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晴隆縣委黨校,貴州 晴隆 561400)
毛主席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因素。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目標,迫切需要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當好干部,在自身崗位上有所作為并干出一番業績,首先就必須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干部敬業與否,直接關系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正確貫徹執行,關系著黨的事業能否順利發展,關系著國家能否長治久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6月29日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偨Y下來好干部最根本的一條是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敬業奉獻精神。作為黨員干部不能給人以“假大空”、“庸懶散”的印象,弄虛作假可能一時得利,但最終會身敗名裂;偷懶耍滑可能身體安逸,但必然導致精神空虛。
中國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業精神,孔子稱之為“執事敬”,朱熹解釋敬業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倡導“敬業”,黨員干部敬業奉獻,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胡耀邦有幅對聯:“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勤政敬業,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標志,也是黨員干部為官從政起碼的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我們黨的宗旨,更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為官從政的根本規范和要求。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該日省吾身:入黨為了什么、當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給人民和后代留下什么這個重要問題。每個黨員干部,自身的閱歷有深淺、能力有大小、知識有局限,但只要自覺做到勤政敬業,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盡心盡力盡責,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會得到組織的認可和群眾的稱贊。
從事任何事業都必須有一種敬業精神。荀子說“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講的是干工作、做事情一定要有敬業精神。美國著名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說:“一個人假使沒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擁有敬業的精神,你同樣會獲得人們的尊重;即使你的能力無人能比,假設沒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就一定會遭到社會的遺棄?!睂τ邳h員干部來說,更應該敬業,把工作當成成就自己人生的事業去做,讓自己的人生價值無限延伸。要對工作常懷敬畏之心,常有食不甘味、寢食難安的危機感,唯恐力有所不及、想有所不全、慮有所不周。我們應該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無私獻身精神,做到對待工作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努力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服從組織需要,服從工作安排。
一個干部能否做到敬業,與其自身的官德修養是分不開的。所謂官德,也就是從政道德,是為官當政者政治素養、道德品行、思想作風、工作態度、廉潔理念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德為官之魂,官德是檢驗干部素質的“試金石”,也是干部能否做到敬業為民的關鍵。
師有師德,醫有醫德,為官從政,就應講“官德”。人有良好德行,才能敬業向上,積極進??;干部有良好官德,才能心系群眾,為民謀利。作家簫軍說過:“好人不見得是好官,但好官首先是好人。”品德是做人之魂,官德是為官之基。領導干部是否有德,是否切實樹立和踐行科學發展觀,不僅關系到個人的修養素質,更關系到人民福祉、國家興衰。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做到了為政以德,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權才會牢牢掌握在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黨才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黨員干部勤政敬業,要靠堅強的黨性來保證,而黨性修養的基礎就是德性修養,其核心是道德品質的自我完善和修養。沒有德性修養,談黨性修養就是一句空話!為官之道,德在其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雖任職一縣,但他的光輝形象照亮大江南北,成為領導干部的楷模。鄧小平曾說過“共產黨員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時下,一些干部一門心思圖升官,謀發財,不顧群眾感受,不管人民疾苦,將官德拋之棄之,讓人寒心,為人不齒?!?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不斷完善黨性教育體系,致力于提高干部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笨梢婞h性教育與官德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務必重視加強官德修養,不當庸官、懶官、散官,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謀事創業上。官德缺失必然導致“四風”盛行。如“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形式主義、“頭重腳輕根底淺”的官僚主義、“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都是官德缺失的表現,已經成為當下貪污腐敗屢禁不止的重要誘因。法網恢恢總有漏洞,道德自省無處不在,只依靠刑法而不教育干部明德知恥,就不可能鍛造出堅強的黨性。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多項“禁令”的出臺,對各級領導和機關干部的工作要求更高,作風要求更嚴,各種不應有的待遇和生活享受也隨之減少或取消,為此,有的同志便發出了“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的感嘆,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懶官”、“看官”。這些干部普遍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認為干事就難免會犯錯,不干事才不會違規,于是為官不為、當太平官,滿足于“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這種思想,背離黨的宗旨,傷害群眾感情,損害政府形象,危害很大。身為黨的干部,理應站好崗,執好勤,來不得半點虛假。“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領導干部要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晝無為、夜難寐”和“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求真務實、忘我工作,努力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這才是人民希望看到的好干部。
中國傳統文化高度重視官德建設,很早就確立了修身正己立德為人之大本的思想。如“明德慎刑”、“為政以德”、“公生明,廉生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等等,這些思想強調的都是修身正己立德的本根作用,今天仍然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是盡孝。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愛心的源頭,是一個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點?!鞍偕菩橄取?,孝是中華民族的最基本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更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今天,我們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揚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范。
二是慎欲。古人講,“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不達。”為官者的情趣愛好,不僅僅是個人行為,也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社會行為,有時候甚至關系著國計民生。為官者應慎重對待自己的愛好,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夠陶治情操,提升品位,增進身心健康;低級的生活情趣,必然渙散斗志,消磨意志,使人的道德滑坡。所以領導干部要做到面對誘惑保持平和心態,看到紛擾守住一顆初心,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
三是公正。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做官從政的人要有正大光明、公正無私的作風,正直坦蕩、剛直不阿的氣節,以權謀私與共產黨人的道德本質是格格不入的。領導干部必須弄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端正權力觀念,做到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當好人民的公仆。
四是廉潔?!扒迦缜锞蘸畏潦荩缑坊ú晃泛?。領導干部要把清正廉潔作為自己的立身之魂,執政之德,“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作為黨員干部,應該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秉持“事業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觀念,自覺地在思想上、感情上和生活上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火墻”,不見誘心動,見財心癢,見色腦昏。
五是好學。良好的官德不會自發產生,是以一定的理論修養和知識水平為基礎的。一個人的本領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雖然世人把孔子奉為“生而知之”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也承認,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皩W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要當個好官,就必須堅持不斷學習,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然后努力從減少應酬中“擠”時間,從擺脫事務性工作中“騰”時間,真正把學習作為人生的第一樂趣,作為工作的第一需要,不斷在在增能立德上下功夫。
六是力行。對黨員干部來說,勤政敬業是政治要求,更是行為準則,必須貫徹到立身做人、為官從政的具體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力行,《周易》就講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黨員干部也要發揚剛毅堅卓、發憤圖強的精神,身體力行,切實為老百姓辦實事。不辦實事,老百姓的信任感就會降低、政府公信力就會打折扣。事有千件,貴在實干,想法很好,辦法不妙,就會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再好的路線、綱領也實現不了,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變形走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蔽覀円欢ㄒ凑樟暯娇倳浱岢龅摹叭龂廊龑崱币?,加強官德修養,錘煉敬業精神,一方面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于“積善成德”,另一方面要防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做到防微杜漸,切實做一名“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