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荊州市分行服務“三農”工作的策略研究
張蓉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434000)
農業銀行把面向“三農”、服務“三農”做為本行的基本職能和市場定位,堅持把服務好“三農”放在改革發展的首要位置,確立了面向“三農”的藍海市場發展戰略,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模式。文章將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荊州市分行服務“三農”工作的策略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荊州市;“三農”
(1)注冊資本及資產規模的要求相對較低。銀監會要求,在縣(市)設立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其注冊資本金額不得低于300萬元人民幣,而在鄉(鎮)設立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其注冊資本金不得低于100萬元人民幣。相對于其他銀行不得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注冊資本的要求而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設立的資本金要求非常低。
(2)具有相對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對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設立發起人的要求,發起人必須要有至少一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單一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股東的,持股比例應在20%以上,單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及單一其他非銀行業企業法人和其他關聯方合計持股例應在10%以下。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前提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設立的資本對境外金融機構及境內所有資本開放,這樣的股本設立,讓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進來,使股權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所以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產權多元化的股份制商業小銀行。
(3)向明確的對象提供金融服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設立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三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都是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開發設計出滿足當地農村金融特點的產品,其市場的定位就是農村低端及部分中端金融市場,其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支農、扶農、惠農。可以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對象相當明確,主要就是農村地區的農戶、涉農微小企業。
(1)適應“三農”經濟需求的金融產品少。由于機構縮減,缺乏競爭,長期以來,農村的金融服務產品種類單調,基本上只有傳統的存貸匯業務,中間業務和外匯業務種類很少,金融增值服務更少,存款僅是傳統的定活期,貸款也僅限于傳統的種養殖業,而對于農村中新興的產業,農民新的需求,如教育貸款、消費貸款、住房貸款等基本上沒有涉足。農村金融缺乏個性化服務,服務手段簡單粗放,只求量的增長不求質的提高。
(2)農村金融服務存在缺失。在市場經濟體系運行中,金融商業化運作,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各金融機構網點按照效益保本點測算,低于甚至略高于保本點的營業網點被大量撤并,出現農村金融服務“空洞化”現象,如網點最多、分布最廣的農行,網點也主要集中在城區、經濟開發區和發達鄉鎮,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十分有限,有的金融機構每年還有在撤并網點,大部分縣域金融機構在鄉鎮一級沒有網點,導致農村金融體系嚴重萎縮。
(3)“三農”經濟融資服務存在梗阻點。①現有金融信貸產品、準入標準與流程,多是出于項目營銷和加強內部管理的需要,難以適應“三農”經濟的特點。②金融信貸產品支農效率不高,不能適應農業經濟貸款“急、頻、少”的要求。呈現貸款周期與農業生產周期特性不一致,即使獲得貸款的農民也無法按農業的生產周期特性進行靈活周轉使用,增加了借貸成本。③利率政策沒有優惠,融資成本高。“三農”融資渠道少,資金大部分從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央行支農再貸款和民間借貸而取得的,為了抵御風險,追求利潤最大化,其貸款利率大大高于基準利率且不斷上浮。
(4)“三農”經濟金融信貸扶持呈現弱勢現象。①一是農村金融機構基層營業網點大多沒有貸款審批權,屬于單純的存款機構。縣域經濟發達的,則支持項目經濟,吸收的存款大多通過系統上存流向城區,金融網點吸儲融資的作用大于放貸促發展的功能。②融資擔保困難,金融信貸都以有效擔保為前提,而“三農”項目基本上位于農村,其資產形態確認形式相對不配套,開展抵押、保證、質押等很難落實,特別是農村的房地產評估不便,估價不高,抵押登記收費高,有的金融機構不愿承辦甚至規定不辦理位于偏僻鄉鎮的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③農村信用環境欠佳,“依法借貸、依法還貸”的意識還未得到普及,加上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終身責任制,使農業放貸積極性降低。
(1)更新服務理念,強化服務“三農”意識。中國農業銀行服務“三農”不僅是國家政策的需要,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中國農業銀行在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原則的基礎上,應更新服務理念,增強做好“三農”金融服務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服務好“三農”放在改革創新的首位。
(2)創新管理機制,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國農業銀行要立足縣域面向“三農”,確保“三農”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創新內部管理機制,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當前,中國農業尤其要針對“三農”業務存在著客戶種類多、差異大、普遍缺乏有效抵押和質押品、信息不對稱嚴重等現實情況,著力構建有別于城市業務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特別是在市場規劃、授信審批流程、考核激勵、人力資源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同時建立服務“三農”業務的垂直管理機構,培養專業服務隊伍,積極發展“三農”專業銀行。
(3)創新金融產品,滿足農村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中國農業銀行面對日益增長和多樣化的縣域個人金融需求,既應做好一般性金融服務,又應加快研發和推廣包括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等內容的家庭保障結構性金融產品和投資理財產品。同時,針對不同的客戶群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以培育穩定的個人客戶群體,并且向縣域提供、推廣與大中城市一樣的包括金融超市等具有特色的金融服務,從而引導縣域個人金融消費結構的升級和縣域居民良好金融習慣和信用記錄的培養。
(4)加大服務“三農”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國際經驗表明,農村金融的改革發展應該有一定的農村金融政策的扶持。政府應根據國情,提供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持,并且要建立財政和金融之間良好的流動和協調配置機制,從而達到增加信貸投入和發展農村金融的目的。
(5)建立農戶微貸業務體系,服務好農民生產生活。將為人民服務從而使其收入增加為工作的核心,為基地農戶、家庭農場、經濟合作組織、個體工商戶等進行微貸方面的服務,從而使其能夠順利地進行生產與經營;為經濟水平較高的農民提供消費信貸、投資理財以及網上銀行等服務;為經濟水平較低的普通農民提供較小額度的普惠性貸款,從而使得其能夠進行再生產,盡快的脫離貧困。
綜上所述,對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來說,想要保證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三農發展的金融需求,就必須將自身的發展與三農問題進行有效的結合,對所服務的客服進行細化,在進行產品研發的過程中具有針對性,能夠具有自身的特色。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Serving Issues of Agriculture,Farmer and Rural Area in Jingzhou by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ZHANG Rong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Agricultural bank takesfacing“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and serving“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as the basic functions of bank and market positioning,putsserving“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in the first place,establishes lanhai market development strategy targeting“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and actively exploresthe pattern of commercial bank's service for“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The papermakes a detauked study on strategies for serving issues of agriculture,farmer and rural area in Jingzhou by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Jingzhou city;issues of agriculture;farmer and rural area
F832.2
A
2095-980X(2016)09-0100-01
2016-08-13
張蓉(1987-),女,湖北荊州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