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四川 瀘州 646000)
視頻監控系統的效果在于對視頻圖像的綜合分析和潛在信息加以判斷和深度挖掘,其本質是偵查人員必須從視頻片段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并以此作為突破,從而找到犯罪嫌疑人。但是在現實中,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應用的情況,大多數公安機關認為將視頻探頭布設于所有區域就可以成為天網工程。這種思路是錯誤的,其忽略了對視頻盲區的建設,導致一些重要的視頻資料挖掘工作進展不順,影響了對于案件的整體判斷思路。此外在實際中,只是滿足了視頻的調取和收集,而忽略了信息的深度應用。
雖然視頻偵查因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發展而產生,但目前視頻監控系統的被動地被運用已經不能滿足視頻偵查的發展,而是向前端延伸,希望視頻監控系統能夠主動滿足視頻偵查的需要。特別是在目前全國正大力加強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背景下,這種需求更為強烈。但就目前的管理體制來說,視頻偵查與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分屬不同的職能管理部門。所以,在視頻偵查的實戰需求中會出現與視頻監控的建設管理部門的目標發生錯位或沖突的問題出現。例如,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管理部門更多地是從宏觀社會防控的角度考慮視頻監控系統建設,而對視頻偵查部門亟需的多平臺聯網、視頻追蹤、視頻取證等需求缺乏考慮。導致視頻監控建設工作的欠缺。
案件偵破的關鍵在于線索的支撐,現階段可以從視頻和圖像中獲取的線索很多,所以要對這些線索加以科學管理。在視頻偵查中健全線索管理,可以對圖像視頻中的嫌疑人、嫌疑物、嫌疑車輛等進行分類管理,對同類的線索加以串聯,將案件發生的經過加以還原,協助辦案民警得到有效的線索完成破案工作。
隨著我國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推進,對視頻證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人們對于在法庭上對視頻證據的展示的重視程度愈加提高。證據的展示是指在開庭審理時,由訴訟一方向對方和法庭舉出證據,接受對方當庭質證和法庭審核的活動,也可以稱之為“證據的舉出”。視頻偵查工作終結后,其在偵查過程中發現、固定、提取、鑒定、審查后的視頻證據最終要以客觀形式展示和呈現,作為“呈堂”證據,通常的展示方式包括:視頻現場勘查筆錄、可播放的視頻圖像資料、視頻偵查報告書、視頻圖像(或視頻截圖)辨認筆錄、視頻偵查實驗筆錄、視頻圖像鑒定意見、視頻監控資料見證人陳述等。
為提高視頻監控圖像服務打擊犯罪的效能,建議各局在公安網上創建一個能上傳能下載的視頻監控研判平臺。各派出所根據轄區內每日治安動態,對與案件有關的視頻監控應派專人負責及時提取、收集,初步分類后在視頻共享平臺上實時發布,并存入專用服務器,由各單位辦案民警憑口令隨時入庫檢索,為共享視頻資源、開展打擊、深挖犯罪創造條件。建立最快捷交流的微信群應用視頻信息平臺,做到你我他收集的監控視頻及時上傳、共享效果,能快速給辦案單位民警提供便捷交流溝通,利用涉案視頻對特定地區、特定體貌特征的嫌疑人進行分析、串并、布控,提高打擊犯罪的針對性。
蹲點守候是打擊現行犯罪活動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偵查措施。偵查人員通過對視頻中作案人員的活動規律加以分析,就可以掌握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時間規律、地點規律,然后在附近蹲點守候就可以抓獲犯罪嫌疑人。在攔路搶劫等犯罪案件中,由于這些案件具有連續性、作案地點時間固定等特點,在調取視頻監控信息后就可以掌握其規律,然后就可以在案發時間段和案發地點進行蹲點守候。但由于一些案件發生在偏僻地段,現場周圍沒有安裝有線視頻監控,鑒于無線視頻監控的靈活性,就可以在附近臨時建立視頻監控系統,偵查人員在指揮中心就可知道案情,隨時進行抓捕,打擊現行犯罪。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視頻監控系統已逐步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它在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以及在幫助各類刑事案件的偵查破獲中,都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各種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影響,視頻監控在刑事偵查中的利用效率與利用效果,仍遠遠沒有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視頻影像處理復原技術的研究與探索,以更好的發揮出視頻監控在刑事偵查取證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