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蘭江街道農經辦
豬病的用藥技術
張舒/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蘭江街道農經辦
在豬場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只有有效的控制常見病、老病,并不斷的進行新病防治研究,才能使豬生產順利進行。本文作者對豬病防治中給藥進行總結,將豬病給藥技術匯報如下。
不論是治療,還是預防給藥,都需要明確給藥的目的,充分對個體或豬群進行臨床檢查、病理剖檢、實驗室檢查等手段進行綜合分析后,針對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法,需要使用藥物時,根據實際需要科學選擇藥物。治療疾病的原則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針對發病的原因和癥狀進行分析,對因、對癥選擇藥物,避免盲目用藥,延誤病情,喪失治療的最佳時機等。
1.對因選擇。對因選擇藥物,屬于對因治療范疇,即針對疾病的發生原因選擇藥物。尤其是對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傳染性、非傳染性疾病,如應用化療藥物殺滅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是控制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還有,根據疾病的發生機理進行選擇藥物,如使用洋地黃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腫。在進行藥物選擇時,一般情況下應首先針對病因選擇藥物。
2.對癥選擇。對癥選擇藥物,屬于對癥治療范疇,即針對改善疾病的癥狀選擇藥物。如豬出現發熱癥狀時,選擇解熱鎮痛藥進行退熱、降溫,減輕局部鈍痛,起到解熱作用、鎮痛作用、抗炎作用,緩解疾病引起的并發癥。但解熱鎮痛藥只是對癥治療,并不能去除病因,根治疾病,往往藥物作用消除后體溫又會升高、疼痛又會產生,所以針對疾病的癥狀用藥的同時應積極對因進行治療。雖然對癥選擇藥物不能根除疾病,當一些疾病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較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如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難、驚厥、嚴重腹瀉等,則必須先使用藥物或其他方法解除癥狀,待癥狀緩解后再考慮對因治療。根據臨床實際情況,有時需要對癥和對因同時選擇藥物進行治療,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3.其他。臨床上,除了針對豬病的發病原因、疾病的癥狀選擇藥物,還要考慮所選藥物的藥動學、不良反應和休藥期等。如酸性藥物在堿性較高的體液中吸收利用率較高,堿性藥物在酸性較高的體液中吸收利用率較高。在治療乳腺炎時,宜選擇堿性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疾病過程中,不但要考慮治療效果,還需要考慮使用藥物后的不良反應和休藥期等,不良反應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變態反應、繼發性反應和后遺效應。
治療和預防疾病時需要選擇兩種以上的藥物,進行聯合應用。可以提高療效、消除或減輕某些毒副作用,選擇聯合用藥還可以減少抗菌藥耐藥性的產生,選擇藥物時,還需根據聯合用藥的方式選擇藥物。
給藥的方法有多種,靜脈注射藥物能使其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內服給藥、呼吸道給藥和皮膚給藥也能使藥物吸收。給藥時所選用的方法,與藥物的劑型、理化性質直接相關,如內服給藥,由于動物種類的不同,其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不同,故吸收藥物的程度也大不一樣。如治療和預防胃腸炎、腹瀉等疾病時,經內服給予藥物是最佳方式之一,但四環素類藥、氟喹諾酮類等藥物可與金屬或礦物質元素如鈣、鎂、鐵、鋅等離子發生螯合,故不宜長期經口服給藥。注射給藥主要有靜脈注射、肌內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關節內注射等。快速靜脈注射給藥可立即產生藥效,肌內和皮下注射給藥后一般需要30min達到峰值,而且受注射部位的血管分布、給藥濃度、藥物解離度、非解離型分子的脂溶性、吸收表面等有關。呼吸道給藥是使用氣體或揮發性麻醉藥和其他氣霧劑型的藥物的常用方式。皮膚給藥是使用一些澆淋劑的方式。如臨床上常用的驅蟲的透皮劑。
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和預防疾病時,除了需要進行藥物選擇、適合的給藥方法外,還用考慮動物自身的因素、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才能提高藥物使用效果。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