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
誰都想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可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會讓你處于悲傷之中。因為悲傷,你感到了沉重、空虛、疲憊,甚至是絕望。即使遇到了開心的事兒,你仍然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此時,你發現自己很難集中精力學習,或專心做一件事兒,甚至會失掉興趣。這可怎么辦呢?
其實,悲傷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任何人都無法抗拒。學習、考試、交友等,難免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當外界因素與內在需求發生抵觸時,或者個人意愿沒有實現時,就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了。生活中,你是一個容易悲傷的人嗎?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
請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想象一下,你已經失去了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人,然后用“是”或“不是”來回答。“我會在失去他那天做一些特別的事兒?!薄拔視叵胨暮闷焚|,自己努力做到他那樣?!薄拔視靡粋€盒子,將他留下來的特別的東西保存好?!薄拔視懭沼?,在一個本子上記下與他在一起時的時光?!薄拔視谛闹袨樗矶\。”“當我想哭的時候,我不會忍著的?!薄拔視蜃约赫J識的人說起他?!薄爱斚肫鸷退谝黄鸬拿篮脮r光,我會微笑。”“我不會拒絕自己想起他?!弊鐾暌院螅陆y計一下分數吧。如果有5個或以上的“是”,這說明你是有辦法應對自己的悲傷的。如果回答了5個或以上的“不是”,這表明你遇到了一些麻煩,悲傷正占據你的內心,使你的情緒處于悲傷之中。其實,悲傷就是一種難過的表現,每個人都不可回避。你失去一個很愛的人,或者丟失了一件非常珍貴的物品,就會有悲傷的情緒反應。你的直系親屬去世了,你可能會度過一段很艱難的時光。你希望在那個人以前出現過的地方再次看到他。你也希望能再跟他在一起,重復昨天的故事。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其實,你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此時,你可以盡量不去想,做別的事來分散注意力,或者干脆睡一覺。如果你還是不能放下,腦子里亂亂的,總是浮想出他的音容笑貌,那可怎么辦呢?既然這樣,那就好好地記住他吧。比如:記住你從他那里學到了什么;做一些你喜歡跟他一起做的事;做一個盒子或夾子,存放那些提醒你想起他的東西;畫一張畫,寫一個故事,或記錄某段特別的回憶……而你的腦海里,不斷重復的鏡頭也會讓你的細胞感到麻木,甚至會出現記憶疲勞。這時,悲傷感就會慢慢減弱,神經也由于高度緊張而漸漸松弛。
另外,大家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避免情緒成“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觸,當遇到煩心事時,會莫名其妙地產生憤怒或悲傷,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此時,不要故意克制,因為你的心里已經埋下了很多負面情緒的種子,這種“結”是一時半會兒解不開的。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與好心情在一起的需求,因此會把憤怒或悲傷推開。然而,即使這些情緒被推開了,它卻并沒有真正消失,而是被壓制住了。這些情緒在人的身體內積攢多了,就會爆發。與其這樣,還不如適當地疏導,分散地排解心中的不快呢。另外,還可以讓別人知道你需要安慰,多跟你信任的成年人談心,當感情發泄出來以后,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
二是接納哭泣的方式??奁谴嗳醯谋憩F,也是宣泄悲傷的重要方式。很多人,尤其是女生動不動就哭,其實這也沒什么不好的。既然無法控制自己,那就順其自然吧,讓淚水也許能帶走你的傷痛。哭出來以后,你的心情也許能好一些。若怕被別人發現,那就去一個沒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如果在家中,父母發現孩子因為悲傷而哭泣,先不要上前勸阻或非得弄清理由,等孩子情緒稍微緩和了,再去安慰也不遲。比如:可以這樣說:“媽媽知道你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但你已經盡力了……媽媽很理解你此時的心情,但你要知道一次失利并不代表你不行,還有下一次,加油哦!”
三是緩解心理疲勞。很多孩子易悲傷,其原因除了外界造成的外,還與個人心理壓抑有關。也就是說,很多孩子處于心理疲憊的狀態,禁不起外界的風吹草動。其實,孩子完全可以給自己減壓呀,平時少獨處,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果心情不好了,可以向好友傾訴一下,向他人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若正處于“受傷”之中,也不要壓抑自己,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地喊出來,或者挑戰身體極限,讓自己的身體徹底地累一次,也就無暇顧及精神上的不快了。
四是讓孩子自己處理情緒。孩子在得到父母的認同后,會很快進入下一個情緒,或平靜或開心。這也表明孩子的情緒是處在不斷流動的狀態之中。能否感受自己的情緒,能否認同這種情緒進而加以管理,這取決于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父母一味地壓抑孩子的情緒,便會剝奪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所以,父母要放權給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化解,排解心中的郁悶。
總之,悲傷不一定就是消極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調節情緒的作用。從悲傷中走出來,需要勇氣和自信,更需要講究一些方法,適當地疏導才能“化險為夷”,使你保持樂觀,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在青春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