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河北省唐縣人民醫院, 河北 唐縣, 072350)
?
宮腔黏連術后連續性或周期性雌激素對復發率、月經改善率及妊娠率的影響
李濤
(河北省唐縣人民醫院, 河北 唐縣, 072350)
關鍵詞:宮腔粘連; 雌激素; 人工周期; 復發
宮腔粘連常見于多次人工流產或者刮宮術后,患者子宮內膜破壞,進而引起宮腔的部分或者全部閉塞[1]。宮腔粘連患者常表現為閉經、月經量減少及反復流產等。宮腔鏡是目前診斷宮腔粘連的金標準,臨床中也常采用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對患者進行治療[2-3]。臨床研究[4]顯示,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后復發率較高,預后較差。本研究對本院120例宮腔粘連患者進行治療,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接診的120例中、重度宮腔粘連行宮腔鏡術的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表法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 ① 患者出現閉經、月經量減少或者反復流產等癥狀; ② 患者經宮腔鏡或者B超確診為中、重度宮腔粘連; ③ 患者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并且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④ 白帶常規檢查正常; ⑤ 正常已婚,且有妊娠需求的患者。排除標準: ① 既往有閉經或者月經不規律病史的患者; ② 使用宮內節育器的患者; ③ 患者存在子宮肌瘤、宮頸息肉等其他致陰道出血的疾病; ④ 合并有糖尿病、血栓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不能服用雌激素的患者; ⑤ 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心、肝、腎及精神疾病的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4~41歲,病程為3~24個月;合并有子宮肌瘤6例,疤痕子宮3例,子宮內膜異位癥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5~39歲,病程為3~22個月;合并有子宮肌瘤7例,疤痕子宮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狀況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觀察組:首先對患者進行宮腔粘連宮腔鏡下分離手術,術后留置Foley導尿管在宮腔內。在其球囊內注入3 mL生理鹽水,并在宮腔內注入2 mL玻璃酸鈉防粘連處理。術后3 d,給予患者2 mL的玻璃酸鈉進入宮腔。術后第4天,將留置的Foley導尿管拔出,并且將同等大小的宮形環置入宮腔。同時,術后給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36,北京市衡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規格:1 mg×21片/盒)3片3 mg,每日2次,連續口服進行治療。連續使用56 d,在患者治療的最后6 d,給予患者黃體酮膠丸(國藥準字H20040982,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 0.1 g×6丸/盒),每日2丸200 mg。在本周期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2個人工周期的治療。具體為:戊酸雌二醇片3 mg/次, 2次/d, 共口服21 d; 最后6 d, 加服每日2丸200 mg黃體酮膠丸。
對照組:雌激素治療方案為給予4個人工周期的戊酸雌二醇片3 mg/次,2次/d,共口服21 d;最后6 d,加服每日2丸200 mg黃體酮膠丸治療。其余治療方式與觀察組相同。
1.3觀察指標
術后3個月,對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并對月經改善及妊娠率進行調查分析。月經改善效果:有效表示患者的月經量較治療前明顯升高,或者恢復正常水平;無效表示月經量較之前未出現明顯改善。宮腔粘連的分度標準為[5]:重度表示患者的輸卵管的開口和宮腔的上端閉鎖,有宮壁粘連,累及3/4以上的宮腔;中度是指患者的輸卵管的開口和宮腔的上端出現部分閉鎖,宮壁粘連累及1/4~3/4的宮腔;輕度是指輸卵管的開口和宮腔的上端病變程度較輕,且宮壁粘連累及小于1/4的宮腔。
2結果
術后3個月,觀察組宮腔粘連復發輕度6例,中度5例,重度0例,總復發率為18.33%;對照組宮腔粘連復發輕度14例,中度10例,重度5例(8.33%),總復發率為48.33%。觀察組重度復發率和總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觀察組患者的月經改善有效率為91.67%(55/60),顯著優于對照組71.67%(43/60)(χ2=8.0148,P=0.0046)。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及子宮體積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的妊娠率為55.00%,分娩率為41.67%,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5.00%和10.00%(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發生肝腎功能損害0例,乳房脹痛1例,胃腸道反應1例,陰道不規則出血2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發生肝腎功能損害2例,乳房脹痛1例,胃腸道反應2例,陰道不規則出血1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χ2=0.4364,P=0.5089)。
與治療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宮腔粘連是指由于創傷、感染等因素所致的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受到損傷,進而引起宮頸管和宮頸肌壁發生粘連[6]。宮腔粘連嚴重影響育齡期婦女的月經狀況及生育功能,因此需給予患者積極的早期治療和處理。臨床研究[7-8]顯示,宮腔粘連的診斷較為困難,手術的風險性和術后復發率均較高。隨著婦產科宮腔鏡技術的引入和發展,宮腔鏡直視下宮腔粘連分離術成為目前臨床診治宮腔粘連的重要措施。但是,術后復發率仍然較高,成為目前針對宮腔粘連患者治療及預后研究的重點、難點[9]。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1個月,瘢痕修復前會出現大量的炎性滲出,肉芽腫增生和膜狀的粘連。此期間若子宮內膜未得到修復,則會發生宮腔鏡術后的粘連[10]。術后宮腔粘連復發,會嚴重破壞患者的子宮基底層,導致患者子宮內膜及腺體的再生能力出現明顯的下降[11]。因此,在宮腔鏡術后1個月,在宮腔內置入水囊,形成物理屏障,可以隔離宮腔的創面,并且注入玻璃酸鈉預防粘連。與此同時,給予患者雌激素口服治療[12]。雌激素能夠刺激子宮內膜的生長,從而將以前形成的粘連和纖維化疤痕覆蓋,加速裸露部分的上皮化,使得相互之間不粘連,促進新生內膜的生長,達到預防術后粘連發生,改善患者月經狀況的作用[13-14]。
目前,對于宮腔鏡下宮腔粘連術后雌激素治療的方法有傳統的人工周期治療和連續性口服雌激素治療[15]。傳統的人工周期雌激素治療,方法即是戊酸雌二醇片3 mg/次,2次/d,共口服21 d;最后6 d,加服每日2丸200 mg黃體酮膠丸。連續性雌激素治療則是連續使用雌激素56 d。本研究對宮腔粘連患者應用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術后置入球囊并且注入玻璃酸鈉預防粘連處理,同時應用口服雌激素促進子宮內膜生長修復,從而預防宮腔粘連術后復發,改善患者的預后狀況。正常狀態下,雌激素受體會隨著卵巢雌激素的周期而變化,而且呈現增殖期水平的升高和分泌期水平的降低。連續性雌激素治療,在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的同時,可以抑制處于增生期的子宮內膜迅速向分泌期轉化,進而促進子宮內膜生長。
參考文獻
[1]劉玉環, 趙玉婷, 蔣東橋, 等. 大劑量雌激素對中重度宮腔粘連預后的影響[J]. 山東醫藥, 2012, 52(12): 14-16.
[1]劉玉環, 趙玉婷, 蔣東橋, 等. 大劑量雌激素對中重度宮腔粘連預后的影響[J]. 山東醫藥, 2012, 52(12): 14-16.
[2]許鳳. 雌激素在宮腔粘連術后的應用研究[J]. 中國民康醫學, 2014, 5(15): 58-59.
[3]王愛香. 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術后再粘連的預防及療效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27): 4299-4301.
[4]Carranza-Mamane B, Havelock J, Hemmings R,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in women with otherwise unexplained infertility[J].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15, 37(3): 277-288.
[5]Evans-Hoeker EA, Young SL.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nd intrauterine adhesive disease[J]. Semin Reprod Med, 2014, 32(5): 392-401.
[6]陳蓉. 不同劑量雌激素聯合球囊子宮支架治療宮腔粘連療效對比[J]. 中國藥業, 2015, 10(15): 120-121.
[7]黃芳, 蔣競, 趙玲軍, 等. 大劑量雌激素預防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復發的療效評價[J].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8): 43-46.
[8]劉蕓, 段華. GnRH-a治療對中、重度宮腔粘連手術結局的影響[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4, 14(6): 522-525.
[9]喬琳, 何援利, 章正廣, 等. 置入防粘連膜與否在中重度宮腔粘連治療中的效果比較[J]. 廣東醫學, 2013, 34(18): 2779-2783.
[10]何玉萍, 孫家玉, 李晉平, 等. 雌激素配伍孕激素在吸宮術后預防宮腔粘連的作用[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4, 9(7): 43-45.
[11]Roy K K, Negi N, Subbaiah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estrogen in the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fter hysteroscopic septal rese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4, 40(4): 1085-1088.
[12]宋芷霜, 郭寶芝, 劉愛珍, 等. 重度宮腔粘連術前不同劑量雌激素預處理的研究[J]. 中國傷殘醫學, 2015, 23(11): 89-90.
[13]蔣志峰, 封意蘭, 趙仁峰, 等. 宮腔粘連電切術后預防再次粘連的研究進展[J]. 廣西醫學, 2014, 10(9): 1269-1272.
[14]劉暢浩, 陳勍, 盧淮武, 等. 宮腔鏡宮腔粘連切除術及術后雌激素應用的療效分析[J].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1, 20(2): 157-158.
[15]屈夢園. 預防宮腔再粘連形成的研究進展[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3, 29(3): 177-180.
收稿日期:2016-03-02
中圖分類號:R 711.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1-137-02
DOI:10.7619/jcmp.2016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