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若然
3月原本是影市淡季,一部起初并不起眼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卻悄然在朋友圈、微博里掀起了一股“自來水”式傳播熱潮。
3月4日周五開畫的《瘋狂動物城》在內地放映的前3天,只斬獲1.55億元,被同天上映的《葉問3》全面壓制。但到了第二周的周六(3月12日),《瘋狂動物城》一天便拿下1.66億元票房,超越《功夫熊貓3》,創下內地影史新的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3月16日,《瘋狂動物城》內地票房8.16億元。依照當前走勢,《瘋狂動物城》超越排在前兩位的動畫電影“前輩”——《功夫熊貓3》(11.34億元)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9.56億元,以下簡稱《大圣歸來》)已成必然。這樣的好成績也在北美出現,《瘋狂動物城》公映10天的總票房突破1.4億美元,比《冰雪奇緣》同期進賬增長了51%。
豆瓣評分9.4,社交網絡上的Gif動圖表情包被廣泛傳播,網友自發開啟“樹懶表情模仿大賽”,觀眾紛紛去影院二刷、三刷……《瘋狂動物城》的主演是一群“小動物”,配音演員亦非一線明星,沒有中國元素,沒有鋪天蓋地的映前宣傳,怎么就能紅得這般熱烈?《綜藝報》近日采訪了部分內地一線動畫人,以專業眼光解讀《瘋狂動物城》的非凡表現。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針對該片的評價也并非都是贊譽之聲。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仍舊是一部典型的迪士尼作品,屬于團隊作戰完成的工業流水線制作,太精確,太完美,像教科書一樣,缺少真正觸動內心的力量。它或許很好,但我們不需要以它為目標,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美國人做意大利面挺好,但炸醬面還是中國人做得好吃。”
《瘋狂動物城》有那么好嗎
好又好在哪里
丁亮:我喜歡這部影片。個人以為香港翻譯成《優獸大都會》,暗示出“文明化了的動物”,這名字比內地版的《瘋狂動物城》要好。
影片可以說是迪士尼近年來思想性最強的動畫電影。故事里同時囊括市長、小偷和警察,正面全景式反映社會現實,這是狄更斯、雨果小說的主題,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了。但與此同時,它又保留了動畫片陽光向上的特點,在對社會現實的諷喻方面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一針見血,又不會讓人感覺被冒犯。
影片的娛樂性也很足。迪士尼收購了皮克斯以后,時尚感明顯增強。過去的迪士尼風格比較保守,從《冰雪奇緣》開始,吸收了皮克斯的長處,“轉基因”效果不錯。由此可見,這是一次成功的收購。
藝術性方面,《瘋狂動物城》維持迪士尼的一貫水準,突破不算很大,但國產動畫仍然望塵莫及。兔子和樹懶兩個角色很有亮點。動畫電影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兔子了,兔子朱迪從性格到形象都有突破。樹懶是個完全出乎了意料的動畫形象,非常精彩。但我對夏奇羊的設計不是很滿足,還可以更有新意一些。
黃偉明: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它的笑點很密集,而且很多都是圍繞不同種類動物的特性來寫。樹懶“閃電”那一段太精彩,我在影院里笑得都拍手了。
這部電影很厲害的是創造了一個龐大完整的世界,充滿著各種有趣的小細節,很耐看。有些地方第一次看,不見得能注意到,再看幾遍就看出來了。
動畫形象也很可愛,特別讓小孩子喜歡,但它其實講述的是一個成人的故事,顛覆了大家以往的認知,真正做到了“合家歡”。在制作工藝方面沒有多大的突破,不過中國動畫要做到這個精度實在是很難。
《瘋狂動物城》已經成為社會話題了,跟去年的《大圣歸來》一樣,我相信它會破票房紀錄。
王云飛:《瘋狂動物城》引發的觀影熱潮和贊譽都是理所應當的。這應該是迪士尼迄今為止工藝水準最高的電影,工業化制片流程下集體創作的典型產物。
迪士尼工作室專門開發了一款渲染器,是以他們工作室所在街道命名的。該渲染器能夠承載更多的角色,制作更多的毛發,也就是說,可以營造更龐大的場景。這個軟件在《超能陸戰隊》里已經用上了,這次也用于《瘋狂動物城》。在影片里你會看到一個場景能容納整座城市,以及大量的動物角色,就是得益于此。
在動畫角色設計上,這些動物既迎合了孩子的審美,又讓大人找到懷舊的感覺。
這部影片的劇情經歷過幾次大改動。之前是以狐貍為主角,而且是個間諜片,但原來的故事發展不下去,方向錯了,只能推倒重來。但凡要創作一部好動畫電影,幾乎都有這個痛苦的過程。
有些動畫電影的主題過于簡單,有些又過于深刻,但是這部影片的分寸感拿捏得很好。電影里還有豐富的細節,一般而言,細節太多容易迷失方向,這部電影卻讓其始終緊緊圍繞主題。
武寒青:《瘋狂動物城》是一部高概念作品,角色情感豐富,情節密度大,表演貼切,臺詞考究,笑點自然。除一處“嚇”到現場不少觀眾之外,是非常恰當的“合家歡”,是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工業化系統的完勝。
回想2003年,迪士尼手繪部門大幅裁員,10年間僅出品一部二維動畫電影《青蛙與公主》,2013年又裁掉包括多位資深二維動畫家在內的150名員工,約翰·拉塞特等高層宣布二維動畫不再是迪士尼計劃內事務,手繪動畫部門解體。正是約翰·拉塞特主導下的這次戰略性大調整,才讓迪士尼今天的作品有了脫胎換骨的驚艷——從《冰雪奇緣》的微創新,到《超能陸戰隊》的初露鋒芒,再到《瘋狂動物城》全面碾壓,迪士尼向世人展示的正是這次歷時十幾年的主動性涅后的系統性飛躍。
口碑好的動畫電影不少,
緣何《瘋狂動物城》成爆款
丁亮:盡管《頭腦特工隊》得了奧斯卡獎,但我認為它的故事過于簡單了,直接把心理學基本概念套進來,做了一個形象化展示。從社會文化角度來看,美國是心理學研究最發達的地方,社會基礎深厚,但對中國人而言就缺少共鳴。
我不建議孩子們去看《小王子》這種童話書,它充滿歐洲式的憂郁,是給成年人看的,不是給孩子看的,這部電影我也沒有看。我覺得孩子的人生還剛剛開始,要多接觸積極陽光的東西,迪士尼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我做動畫,就是給孩子們講故事,給他們帶來光明和希望。
黃偉明:這個跟檔期也有關系。《功夫熊貓3》擠在春節檔,而《瘋狂動物城》算是在淡季上映,對手沒那么多。比較而言,《頭腦特工隊》的笑點也不是太多。
王云飛:《功夫熊貓3》也很優秀,但大家會覺得它的優秀理所當然。《瘋狂動物城》給了大家始料未及的驚喜,之前以為是個面向低幼觀眾的“小動物電影”,結果發現它建構了龐大的“動物社會”,立意高遠,主題深刻。
中國動畫還需做哪些功課
丁亮:中國動畫電影和美國的發展歷程不一樣。美國是以動畫電影為龍頭,帶動其他動畫形式,上來就是“合家歡”定位,研究了幾十年。而我們是從電視動畫轉移過來的。
前幾年中國動漫政策調整之后,對動畫產業影響很大。不再統計各地動畫劇集產量,地方政府的補貼減少或取消,這讓動畫人把目光從電視動畫轉移到電影動畫。
兒童在家里隨時可以觀看兒童電視動畫,但當動畫走進影院時,就會面臨一個新問題,那些陪伴孩子一起購票觀看的父母怎么辦?所以動畫電影必須要兼顧成人觀眾,也就是說動畫電影必須讓孩子和大人都喜歡,甚至覆蓋各個年齡段的觀眾。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剛剛重新起步,還需要不斷摸索規律,總結經驗。很多優秀的國產動畫片,例如《大圣歸來》《熊出沒》等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非常有意義。
《瘋狂動物城》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創作者非常熟悉電影創作規律,熟悉觀眾口味和電影市場,這是我們的差距。另外美國電影的欣賞口味相對比較穩定,類型片比較成熟,可以做長期規劃,而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迅猛,觀眾的欣賞口味也不穩定。所以,《瘋狂動物城》可以在5年前做好規劃,放在中國,就有些冒險。現在規劃好的一部片子,5年以后很難符合未來的觀眾口味。也就是說,尚待發育的市場,還不允許太長時期的預測,也有可能撞上了,觀眾剛好喜歡,但這種概率太低了。
目前,中國成熟的動畫電影藝術家不多,對于大多數創作人來講,1年或者5年創作做出來的東西差不太多,多給的4年時間,是用來學習的。現在中國動畫行業總體發展勢頭不錯,資金、人才、作品、市場都在不斷成熟,逐步形成良性循環,我相信,好作品會不斷脫穎而出。
黃偉明:我們離這樣的影片還有很大的距離。技術很快就能學會,創意是最難的,從0到1最難,1之后的0都好說。很多細節不是技術不夠所以做不到,而是你想不到這個創意。
我自己最喜歡《超能特工隊》,第二才是《瘋狂動物城》,第三是《大圣歸來》。我特別喜歡“小人物做大事情”的理念,尤其《大圣歸來》那么低的成本能做成那樣的效果,是很贊的。
我們現在做不出很好的片子,跟投資金額有限也有關系。如果沒有充裕的資金,就沒法用到很好的機器和技術,沒法磨練團隊的技術。
王云飛: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人家都是跑馬拉松比賽的,我們這邊是“校隊”剛出來。我們的行業需要一個成長過程。創作者們逐漸從學院派成長為職業化,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之后再去激活潛在的才華,真正的藝術生涯從這時才開始。我感覺這些年來,中國動畫團隊的進步令人驚喜。大概10年以后,中國動畫就會有真正的“匠人”出現了。
技術可能還需要積累5到8年。我們總認為技術能夠直接拿來,但真正關鍵的是技術的應用能力。你給3歲小孩一本武功秘笈,給了也白給。對于我們創作者而言,首先要把對生活的感悟、對世界的認識沉淀得更深一些,然后帶著放松的心態進入動畫王國,創作有趣的故事。不用總想著去趕超誰,或者賺多大一票,把得失心放下,快樂地投入到創作中。創意和方向決定一切。
武寒青:在中國,沒有機構和人想過(或是想過卻沒有能力做到)10年以上的系統性準備。我們一次次地丟棄積累,一年年地從頭開始,整個行業始終處于初級中的初級,從業者只能一撥撥地給別人“獻膝蓋”。2015年,《大圣歸來》給行業帶來了商業上的無限想象空間,熱錢涌入,但如果單只是炒概念或掙快錢,依然沒有機構及靈魂人物去做系統性思考與管理,那么,對整個行業以及相關產業來說,我們的進步空間仍將微乎其微。