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 海寧 314400)
優秀的傳統民間美術在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民間美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有利于凸顯設計的獨特藝術魅力,這種極富個性化的設計理念正是我國傳統民間美術的藝術價值體現。因此,傳統民間美術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重要的聯系,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并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研究如何將傳統民間美術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正是推動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傳統民間美術中,蘊含著豐富多彩、極具個性化的藝術造型,這些藝術造型給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借鑒依據。傳統民間美術造型獨特、千姿百態、變化多端,這與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有重要關系。傳統民間美術來源于千千萬萬個民間藝術家的創新思維集合,是我國藝術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民間美術注重的是實用性,因此在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將其應用在祈福與祭祀當中。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也很好地貫徹了這一價值理念,實用性已經成為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主要元素。除此之外,傳統民間美術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怡神[1]。
怡神是人們在積極創造藝術作品的過程中,表現出的為人們所廣泛關注的思維及情感。像一些剪紙、民間作坊上的印花設計、建筑物上的雕梁畫棟等等,這些創作中都凝聚了藝術家的辛勤勞動,花費了他們巨大的精力,是他們集體智慧的結晶。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也是將自身的情感經歷與獨特的審美視角融入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中。這種情感經歷的有機融入,既是藝術設計者自身的個人價值取向,也是與使用者擁有審美共性的充分體現。審美共性作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核心理念,正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傳統民間美術一脈相承的重要體現。
傳統民間美術影響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在精神層面上影響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傳統民間美術具有造型簡潔、獨特、單純的重要特征,這剛好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2]。傳統民間美術的內涵極為豐富,在很多藝術造型中都蘊含著祈福的思想,這些理念也逐漸貫徹到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中。
傳統并不單單代表了過去,它也可以隸屬于現代。我們不能將傳統與現代分隔開進行研究,這就會忽視傳統民間美術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間的聯系。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民間美術,也不能夠囫圇吞棗,全盤接收傳統民間美術[3]。要有所選擇、有所創新,將傳統民間美術中符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元素充分融入其中,使二者能夠相互交融、相互創新發展。我們需要巧妙地將傳統民間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延伸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中,從而推動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發展。
傳統民間美術的形式主要體現在造型、紋樣及色彩等方面。在將這些藝術形式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中時,不能僅僅追求形式上的一樣。而是要基于傳統民間美術的基礎上,不斷借鑒其創作經驗。通過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來不斷融入時代元素,從而能夠在精神層面上散發出一種叫勢的東西。進而讓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能夠擁有較高的藝術層面及精神層面,使得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也能夠擁有自身獨特的靈魂,為現代環境藝術作品賦予新的內涵及意趣。使得人們可以在觀賞現代環境藝術作品時,不僅能夠感受形式美,還可以感受到其內在的深厚情懷。
在將傳統民間美術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時,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傳統民間美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在其中能夠有效融入時代元素。從而贏得人們的審美認可,進而激發使用者的感情共鳴。因此,這就要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人員需要不斷將傳統民間美術中的元素及符號實施重組、重構后再進行升華,從而形成創意豐富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設計人員還可以適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對傳統民間美術元素進行科技創新,讓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能夠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進而讓現代人更能接受與采納。
我國的傳統民間美術具有造型豐富多彩的特征,就像天津的泥人與湖北的剪紙一樣。這些造型都有較為濃厚的地域特征,蘊含著地域色彩及地域元素。設計師可以基于此基礎上,通過融合與創新的方式來將傳統民間美術中的地域元素有機地融入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去,進而創造出具有濃厚地域色彩、受人們喜愛與青睞的現代環境藝術作品。所以,設計師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與審美特點,科學合理地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地域元素,進而使創造出的作品更具人情味與民族風味。
總而言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傳統民間美術之間具有重要的聯系。因此,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人員需要立足于傳統民間美術之中,充分挖掘其精髓所在,并能夠通過不斷創新,進而將現代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讓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特點及審美需求,從而推動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