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我認為近幾年新入園幼兒工作正處于“半醉半醒”的狀態。在這里我用半醉半醒這個詞主要是想分析兩點;第一點是相對前些年讓幼兒順其自然或必須接受,適應幼兒園生活到現在已經有很多關于幼兒心理和行為方面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指導和意見,而且在家長的指導工作方面也有很多可提供的文獻資料了。例如幼兒園每一年都舉辦的新生家長見面會,新生家長學校和教師們的家訪,關于新生家長的調查問卷和開學第一天老師們認真準備的親子課堂,開放日等等。這些工作為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和減輕幼兒入園焦慮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第二點是每年新入園的幼兒中最少有60%以上的幼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入園焦慮,而且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都會持續這樣的入園焦慮。還有個別幼兒的入園焦慮要持續一個學期或者更長。如要究其原因你會發現各有不同。
老師們在小班的第一個學期往往就會在忙忙碌碌,哄來哄去,疲憊不堪中度過,教學上就是在反復的常規培養中度過。之所以忙,累就是因為準備不夠充足,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也一樣在這樣的摸爬滾打中經歷了三屆的新入園幼兒。
記得第一次接手小班新入園幼兒時因為是第一年工作沒有經驗開學前只是跟著主班老師做一些布置工作,對于如何安撫幼兒和對待家長心里一點兒底都沒有所以當第一周孩子們哭鬧時我只是一個一個的哄。一個哭了抱一個,兩個哭了抱一雙,一天下來基本沒工夫喝水或者解手,更沒工夫坐下來休息。就這樣熬過了半個月的時間終于有大部分幼兒適應了集體生活,還有幾個沒有適應的孩子索性就在家休息了。
第二次接小班的情形現在也是歷歷在目;7月份召開完家長見面會后我便趕緊安排了家訪時間,和家長們約好時間后認真的做了家訪工作,對每一個幼兒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包括嗜好,性格,成長經歷,飲食,作息時間,過敏原等等。其他老師們都進入假期娛樂,旅行時我便開始了辛苦的走訪每一個家庭了,開學時我對班級的孩子們已經很熟悉了可是意想不到的是當第一天的親子活動圓滿結束后家長需要離開時很多孩子還是出現了撕心裂肺的哭鬧。第二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園時雖然比第一屆的孩子的情況好一些但是還是有三分之一的幼兒出現了強烈的抵觸,這樣的情況出現了7——10天左右明顯好轉了。
第二屆的孩子相比第一屆的孩子因為多了細致的家訪工作所以在第一天入園時對我并不陌生,在親子活動時很多性格開朗的孩子都能夠主動和我互動交流,之后的分離焦慮也減輕不少。
我的第三屆小班就在去年9月入園了。我認真分析了前兩屆小班入園的情況后在去年8月份安排了兩項工作;第一個是園內親子活動,第二個是羅列家訪名單進行家訪。
在8月中旬我召集所有新入園幼兒及家長進行了一次游園活動,目的就是讓家長帶領幼兒來幼兒園熟悉環境,認識老師。在與每個家庭做游戲,交流的時候仔細觀察了幼兒并對需要進一步接近了解的幼兒做了備注。接下又按備注的名單進行了家訪,大概對十幾個幼兒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家訪。
在9月1日開學時我們效仿了日本幼兒園的做法進行了階梯型入園的辦法。所謂階梯型入園就是第一第二天家長中午接幼兒,第三第四天睡過午覺家長接幼兒,第五天按正常作息時間接幼兒。經過這樣的努力我驚喜的發現在一周的工作中不僅孩子的哭鬧情況相對以往小班減輕了不少,老師的狀態也輕松了不少,更意外的是家長們也非常認可。
我永遠堅信幼教工作并不是僅靠體力完成的,最重要的是從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中獲取正確的方法,了解幼兒,了解家長,做更有效的勞動,做一名智慧的勞動者。經過親自接手三屆小班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方法我認識到了;新入園幼兒工作中家長和幼兒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兩個重點,只有了解了幼兒和家長才能順利的開展接下來的各項工作。
首先要知道,了解是互相的。只有在雙方都熟悉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去了解對方,才能讓對方打開心扉和自己進行交流。所以我們要了解家長和幼兒的前提是創造條件讓彼此有互動,以最快的方式消除陌生感。
在展開互動后作為幼兒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首先要找準觀察對象;幼兒,家長。找準觀察內容;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方式,幼兒的個人能力。找準切入點和時機;幼兒主動與自己搭訕或尋求幫助時,幼兒離開家長視線時還有針對依賴性太強的幼兒需要用主動與家長進行交流來拉近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以上述種種方式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讓每一次的見面都成為感情的升華。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熟悉了解之外,新入園幼兒還應該對環境有基本的熟悉與了解。幼兒需要熟悉的環境主要包括;幼兒園室內,戶外游戲設施,自己的班級格局,班級用品,班級其他老師等等,作為班主任老師需要提前提供機會讓幼兒熟悉,接近這些環境內容,這項工作雖然一直被忽略但是我認為這項工作應該與新生家長會一樣被重視起來,畢竟以后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是幼兒并不是家長。想要幼兒盡快熟悉幼兒園生活,融入集體活動中我們需要提前讓幼兒消除陌生感。所以提前讓新入園幼兒熟悉幼兒園環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消除減輕幼兒分離焦慮工作的重點之一。
我們一再的強調老師要去了解家長了解幼兒,但是在幼兒園工作中了解永遠是相互的。家長只有在了解了幼兒園工作后才能更準確地協助老師,完成老師下達的任務。也只有在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對老師消除疑慮,信任的把孩子交給我們,在出現事故和矛盾時才能夠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寬容。所以作為老師要學會把自己“推銷”給家長,讓家長從心底接受老師為人處世的風采。
幼兒園工作中的主體是幼兒,我們的服務對象也是幼兒,所以尊重和愛護幼兒是為人師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了解幼兒是必然的但是也不能忽視幼兒的心理感受。在孩子的世界里我們從陌生人到朋友再到知己需要漫長的一段經歷。所以我們慢慢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同時更要讓孩子了解我們。“與其我們把孩子拉過來,不如讓孩子自己跑到我們身邊”這是我在工作中與孩子相處的態度。也是讓孩子消除分離焦慮的捷徑之一。如果孩子視我們為朋友與知己就會無條件的接受我們發出的任何信號,同時通過孩子的信任也會感染到家長,推動家長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幼兒園工作中開好頭,開對頭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切工作的方向引領和基礎的奠定。所以打好新入園幼兒工作的基礎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非常科學和系統的研究和規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