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鑫, 張 利, 葉細容
(1.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醫院, 湖北 大冶, 435100;2.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消化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
間苯三酚預防膽總管結石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胰腺炎的效果
柏鑫1, 張利2, 葉細容1
(1.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醫院, 湖北 大冶, 435100;2.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消化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關鍵詞:間苯三酚; 膽總管結石;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胰腺炎
胰腺炎和血清淀粉酶升高是膽總管結石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術后十分常見的并發癥。研究[1-2]顯示,胰腺炎發病率約為3.5%,部分患者可發重度胰腺炎。本研究探討間苯三酚對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胰腺炎發生率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大冶市人民醫院普外科和鄭州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膽總管結石并行ERCP取石術的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經超聲、膽管造影及CT掃描確診為膽總管結石。將11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5例和研究組55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8例,平均年齡(59.31±12.87)歲;研究組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齡(58.65±11.38)歲。所有患者術前血清淀粉酶均在常規水平,且無胰腺炎病史。
1.2方法
研究組于ERCP術前0.5 h給予患者肌肉注射地西泮(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864)10 mg+山莨菪堿(安陽九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1023063)10 mg+哌替啶(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13)50 mg,同時取間苯三酚(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766)1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實施靜脈滴注。對照組于術前0.5 h給予患者肌肉注射地西泮(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864)10 mg+山莨菪堿(安陽九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1023063)10 mg+哌替啶(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13)50 mg。
2組病例術前均禁食8~10 h,術后空腹24 h,術后給予規范化抗生素與靜脈補液等治療,術后24 h內不再使用任何治療胰腺炎的藥物[3],治療期間嚴密監測患者是否發生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
全部病例于術前3 h及術后6、24 h對血清淀粉酶(AMS)進行測定,觀察病例的腹痛及體征等。參考文獻[4]制定胰腺炎的診斷標準,ERCP術后發生胰腺炎有關的臨床表現(如腹痛、嘔吐、發熱等癥狀)持續至少24 h,可判定為胰腺炎。若同時出現AMS水平高于常規水平3倍以上,可判定為高淀粉酶血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對兩組患者的高淀粉酶血癥和胰腺炎發生率進行比較,運用非配對資料t檢驗對AMS兩組之前的數據進行比較,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術前2組患者的AMS水平均在常規范圍內。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后6、24 h的AMS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表1。研究組高淀粉酶血癥與胰腺炎發生率分別為12.7%(7/55)與5.4%(3/55),對照組高淀粉酶血癥與胰腺炎發生率分別為23.6%(13/55)與14.5%(8/5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近年來,大量研究[5]顯示胰腺炎發病高危因素主要分為與操作有關病因和與患者有關病因兩個方面。與患者有關病因包含胰腺炎病史、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SOD)、青年患者及女性患者等。與操作有關病因包含胰管反復造影、置管障礙、預切開術及細菌感染等。此外,工作人員的技術是否熟練也是影響胰腺炎發生的因素之一。目前,臨床上對于胰腺炎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能完全闡明。由于膽總管結石在進行ERCP手術過程中反復置管操作,對十二指腸乳頭及括約肌形成機械性損傷,從而使得SOD發生痙攣和乳頭出現水腫[6]。患者容易出現惡心與嘔吐等癥狀,胰管內壓力上升,膽汁脈沖式地流進胰腺的導管,最終使腺泡或胰管受到化學性或流體性的傷害。膽管受到細菌感染等均可能造成胰液引流阻塞,胰酶分泌受到阻礙,最終造成胰腺于自身體內消化。由此引發核因子KB(NF-KB)核移位,NF-KB核移位對胰腺炎產生起到關鍵作用[7],其可導致炎癥因子等大量增生、積聚并浸潤其他組織,增加對胰腺組織的傷害與破壞。這一系列的過程發生十分迅速,大部分患者發生PEP是在實施ERCP術后6 h內。通常情況下,AMS水平表現為一過性上升,適當對患者進行禁食和補液支持等針對性的治療,大部分病患均能夠在數天內恢復到常規水平范圍,然而仍大概有5%左右患者發生典型的急性PEP[8]。而高淀粉酶血癥則是膽總管結石ERCP術后胰腺受到輕度傷害的征兆。
對于胰腺炎高危因素及病理機制,目前臨床上通常采取加貝酯、硝酸甘油、IL-10、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抗菌藥物等防止胰腺炎的發生。臨床上在采取針對性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聯合解痙鎮痛的藥物共同治療,能夠有效預防胰腺炎的發生。臨床上通常使用的解痙鎮痛的藥物有阿托品與山莨菪堿(654-2)等,此類藥物雖然具有明顯療效,價格也較便宜等優勢,然而用完此類藥物后往往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如臉紅、嘴干、心慌、頭暈頭疼、視力減退及排尿障礙等[9],特別不適用于合并青光眼及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故選擇安全性較高的解痙鎮痛藥物對于臨床治療胰腺炎尤其重要。間苯三酚(1,3,5-三羥基苯)是結構獨特的新型純平滑肌解痙藥物,能夠迅速對人體膽道、胃腸道及泌尿生殖道三者的平滑肌起到效果,控制以上三者的平滑肌發生收縮反應現象,去除平滑肌痙攣,從而達到解痙鎮痛的目的[10]。該藥與阿托品類和罌粟堿類解痙藥物有所不同,其親肌性與選擇性較強,不僅對發生痙攣的平滑肌效果顯著,而對于未發生痙攣的平滑肌損傷較小。與過去其他此類藥物比較,其最大的優勢是不存在抗膽堿能的功效,既有消除平滑肌痙攣的作用,而且不會發生抗膽堿能樣的不良反應,防止發生心慌、頭暈頭疼、視力減退及排尿障礙等副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2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在常規范圍內。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術后6、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高淀粉酶血癥與胰腺炎發生率分別為12.7%與5.4%,對照組高淀粉酶血癥與胰腺炎發生率分別為23.6%與14.5%,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間苯三酚預防膽總管結石ERCP術后胰腺炎安全性及有效性較高,能明顯降低PEP和高淀粉酶血癥的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田琳, 楊虹, 劉東杰, 等. 奧曲肽聯合加貝酯預防ERCP術后高淀粉酶血癥及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 (21): 41-43.
[2]D?br?nte Z, Toldy E, Márk L, et al. Effects of rectal indomethacin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ERCP acute pancreatitis[J]. OrvHetil, 2012, 153( 25): 990-996.
[3]冷曉暉, 楊雍. 間苯三酚治療急性腹痛的療效分析[J]. 醫學信息, 2013(16): 227-227.
[4]胡占勝, 張健康. 生長抑素在預防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癥中的臨床作用[J].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25): 28-30.
[5]賀建功. 生長抑素聯合雙氯芬酸鈉在膽總管結石內鏡下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后胰腺炎預防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 2015, 8(8c): 42-44.
[6]王建杰. 間苯三酚治療急性腹痛的臨床觀察[J]. 中國衛生產業, 2013(25): 103-104.
[7]Song L Y, Zhao Q X, Kong X J, et al. Efficacy of ENBD in the preventionof post-ERCP pancreatitis and hyperamylasemia in patients with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 analysis of 65 cases [J]. World Chin JDigestol, 2010, 18(16): 1724-1727.
[8]應群貞. 間苯三酚聯合硫酸鎂治療急性胃腸炎痙攣性腹痛[J]. 中國急救醫學, 2011, 31(1): 87-88.
[9]王芳, 王玉珍. 間苯三酚聯合地西泮對產程影響的臨床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 2012, 50(20): 134-135.
[10]柳建茹, 單志剛, 韓智群, 等. 間苯三酚在急診科治療急性腹痛的應用探討[J]. 廣州醫學院學報, 2013, 41(4): 99-100.
收稿日期:2015-10-16
中圖分類號:R 57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1-166-02
DOI:10.7619/jcmp.2016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