿、交通等旅游相關產業依賴國家公園獲利,政府可以將旅游的相關產業,贏利進行再分配,把適當的份額用于國家公園資源的保護管理。
(3)注重公眾參與。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國家公園各項工作中來,分享旅游發展收益,參與國家公園決策。此外,注重與科研機構、學者專家、非政府性環境保護組織的合作。成立康巴文化國家公園志愿者協會,吸收社會有志之士加入,減輕國家公園的財政壓力,提高國家公園的綜合素質。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Ganzi Kangba Cultural Landscape Based on National park Mode
XIAO Shan,LI Xian,YANG Jun
(School of Tourism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00,China)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the author h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resources,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situation of North Ganzi Kangba culture landscape,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explores the necessity to protect Kangba culture landscape with national park mod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cultural landscape;Kangba Culture;national park;northern Ganzi;tourism development
F592.7
A
2095-980X(2016)04-0093-02
2016-03-06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景觀與游憩研究中心項目“少數民族貧困山區文化景觀可持續發展研究——甘孜州康巴文化國家歷史公園模式”。成都理工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課外科技立項項目“基于國家公園模式的甘孜州北部康巴文化景觀開發與保護研究”。
肖山(1992-),女,四川瀘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