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牧區舍飼養羊技術
隨著退耕還林、封山禁牧政策的出臺,舍飼養已經成為了趨勢,本文從羊舍選址、品種選擇、調整產羔季節、飼養管理、疾病預防等方面總結了舍飼養羊的技術要點,以供養殖場戶參考。
舍飼養羊;選址;品種;飼養管理;疾病預防
易縣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端東麓與華北平原交界處,屬于山區大縣,隨著禁牧政策的出臺,傳統的山上放牧模式已被禁止,舍飼養羊已是大勢所趨,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還保護了生態環境。
2016年易縣人民政府出臺了禁養區、限養區的規劃,所以在選址時首先要符合縣政府的規劃。選址一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的條件合理進行建設。羊舍一般應建在遠離村莊500 m以上,選擇地勢高、避開風口、有水源、遠離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方,坐北朝南,夏季涼爽干燥,冬季向陽溫暖。羊舍面積,一般每只控制在育肥羊0.7~1 m2,種公羊4~6 m2,成年母羊1~2 m2。
羊的品種首先應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切合生產實際。選擇出欄快、抗病強、經濟效率高的品種。在易縣適合舍飼圈養的綿羊品種有:小尾寒羊、小尾寒羊雜交改良羊及用夏洛克、無角多賽特、薩福克、小尾寒羊雜交改良的本地品種羊;山羊品種有波爾山羊及雜交改良后代,絨山羊及雜交改良后代。
羊群結構上,理想的公母比例是1∶36,繁殖母羊、育成羊、羔羊比例應為5∶3∶2,可保持高的生產效率、繁殖率和持續發展后勁。
由于北方冬季太冷,羔羊產出后成活率低,我們可以適當將配種時間調整到春季2~3月,秋季9~10月,羔羊產出后可以避開寒冷的冬季,羔羊適應能力快,提高經濟回報率。
4.1 羔羊的飼養管理。羔羊一般是指從出生到斷奶這段時間,經歷3~4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要實現提高成活率、保證羔羊健壯、提高斷奶標準、斷奶后易于飼喂的管理目標[3]。對于剛出生的羔羊應保證在半小時內吃上初乳,由于3 d內的初乳具有免疫抗體,可提高羔羊的體質。10 d左右訓練其采食,20 d左右飼喂精料,1~2月齡羔羊,采食量日漸增大,采取喂草為主、補充精料為輔相結合的飼喂方式。2~3月齡每日每只羊可補飼精料0.3~0.5 kg,胡蘿卜0.2~0.3 kg,青干草自由采食。3~4月齡時就要對其進行斷奶。
4.2 育成羊的飼養管理。育成羊一般指從斷奶到第一次配種繁殖的這段時間,大概是3、4月齡~18月齡,這個時期是羊長得最快、發育最快的時候。舍飼養管理過程中要飼喂優質的青飼料和精飼料,同時搭配青干草、青貯飼料等,每天喂精料0.4 kg左右。
4.3 育肥羊的飼養管理。在育肥前要對羊群進行一次徹底的驅蟲,注意飲水,補充鹽分,遵循先粗飼料后精飼料逐漸增加精飼料比例的飼喂模式,如果飼喂氨化飼料和青貯飼喂料要謹防氨中毒和酸中毒。

要想羊不生病,就要保持日常環境的衛生,并做到及早預防。及時清理羊舍內的糞便,保持飼飲用具的衛生,對羊舍、運動場實施定期消毒;場門、場區入口處設消毒池,消毒藥液要經常更換,保持有效濃度,并謝絕無關人員入場;不喂食變質和發霉的飼料;每年3月、6月、9月、12月各進行一次全群驅蟲;堅持自繁自養,盡可能不從外地購羊,一定不要從疫區購買草料;細心觀察羊群,發現異常羊或發病羊應立即隔離治療,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1]金安才仁.舍飼養羊技術要點[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1(11):74.
[2]郭巖松.非牧區舍飼養羊技術[J].農村養殖技術,2011(08):11.
[3]梁炎鋒.淺談舍飼養羊的飼養管理技術與羔羊常見病的防治[J].農業與技術,2015,35(12):163~164.
074200 河北省易縣農業局 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