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縣中所鎮中心小學校,四川 涼山彝族自治州 616674)
教育乃是立國之本,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非常重視發展教育事業,而隨著新科技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實施教育的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不過,由于受政治、經濟、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目前仍尚未能夠全方位和大規模地逐一開發少數民族數字化教學資源,而為了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需求,當前最好的辦法就是針對某一學科設計適用于不同少數民族的多語種教學課件。以下筆者就結合實際來簡單談一談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的設計。
無論是什么課件的開發,其本質而言都是一種多學科的有機活動。課件開發需要遵循教學規律、掌控軟件工程、滲透人機交互思想、融合教育和技術理念,這一切都體現在人員、工程及問題的相互交織上面。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我國學生從小學起就要開始學習數學,而小學數學課件的質量更是直接關系著小學數學教學的成效。具體到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課件開發設計上來說,必須要遵從小學數學的自身學科特點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已有規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課件開發過程和模型,找出課件開發項目的成本、進度及質量三者之間的恰當平衡點,重點突出課件的交互性,堅持教學設計與優秀教學理念,盡可能地使課件同時滿足少數民族地區師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開發設計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通過讓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觀看課件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同時也讓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對課件的應用而逐漸更加深刻地理解先進的教學理念及學會和嘗試更加優秀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培養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促進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的主要學習者乃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師和小學生,因此在設計課件之前要先對這兩者進行深入分析。首先,對于教師而言,課件要能夠使其更加詳盡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把握整體教學情況,同時課件還要能夠將更好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思路及教學方法等傳遞給教師,從而對教師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其次,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生而言,課件要能夠充分了解其的思維特點、記憶特點、文化基礎及特有的認知結構,無論是在內容難度、講解步驟還是呈現形式等方面,都要盡可能地符合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特點,以及要趨向學生的“心智模型”。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中的所有內容都要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進行設計,并且要符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等教材內容,不得超出這個范圍,以及每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之間不得有差異。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的開發必然需要一定的成本,這是影響課件能否順利設計完成及投入使用的一項重要因素。鑒于在經費方面的限制,課件可能無法將小學1-6年級數學教材中的全部知識都涵蓋進去,因此這就需要對實際內容進行一定的取舍,最合理的方式就是選取《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小學數學主要知識點和重要教學思想與方法作為課件的主要內容。
根據上述分析,結合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和以往教學規律,以及依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思想,對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進行綜合設計。設計時要合理選取各個知識要點,遵循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完整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并且積極采用情景式教學等教學模式,嫻熟運用Flash動畫等先進技術,盡可能地使課件內容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還要設計形式多樣的交互方式,方便人機交互、學生之間交互及師生之間交互,讓學生能夠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轉變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及應用的過程,使學生得到思維、情感及方法等多方面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在整個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中,故事及故意人物要貫穿始終。為此,可以專門為課件設計一整套的故事人物:1名漢族教師(女)、1名漢族學生(男)、1名維吾爾族學生(女)、1名哈薩克族學生(男)、1名蒙族學生(男)、1名藏族學生(女)及1名彝族學生(女),所有人物的形象動畫均要符合其各自的民族特點,并賦予其相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名字,以及當處在不同年級的課件中時,6名學生的年齡也要有相應的變化。
本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的故事場景設定以“游學”為基礎,將故事的發生地點均選擇在上述6個不同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內,并融入相應的民族風土人情,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這6個民族的不同特色。
本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涵蓋了小學數學1-6年級共12冊教材中的內容,初步計劃每冊教材內容為1張光盤,每張光盤分為課件名稱、教學單元選擇、學習內容選擇、學習這四個界面,其中學習界面中又包含有故事導入、探究活動、強化練習及知識拓展這四個環節。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件的制作必須要符合教育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師生特點,并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完整進行設計。為此,教育部門與相關工程部門必須要協力合作,盡快設計出符合要求的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