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林
(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梓潼 622157)
雞住白細胞蟲病防治
楊登林
(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梓潼 622157)
雞住白細胞蟲病是由住白細胞蟲屬的原蟲引起的疾病,引起雞住白細胞蟲病的主要有卡氏住白細胞蟲和沙氏住白細胞蟲。
住白細胞蟲在雞的肝、脾、心、肺、腎、脊髓、腦及淋巴結內進行繁殖(裂殖生殖),最終在血細胞內形成大、小配子體。
配子體在吸血昆蟲蚋或蠓體內進行有性生殖,最終形成子孢子,子孢子進入蚋或蠓的唾液腺。當蚋或蠓吸食雞的血液時,子孢子即隨唾液進入雞體內。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其多發于蚋和蠓活動頻繁的季節。本病對雛雞危害嚴重,常可引起大批死亡,成年雞發病率低,癥狀輕微,但多數成年雞為帶蟲雞,是導致本病的傳染源。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6~10 d。病雛雞體溫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流涎,下痢,糞呈綠色。病雞常因呼吸困難而亡,死前口流鮮血,貧血,雞冠和肉垂蒼白。中雞和成年雞感染后冠蒼白、消瘦,排水樣白色或綠色的稀糞,成年雞產蛋量下降,甚至停產。
病雞肝、脾腫大,血液稀薄,皮下出血,肌肉尤其是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腎、肺腫大、出血,胸肌、腿肌、心肌和肝、脾等器官出現針尖大至栗粒大的白色小結節,其與周圍組織界限明顯,腸黏膜時有潰瘍。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病原學檢查。病原學檢查:取雞的翅下靜脈血或雞冠血涂片,瑞氏或姬姆薩氏染色,鏡檢,或取內臟器官上的小結節壓片,染色,鏡檢,若見蟲體即可確診。
6.1 預防
6.1.1 殺滅導致本病傳播的媒介-蚋和蠓,本病流行季節對雞舍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清理、消毒,雞舍內外每6~7d噴灑一次有機殺蟲劑,以殺滅蚋、蠓。舍門、窗安裝紗網。庫蠓幼蟲生活在水中,故應做好飲用水、生活用水的防護工作。
6.1.2 本病流行季節,可在雞的飼料中添加藥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SMM,加以預防。
6.1.3 雞舍加強通風,保持舍內空氣清新、干燥、飼養密度合理。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雞的抗病能力。
6.2 治療
6.2.1 西醫治療 氯羥吡啶,按0.03%混入飼料連用7d。氯苯胍,按0.007%混入飼料連用5~7 d。磺胺喹惡啉,按0.02%混入飼料或飲水中連用7 d。磺胺-2-甲氧嘧啶,按0.04%混入飲水中連用3 d,癥狀減輕后按0.003%混入飼料或飲水中預防7d。
6.2.2 中藥治療 薏苡仁60g、芡實60g、白薇60g、蓮子60g、梔子30g、龍膽草30g、百部30g、柴胡30g、白術30g、黃芩20g,藥物每日1劑,1劑/ 100kg體重,飲水或拌料服用,7d為一療程。■
S858.315
C
1001-8964(2016)11-0050-01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