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映文
(四川省通江縣麻石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通江 636729)
種公豬皮膚瘙癢癥防治
雷映文
(四川省通江縣麻石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通江 636729)
瘙癢癥狀最初發生于豬的耳、眼、頭、頸部,以后逐漸蔓延到肩、背、臀部及體側皮膚深層,嚴重時蔓延到腹部和四肢。
病豬因皮膚發炎、發癢而到處摩擦或搔撓,嚴重者患部出血,脫毛,結痂,皮膚形成皺褶和龜裂。患豬皮膚呈灰色,干枯,增厚,粗糙,失去彈性,四肢蹄部發病的,常見裂蹄,跛行。病豬生長停滯,精神萎靡,消瘦,重者死亡。
與患豬或其他患病動物接觸;熱天出汗多,失于刷洗,或遭雨淋、久臥濕地;微量元素缺乏;衛生條件不良;畜體氣血不和,營衛不調,風濕、濕熱、瘀毒郁結于肌膚;畜體內分泌機能紊亂;高溫、干燥氣候及梅雨季節等均易引發瘙癢癥。
3.1 中醫治療 以祛風止癢、護膚生肌、殺蟲滅源、增強免疫力為主。
3.1.1 方一 防風、細辛、白芷、檳榔、雷丸、貫眾、烏梅、百部、白芥子、地膚子等份水煎灌服,每日服一次,連用3 d。對嚴重疥癬病引起的瘙癢,可將花椒、明礬、雄黃研細涂搽患處。
3.1.2 方二 乳香、白芷、貝母、防風、銀花、蛇床子、石榴皮、當歸、白藥子、黃藥子等適量水煎灌服,如癩、瘡、疹毒嚴重,可在方中加花粉、郁金、黃連、梔子、黃芩等,外用時加冰片、兒茶、輕粉、白芨等研細后,涂撒患部。
3.2 西醫治療
3.2.1 用肥皂水或高錳酸鉀液清洗患部后,刮除痂皮、硬痂和污物,待皮膚呈血紅色后,用1%~2%敵百蟲溶液搽洗或噴淋患部。
3.2.2 魚石脂膏3份,硫磺粉2份混勻涂抹患部,隔日換藥一次,連用3~5次。
3.2.3 50%辛硫磷乳油1mL加水999mL,配成辛硫磷水溶液噴灑豬體或對豬進行藥浴,一般用藥2次即可,兩次間隔時間為5~7d。
3.2.4 取酒精50mL,精制敵百蟲粉50 g,豆油50~100mL,將精制敵百蟲粉溶解于酒精后,再加豆油,混合為乳黃色溶液。每天用該溶液涂于病豬患部一次,每次只涂患部的2/3面積。
3.2.5 皮膚有出血、裂口、發炎的用常規的消炎抗菌、鎮痛止癢藥物,如青、鏈霉素,VC、地塞米松、安痛定等進行治療。
對豬的瘙癢癥以預防為主,為減少發病,應保持豬體清潔,勤換墊草,圈內地面和墻壁要經常消毒。病豬所處環境用1%敵百蟲溶液噴灑?!?/p>
S858.287.5
C
1001-8964(2016)11-0048-01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