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晚,夏春華,江燕姬,劉付東標
(廣東海洋大學 園林系,廣東 湛江 524000)
廣東海洋大學熱帶濱海景觀課程的實踐基地建設
鄧晚,夏春華,江燕姬,劉付東標
(廣東海洋大學 園林系,廣東 湛江524000)
圍繞廣東海洋大學創新培養海洋科學人才的重大戰略,針對濱海景觀型園林學科人才制定了相應的實際培養方案。文章以廣東海洋大學園林學科正在進行的熱帶濱海景觀課程的實踐基地建設為主題,通過熱帶濱海景觀課程與實踐基地的介紹,從合作模式、設施建設、教學內容構建、管理及評價機制四方面進行展開論述。
熱帶濱海景觀課程;實踐基地;課程改革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我國“要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以建設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圍繞“整體規劃、重點建設、內外結合、校局共管、注重特色、分部實施、互利雙贏”基本思路對人才進行規劃建設。而熱帶園林設計人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以廣東海洋大學園林專業2013年新修訂的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大綱為依據,以“熱帶濱海型園林景觀設計人才培養體系重構”的省級教改課題為參照,以滿足實踐教學需要、完成實踐教學任務為前提,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目標,與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相結合。
熱帶濱海景觀課程是緊密圍繞廣東海洋大學創新型海洋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做出的課程安排,針對在校園林專業本科生而開設,具有地域特殊性及學科獨特性。課程以熱帶濱海景觀規劃設計為主,主要涉及我國熱帶濱海地區的海洋環境景觀規劃與設計,包括氣候環境的影響、歷史古建的保護與規劃、地域特色的體現、景觀設施的安排、濱海開放空間與濱海旅游行為、交通組織等研究。此外,還輔以植物學、園林樹木學、花卉學、景觀生態學等課程。
湛江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這里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非常適宜紅樹林生長,在湛江市沿海灘涂天然分布紅樹林達7200hm2,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30%。它屬森林與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熱帶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包括紅樹林資源、鄰近灘涂、水面和棲息于林內的野生動物。湛江紅樹林保護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真紅樹和半紅樹植物15科24種,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種,是我國大陸海岸紅樹林種類最多的地區。記錄有鳥類達194種,是廣東省重要鳥區之一。此外,貝類有3綱41科76屬130種,魚類有15目60科100屬139種。
資源共享:自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成立以來,園林專業學生每年到廣東湛江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行濱海景觀資源方面的相關實習。實習期間,雙方交流信息、成果,聯合申報課題,分析儀器相互免費使用。聯合指導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雙方聯合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學生幫助完成部分科研任務,同時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聯合培養研究生:廣東省湛江市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在職研究人員選送到廣東海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結合科研課題完成學位論文;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到保護區進行課題研究,完成學位論文。聯合開展科學研究:雙方對“紅樹林景觀生態分析、資源保護評價、紅樹林繁育”等課題開展了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實踐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訓。師資隊伍由學校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基地依托單位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共同組成,通過承擔科研項目、出國深造、國內交流、在職攻讀學位等方式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選派參加工作時間長,長期擔任科研工作,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副高(或高工)以上研究人員親臨一線指導學生實習。以精品課程、教學名師為基礎,依托學科優勢,建設1個由教學水平高、學術造詣深的教授(或副教授)領銜,副教授、講師、助教及教輔人員組成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建立有關校外實踐教育的教學運行、學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規章制度。主要制定《教學任務書》、《課程實習大綱》、《實習指導書》、《學生管理手冊》、《教師考核標準》、《學生考核標準》等文件。實驗室、室外教學科研基地和生產基地建設。建設好3個室內實驗室:濱海景觀資源分類實驗室,濱海景觀規劃設計實驗室,濱海景觀資源展示實驗室。3個室外實踐基地:濱海景觀水生植物園(1hm2),熱帶特色雨林景觀植物園(5hm2),熱帶特色山地植物園(10hm2)。開發學生科研潛能、創新實踐項目建設,聯合申報廣東省大學生創新性課題,學生參與基地單位科研課題。必需的實踐教學用品和基本生活設施,主要包括實驗室用具、小型儀器、室外作業工具等添置,學生食堂餐具的添置。
(1)實踐體系。熱帶濱海景觀課程的實踐基地技術先進、管理規范、實驗教材完備、師資力量雄厚,形成以教學、科研、生產結合為主線的完整實踐教學體系。學生開展創新性試驗,參加科研項目時推行導師制,由專人指導,每個導師指導2~3名學生。并按照實踐基地開設的課程成立課程組,每組有3~4名指導教師組成,其中校方教師2名,基地方1~2名。
(2)實踐內容。勞動課包括植物園管理和公益勞動;教學大綱規定的課程實習,例如植物學、園林樹木學、花卉學、景觀生態學、生態學、城市綠地規劃、風景區規劃、熱帶濱海景觀規劃設計等課程;創新性試驗項目,主要是本科生申報的省級創新課題;畢業論文(設計),實際工作可以成為學?;蛘呋貑挝谎芯咳藛T科研課題的部分內容;基地單位科研助手工作,學生利用假期幫助基地單位研究人員開展課題研究,并根據實際工作獲得一定報酬。
(3)課程建設。①實踐教學大綱,教學大綱重點是教學內容的更新;②實踐教學計劃,根據濱海植物的物候期,打破常規,靈活安排教學時間;③實踐教學指導書,教學指導書體現學生自我思考,自己制定實習流程的特點;④實踐教學任務書,任務書體現每次實習的工作量,作為實習考核的條件;⑤制定考核標準,包括教師指導考核標準和學生實踐考核標準。根據基地實際情況和技術特點,對原有教學文件進行重新修訂,新修改的文件將更加貼近園林景觀資源研究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就業需求。
(4)企業課程。①珍稀濱海景觀識別:重點掌握珍稀濱海植物的景觀價值、利用方式;②濱海景觀資源的收集利用:重點了解主要熱帶濱海景觀資源如紅樹林、水生植物、熱帶棕櫚類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栽培要點;③濱海景觀規劃設計:了解和掌握不同濱海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掌握濱海園林景觀最常用的規劃設計程序、方法;④現場踏勘分析:主要熟練掌握常規現場分析方法,了解部分特殊濱海景觀資源評價的原理、內容、步驟。
(1)培養管理模式。培養模式是一種對于培養過程的設計與建構,強調的是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過程形態。廣東海洋大學園林專業的濱海景觀實踐活動以校內外導師聯合培養、學生自愿參加為主,其培養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①基地管理與運行實行基地管理委員會制,主任、副主任委員分別由院所企事業領導擔任,委員由學校、學院和院所企事業相關專家組成;下設基地管理辦公室,設辦公室正、副主任,負責基地的日常事務和雙方的聯系溝通;②基地建設經費由雙方協商解決,國家針對基地建設的撥款必須無條件應用于基地建設與管理;③每年基地根據任務實際需要,提出接收實習生人數,學校根據學生專業,遴選實習學生進入基地實習,學校負責學生政治思想、實習紀律的管理與考核,基地指導教師負責日常管理和學生專業能力考核;④每位學生安排一位校內實習指導教師和基地實習指導教師,校內指導教師需不定期深入基地了解學生實習動態。
(2)校方職責。在學校方面,廣東海洋大學熱帶濱海景觀實踐由農學院及下屬園林系負責,其職責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要求,確定每次實習的時間、內容、人數和要求,提前一個月與實踐基地所在單位聯系,共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在參加科研立項、學術交流、論文發表等方面,為實習基地所在單位提供方便;為學院實習指導教師、實習基地所在單位的實習指導人員提供工作和生活方便,并按學院和實習基地所在單位雙方的約定,為實習教學基地所在單位工作人員支付勞動報酬;聽取實習基地所在單位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對實踐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方式等提出的建議和意見,結合學校教學實際及時進行改革。
(3)基地方職責。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職責是:參與學校實踐教學計劃、實驗方案等研究與制定,結合本單位實際,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出意見和建議;接受學校學生實驗實習,協助學校安排好學生實驗實習內容,組織好學生實驗實習工作,指導學生實驗實習全過程;按學生實驗實習要求,提供實驗實踐場地、儀器設備、原材料等,選派本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生實驗實習指導教師;加強學生實驗實踐期間的管理,參加學生實驗實踐的成績考核和鑒定等工作;結合本單位實際,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為學院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幫助。
(4)雙方經費投入保障。基地依托單位——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科研基礎扎實,科研資源極其豐富,單位日常開支由廣東省林業廳撥款。單位每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林業總局公益性行業科技專項、環保廳環境保護公益行業基金項目、林業總局種質資源保護專項、科技部林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廣東省科技計劃等項目。每年項目經費千萬元以上,可以保障室外基地建設和實驗室條件建設。廣東海洋大學根據學生培養方案,每個實踐環節預算一定經費,做到??顚S?。
(5)制度保障。成立由學校和基地雙方領導、教學骨干共同組成的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具體管理基地的建設事項。廣東海洋大學與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簽訂“熱帶濱海景觀設計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明確雙方的義務和責任。廣東海洋大學園林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確定了實踐教學環節,訂立了各種制度保障實踐教學任務的完成。通過制定建設規劃、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保障“熱帶濱海景觀設計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基地”的有效運轉。配備高素質的師資和管理人員,制定詳細的基地實踐教學大綱和評估、考核標準,建立健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管理規章制度,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運行中的有效監督與管理,明確責任,確?;氐恼_\行。加強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指導與管理,建立定期檢查指導工作制度,協助共建單位解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實踐教學基地做好建設、發展、培訓的各項工作。
廣東海洋大學園林專業濱海景觀課程的實踐基地建設是以熱帶濱海特色性教育思想為指導,以課程體系改革為切入點,以培養學生熟練掌握園林景觀設計方法為基礎,以弘揚熱帶濱海景觀設計的個性為目的所進行的教學改革。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可以培養園林及相關專業學生深入鉆研學科的精神,提高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學水平,完善整個學科體系,最終將學校的園林專業打造成為具有“熱帶濱海景觀設計”特色且能夠獲得社會認同的學科專業。
[1]張葦,鄒發生,戴名揚.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鳥類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野生動物雜志,2007,28(2):40-42.
[2]王曉輝.一流大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Landscape Course 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DENG Wan,XIA Chun-hua,JIANG Yan-ji,LIU Fu Dong-biao
(Landscape Department,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00,China)
Based on the major strategy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s Cultivation of marine science personnel,our school has developed the appropriate practical training program for those garden talents who were major in the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on going practice bas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s its subject,by introducing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curriculum and practice base,this article describes from the mode of cooperation,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teaching content 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course;practice base;course reform
G642
A
2095-980X(2016)09-0123-02
2016-08-12
鄧晚(1989-),女,湖南郴州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