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馬克思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當前我國環境問題已經成了我們中學生這一代的最強聲音。我國為了保護環境,制定了基本的環境保護政策,并且將其認定為我國基本國策。現階段,由于過度開發環境,以及對應的過度使用資源,造成了比較惡劣的環境影響,例如霧霾等,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我們中學生的上課也會經常受霧霾的影響而停課,口罩已經成為家中最多的物品之一。面對環境的惡化,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以及保護我們的地球是我們每個中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黨的十八大報告正式將“生態文明”作為國家的一項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小康社會”,表示了我國治理環境問題的決心,并且在發展中尋求人與自然的平衡已經刻不容緩,真正的推行綠色發展的理念。中學生如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代表了我國的未來,因此,在探討環境保護時,更應該將中學生作為主要推廣對象,真正的提倡環保,使得環保從最小處做起。
中學生低碳環保意識認同內包含中學生低碳環保意識內化狀況、低碳環保行為外化表現。認同的內涵主要指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知識、生態價值觀的了解、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節約糧食、綠色消費、循環經濟、再生物品回收等。為了真正的了解中學生對于低碳環保的認識,首先閱讀了大量文獻,并且參照文獻,結合部分中學生的特點,出具了一套調查問卷:《鹽城中學生低碳環保意識認同狀況問卷調查表》。問卷中具體包括了五十道題,而可以將其分類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個人信息調查,第二部分便是詢問中學生對低碳理念的認同,包括減少垃圾食品的使用以及節約用水用電、等一類具體項目。然后將結果做出具體劃分,劃分主要以1分作為最低,6分最高,1分主要代表從不,而6分代表每天長時間多達8小時。根據發放問卷,被調查者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在結果分析中,孩子們所反饋的得分越高,生活中對低碳環保理念的認識程度便越低。最后采用SPSS10.0軟件包分析所得到的所有數據,然后采取對比,主要對比由于項目不同進而帶來的差異性。分析鹽城的中學生低碳環保意識認同情況的狀況、特點以及規律,通過調查問卷所反饋的信息明確中學生對環保理念的認識,尤其是針對低碳環保的相關認識。本研究調查的對象為鹽城中學生,鹽城下屬抓喲分為六縣市以及三個區,22所中學的近5000多名中學生,調查采用分男女、分年級抽樣方法。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0份,回收4625多份,回收率達92.64%。回收后剔除無效問卷13份,實得有效問卷4612份,有效率為92.38%。
調查結果表明:完全不知曉低碳環保的人僅占3.4%,說明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低碳環保的途徑比較多,而且對概念有了足夠的認識;但是真正了解低碳環保的仍然占據少數,大部分人都只是聽過這個詞,很多學生是通過媒體宣傳進而了解了這個詞,而該詞語代表了積極內涵完全不了解。很大一部分中學生只關注和自身有關的生活理念,認為環保問題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并且只關注切身利益。通過調查我們可以認識到,很大一部分中學生缺少對應的社會責任感,更缺乏保護環境的意識,值得我們對自身的教育采取反思。
調查結果顯示:51.2%的學生并沒有節約用水的概念,在生活中也不太關注用水情況。僅33.6%的學生擁有者節約用水概念,僅僅2.4%的組成曾經在生活中使用循環用水。在部分縣住宿在學校的中學生調查問卷中顯示,中學生為了省勁不用手洗衣服,經常把水龍頭開到最大利用水的壓力來旋轉洗滌衣服,每次洗衣服都會有大量的水被浪費。當前對中學生水資源節約意識的教育的加強刻不容緩,節約水資源最重要的是從平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做起,養成節水的優秀品質。
調查對象4000多人中,92.1%的中學生沒有養成最后離開教室或宿舍就切斷用電器電源的用電習慣,而且存在13.6%的學生不能按時關閉電腦。很多用電器只要當電源插頭插在插口上,便會產生微弱的電力消耗,進而在學校中往往存在著較多的電力損耗,積少成多帶來了電力浪費情況。
整體數目中,能將食堂飯菜全部吃完的只占21.6%,而其他部分中52%的學生會有剩飯,而35.5%數目的學生偶爾會剩下一些飯菜。而剩飯剩菜的處理也比較統一,便是“倒入泔水缸”。一些中學生整體家庭條件較好,進而父母從未向他們普及勤儉的概念,使得中學生對節儉的認識也較淡。
綠色消費含綠色飲食、綠色出行以及節制消費等。通過具體的調查分析:存在93.4%學生喜歡在學校周邊經營的燒烤攤,曾經吃過并且喜愛燒烤食品。與之對應的便是55.63%的學生喜歡油炸食品。當然此類食品比較美味,更適合中學生的喜好,不過其中的危害同樣較大,長期食用此類食品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其中并且含有大量的致癌物,很容易破壞人體正常平衡,使得人體內部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出現性質變化;同時燒烤中富含三大致癌物質之首,同時加重了腎臟的負擔,將燒烤食物與煙對比,通常情況下食用一次烤雞腿便相當于六十只煙,并且學校周邊的小食品攤多數不能按照衛生標準制作食品,很多有翟磊視頻采用的甚至是地溝油。一旦應用不合格油品,勢必會導致本來便不健康的視頻更加不健康。并且就學生日常飲用而言,大部分學生喜歡有色飲料,其中含有比較多的添加劑,而只有少量的學生喜歡飲用白開水。進而飲料同樣會帶來身體的不健康。另外調查顯示有46.9%的學生習慣每日騎電瓶車上學,66.7%學生一般喜歡騎自行車上學,17.9%學生喜歡不行上學。這一項調查是基本符合低碳環保意識現狀的。但是有86.7%的中學生喜歡騎吉安特等高檔自行車,73.4%的中學生喜歡到大型購物商場高消費。當前的中學生認識低碳生活程度仍然較低,很大一部分學生不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以及積極意義,在此種認識程度上,難以開展相關推廣。
通過統計調查結果,可以得出:有84.4%的學生沉迷網游,而且此情況農村中學生網游現象高于城市中學。24.6%的中學生長期泡在網吧內,并且經常在網吧包夜等,將網游作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網吧整體環境比較惡劣,影響了中學生身體健康。其中部分農村中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家中僅僅是爺爺奶奶幫助燒飯,在家學習幾乎無人看管,他們沉迷網絡,而產生心理問題、生理問題較多。另外農村中學男生9.3%的學生抽煙。抽煙這一習慣不僅影響了人體健康,更是影響了環境。煙頭極難分解,通常需要數年的時間才會自然降解,進而勢必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安全問題以及環境問題,同樣帶來了較大的污染危機。
面紙,屬于生活日常用品,自身所包含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在中學生群體中也大受好評,尤其是女生,更是習慣在出門后購買一包面紙,以備不時之需。進而通過我們的統計資料顯示,存在99.4%的學生習慣應用面紙,并且具體的使用方法也帶來了大量紙張的浪費。而并不用面紙的只占據0.6%,一方面由于面紙的整體價格比較低廉,另外一方面便是由于其確實比較方便。落實到面紙資源消耗上,其勢必會消耗掉大量的樹木資源與水資源,要是生產質量更加高的相關面紙,如潔面紙巾等等,制作過程和消耗資源更多。可見,面紙并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其對環境污染已經資源喜好同樣較多。
從調查統計顯示:只有5%的中學生有意識的杜絕塑料袋使用;僅僅4%的學生習慣自帶購物袋的生活方式,超過76.6%的學生一直在使用超市所提供的塑料袋。只有9%的中學生堅持不適用此類一次性用品。中學生中,很多同學都會購買豆漿類似食品,經銷商會提供給一次性用品方便實用,基于中學生的大量購買進而使得一次性的廢品大量增多,不僅僅是此種同時還存在一次性飯盒以及筷子等。不僅僅是此類食品,同時還包括例如奶茶等都會產生大量的一次性產品。此類產生的各種一次性物品屬于現代重要污染源,一些嚴重的甚至在大海中都隨處可見,例如塑料瓶子等。探討塑料的生產,其在石油中提取而出,并且會消耗掉大量的電能以及各類生產能源。石油的總體儲量是有數的,只會越用越少。塑料屬于主要白色污染源,由于其自身降解比較困難,帶來了比較大的環境問題,一旦將塑料袋成功分解,可以分解出比較多的各類油品,因此減少其在生產中的消耗,并且針對降解問題開展新措施都十分必要。為了保護環境,進而為我們提供的基本生活環境保證,在生活中應該有效的鼓勵環保袋的應用。針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形成中學生低碳環保意識認同感較差的現狀成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由于中學生自身的認知程度不夠,在真正的生活中很難認識到碳含量過高對我們整體生活的影響,進而很難形成低碳環保意識。二是關于環保的教育程度不夠,教育的主體單位應該包括家庭與學校,不過在兩者中間,都缺少了環保意識的教育,使得內外大環境都存在確實,中學生普遍缺少環保意識也就不足為奇了;很多現在家庭教育存在明確誤區,一方面過于嬌慣孩子,很多家長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孩子消費的需求,此類事件造成了孩子并不存在節儉的意識;另外一方面便是由于家庭教育更重視成績,使得家長和孩子共同認為只要成績好便已經足夠,忽略了綜合成長與綜合教育。三是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伴隨著我國理念的不斷開放,進而使得西方的拜金主義進入到我國,直接影響了我國的大環境。當外來理念進入中國后,我國對該理念的使用以及消化并不充分,進而使得整體社會環境對環保的認識同樣存在誤區。?中學生是未來祖國的接班人,也是祖國的花骨朵。青年一代更應該認識到身上的重擔,明確自身的責任與使命。通過加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使得他們具有更加綜合的能力,并且可有效的幫助他們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使得他們的能力與意識更加全面。
1.中學校園中便應該增加低碳環保的宣傳內容,提升基礎宣傳力度。以教師作為宣傳骨干與典范,進而有效的宣傳低碳環保意識。實際工作中,可以將教師中的環保典型作為榜樣,進而以其具體的實際在全校中做到有效宣傳。并且宣傳部門應該在校園中的各處增加環保標語,例如教室、寢室以及食堂等位置,當然不同地方的具體標語同樣有所不同,例如在校園食堂便應該鼓勵學生不要浪費食物等;同時可在校園廣播站內增加低碳環保的宣傳節目,于每天的固定時間點定期開展低碳環保講座,使得全體中學生可以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下收聽到節目的重要性,同時保證具體的宣傳時間與宣傳手段。
2.要制定相關的措施推進環保行為。能源已經成為了世界問題,不論是我國或者是其他國家而言,能源都屬于第一問題,通過世界所公布的世界能源調查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在吸納階段不采取節約的行為,世界整體勢必在幾年內便會面臨到能源短缺問題,因此為體現我國的全民節約,更應該在中學階段便制定相關措施,使得整體都明確環保行為的積極意義,并且真正的落實到行動中。學校要在校園網站加大網上宣傳低碳環保,制定一些評比的標準。在一定時間內開展全校評比,并且在校園的特定場所中開展有償應用方式。并且低碳環保意識可以作為優秀學生評比的硬性標準,例如優秀團員等,促進中學生的榮譽感,進而使得低碳環保更加具有綜合市場;
3.中學可以在全校加大開展低碳環保方面的辯論賽,討論會,有獎征文活動,以宣教演講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低碳環保意識的滲透,提高中學生對低碳環保的認同感;也可通過開展班級主題團日活動,去引導中學生開展對應的實際活動,進而真正的宣揚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
4.低碳環保的宣傳同時可以放置在課堂中,也就是教師講課時便應該注意低碳環保理念的推廣。首先中學老師要具備低碳環保意識,并定期利用班會時間宣傳環保、宣傳低碳,促進學生低碳環保意識的認同。在課余時間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外出去做也謝社會實踐,實踐的內容便與低碳環保有關,一方面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另外一方面幫助他們建立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