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林
南方洪澇給養豬業可能帶來的危機與機遇!
董廣林
筆者朋友圈被6000頭豬場的悲慘遭遇刷屏,朋友圈同情心泛濫,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畢竟還是善良的多!除了悲情之外,我們是否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呢?面對這種風險,豬場的危機意識哪去了?即便是遇到了如此嚴重的洪澇險情,難道橡皮筏轉移不能用?把損失降低一點是一點的辦法一個都沒有嗎?
天災人禍,不可避免,而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趨吉避禍是很正常的商業思維,可悲的是我們很多人可能是舒服日子過的太久了,已經喪失了企業經營中的危機意識,特別是我們行業中這種現象越來越多,豬場的盲目擴張、疫苗抗生素的濫用、彎道超車的慣性思維、豪賭翻盤的運營作風……危機意識呢?
天災無情,盡力而為!暴雨天氣現在是有天氣預報的,盡管現在很多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并不是那么……你懂的!但是趨吉避禍的風險意識還是要有的!
如果最近附近的暴雨天氣較多,風險較大,為何不考慮提前出欄?如果豬相對較小,為何沒有應對方案?至少搞幾個橡皮筏以備不時之需還是能辦到的吧?有時候,我們真的也要學習老鼠的危機意識,不是嗎?
拋開人的問題及氣候的因素,我們還要分析洪澇過后對于養豬業存在的風險,其一是濕度問題,暴雨天氣在南方造成的濕熱天氣會帶來什么?原料儲存中的霉變變質問題。飼喂過程中的霉變變質問題,大豬的高濕高熱應激問題、水源污染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會帶來什么?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由于大水把經常接受陽光暴曬的表層土壤沖走了,而深層的土壤存在的一些病原或者有害的物質及微生物會不會大量的復活、繁殖?而淹死的動物或者農業及工業生產中存放的有害物質會不會擴散?特別是豬場距離這些化工廠比較近的?
因此,洪澇災害帶給養豬業的危機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淹死多少豬的問題,其背后存在的風險可能會更可怕,不去思考,不未雨綢繆,能行嗎?
洪澇災害帶來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風險,還可能會造成更深層次的影響,至于幾率,真的不好說,只能等待時間的驗證!
萬一出現呢?對于一些豬場可能就是噩夢,而對于一些豬場就是機遇!風險控制意識之外,還有風險控制實效!我們養豬人賺的是誰的錢?很多時候是賺的我們同行人賠的錢!同行不同利的現象還用爭辯嗎?勝者為王,已經經過多次驗證,還用質疑?
天災不同情眼淚,行業不眷戀弱者,更多的時候我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別人給你的幫助是有限的,本質上的成功都源于自己的態度及汗水!方向之外,唯有實干!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的應急方案有多少,能達到多少預期實效!簡單的說就是你憑什么保證自己的豬場運營穩定且成本相對的低于同行!且最后剩下的是你而不是別人?
希望我們養豬人無災無難,下半年養豬都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