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勇林
(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張家港 215600)
汽車發動機新型教學新模式研究
戴勇林
(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張家港215600)
文章主要探討了汽車發動機案例教學、汽車發動機虛擬拆裝、汽車發動機實物拆裝及故障診斷的理論——模擬——實踐“三位一體”教學新模式,打破傳統的理論——實踐模式或實踐——理論——再實踐模式,力求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操作能力。
汽車發動機;新型教學;案例式教學
汽車發動機相關課程是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其教學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今后學生的汽車維修水平,還會影響其他專業課的教學。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打破傳統的理論——實踐模式或實踐——理論——再實踐模式,對汽車發動機案例教學、汽車發動機虛擬拆裝、汽車發動機實物拆裝及故障診斷的理論——模擬——實踐“三位一體”教學新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論知識以工作原理、結構為主,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時感覺枯燥、難度較大,而案例式教學成為發動機理論知識學習的突破口之一。
案例教學法是行為導向教學法中的一種,它是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以培養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案例”形式而進行的教學,即以案例帶動教學。在汽車發動機相關課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學,側重于對汽車發動機結構、工作原理的講解,形成“三個突破”。①教材內容結構上的突破。打破原有課程內容編寫模式,基于汽車維修工作過程,故障即是案例,圍繞常見故障、典型故障,與各汽車維修企業的維修技術總監開研討會,結合維修實踐共同編寫特色教材,保證課程理論知識的完整性、連貫性、前瞻性。②教師教學能力上的突破。擔任本課程的教師都具有研究生學歷,在汽車維修企業至少脫崗實習半年,參加過省級汽車維修技能大賽,具備“雙師”資格。與此同時,長期聘任汽車4S店汽車維修技術經理常年授課,保證在校專任教師及時了解汽車新結構、新技術,緊跟汽車發展步伐。③學生學習態度上的突破。在案例式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采用各種學習方法,如現場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引導、啟發和協調的作用,讓學生單獨或協作完成工作任務,以獲得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只依靠教師,還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完成工作任務,養成積極、主動、有團隊意識的學習態度,積極向汽車維修企業的用人標準靠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教科書等,承載信息的種類和能力都顯得十分有限,遠遠滿足不了現代教學的需求,而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已經逐步進入課堂教學領域。
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開始注重汽車仿真教學平臺的開發,在汽車仿真教學平臺的建設方面多采用引進招標成品商用軟件的模式,雖然軟件的仿真水平較高,如上海景格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鵬達計算機系統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各類汽車仿真教學軟件,但存在引進成本較高、模塊功能使用限制較大、知識結構升級困難等問題。
基于匹配實驗室發動機的虛擬拆裝清楚發動機結構、理解工作原理是提高汽車維修技能的根本。基于實驗室發動機型號研發發動機仿真教學平臺,解決了學生在進行發動機拆裝時存在的以下困難問題:發動機型號與教材內容不匹配,實踐中發動機拆裝部分環節有改動,教師需現場再講解,事倍功半,學生實踐往往不了了之;可用于拆裝的發動機數量不足,造成學生實踐周期過長,影響教學進度;教學用發動機隨著拆裝次數的增多,大大縮短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增加了學生實踐成本及學校支出。同時,也解決了學院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通過汽車發動機虛擬裝配打破了傳統的理論——實踐模式或實踐——理論——再實踐的模式。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企業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故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是教學根本。通過汽車發動機案例式教學與基于匹配實驗室發動機的虛擬裝配實習,學生對發動機結構、名稱、工作原理及相互連接已經有了深刻認識,此時汽車發動機實物拆裝應突出重點,即汽缸蓋拆裝、活塞拆裝、曲軸和凸輪軸拆裝等,實物拆裝注重質量和效率。一方面是學生對前一階段汽車發動機結構、工作原理學習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教師對案例式教學、虛擬裝配實習教學模式的檢測,形成反饋機制不斷完善“三位一體”教學新模式。
此外,通過汽車發動機拆裝具備熟練使用各種工具和設備能力,如套筒扳手、內六角扳手、氣門拆裝工具、活塞環拆裝工具等,讓學生充分動手,使用熟練。同時,對發動機內部曲軸能否轉動,活塞環是否完整,連桿螺栓、缸蓋螺母是否完好,附件是否缺少等都應作徹底檢查,上課時應保證完整無缺,對易損件應在工位上備好。把一個完整的發動機交給學生拆裝,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是對學生掌握整個汽車發動機知識的綜合測評,也是對專任教師采用“三位一體”教學新模式的綜合評定。通過汽車發動機實物拆裝及故障診斷這一環節,使學生再次加深對汽車發動機結構、名稱、工作原理及相互連接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提高汽車發動機理論知識到實踐知識的轉化率。同時,在排除汽車發動機常見故障的過程中,教師講解汽車維修作業注意事項、診斷基本流程、各種維修工具、檢測設備使用方法,可逐步培養學生在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滿足汽車維修企業的用人需求。
采用汽車發動機案例教學、虛擬拆裝、實物拆裝及故障診斷的理論——模擬——實踐“三位一體”的教學新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地、直觀地認識汽車發動機內部結構及裝配關系,深刻理解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為學生以后進行汽車故障診斷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完善教學素材,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汽車發動機拆裝實習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可為專任教師今后從事汽車發動機相關科研奠定基礎。
[1]趙亮.汽車發動機相關課程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10,(2):50-52.
[2]郭美花,姜峰.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探討[J].科技視界,2013,(15):28.
[3]蔡興旺,王斌.汽車發動機構造與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分析[J].韶關學院學報,2003,24(9):96-99.
[4]張玉平,田冰雪.MIT實踐教學及其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146-149.
[5]葉麗華.《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0,(55):174-175.
Research on New Teaching M ode of Car Engine
DAI Yong-lin
(Zhangjiagang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Zhangjiagang,Jiangsu 215600,China)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utomobile engine case teaching,automobile engine virtual tear open outfit,automobile engine real disassembling and fault diagnosis theory,simulation,practicing“three-way integration”teaching model,and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theory to practice or theory to practice to practice,aiming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 and operational ability.
car engine;new teaching;case teaching
U472.43
A
2095-980X(2016)09-0145-01
2016-08-08
戴勇林,主要研究方向:汽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